冰天雪地他们被包围在山头,脑洞大开插入敌群随敌进退,顺利突围

常思勇 2025-03-26 15:09:04

1938年冬天,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的28名战士驻扎在依兰旁的郭奎山。当时大雪纷飞,气温降到零下四十度。由于长期作战,他们的棉衣和棉鞋被山林中的树枝和荆棘磨得破破烂烂,几乎无法御寒。大家围在火堆旁取暖,为了抵御严寒,他们紧紧挤在一起。火焰暂时驱散了寒冷,但无法持久。十五名队员的手脚已经冻伤,食物储备也日益减少,整个团队陷入了极度艰难的境地。当天,战士们围坐在篝火旁,突然哨兵向周保中总司令汇报,山下出现了敌军。通过望远镜观察,只见山下密密麻麻的敌人从各个方向逼近。众人迅速扑灭篝火,拿起武器,准备迎战。当大家到达预定位置,观察下方情况时,发现敌军已抵达山脚,但他们的行动方式显得异常。首先,一队敌军开始沿山路前进,行进一段距离后,第二队紧接着跟上,随后第三队也按相同方式移动,整个队形排列得十分紧密。从敌军的这种行进方式来看,他们的目的似乎并非主动进攻或搜索,而是计划通过层层包围,将抗联部队困在郭奎山上,使其孤立无援,最终自然瓦解。形势紧急,周总司令迅速召集总指挥部全体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向党员们部署了具体任务。随后,他又召开了指挥员会议,乔树贵、张贵仁、黄金仁、孔振守(朝鲜族)和陶雨峰等人悉数到场。周总司令分析道,从敌人的部署来看,这次“扫荡”规模空前,持续时间也会较长,这对我们的干部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他强调,敌人企图一举歼灭我们,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分散行动,化整为零,坚持战斗,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他先询问了大家的看法,随后详细阐述了突破困境的计划。此时,时间已接近傍晚四点。夜幕迅速降临,战士们正忙着检查装备,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这时,周总司令走了过来,他拍手示意大家集合。他提醒众人,接下来的行动要避免鲁莽冲锋,面对敌人的强攻时要保持冷静。如果发现敌情,可以选择从侧翼迂回,或者直接潜入敌阵。夜幕完全降临,四周漆黑一片,只有地上的积雪还隐约透出些许苍白的光。刺骨的北风一阵接一阵地刮着,越来越猛烈。行动正式展开。战士们分成几个小组,沿着预定的路线缓缓推进,逐渐向敌军包围圈靠拢。敌人的交谈声断断续续传来,但声音模糊,难以分辨具体内容。紧接着,敌军开始向山顶发射照明弹,山顶瞬间在黑暗与光亮之间交替,时而漆黑一片,时而亮如白昼。周总司令下达了前线指令,要求部队保持警惕,谨慎行事。在周总司令的指挥下,大家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前进,很多时候几乎是贴着雪地匍匐前行,在一片漆黑中摸索着道路。经过艰难的跋涉,终于到达了山脚下,这里已经听不到敌人的动静,成功脱离了危险地带。黎明时分,天色微亮,四周的景象仍显得模糊不清。周总司令在前方高声呼喊:“同志们,时机已到,跟我前进!”众人迅速排成纵队,悄然无声地穿越了密林。他们心知肚明,一旦走出森林,便将直面敌人,紧张的气氛达到了顶点。一批敌军刚经过,后面暂时没人跟上。他们等前面的部队走远了,趁机混入队伍。过了一会儿,隐约能看见后面还有敌人。走了相当长一段路,前后方的敌人都没发现异常,大概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部队巧妙地穿插在两支敌军之间,与前方和后方的敌人都保持着一公里左右的间距。他们行动自如,每当感到疲惫,周总司令便引领众人悄然撤离至路边稍作休整。待体力恢复后,恰逢第二批敌军经过,他们便尾随其后继续前行。如此持续了一整日,直至黄昏时分,敌军扎营,他们也随之安顿。次日,敌军启程,他们也同步行动。连续两天与敌军周旋,始终未被察觉。然而,仅仅过了两天,他们就无法继续绕道前行了。并非敌人察觉到了什么,而是因为极度饥饿。下山时,他们早已腹中空空,连续两天赶路,却未曾进食一粒米。长此以往,敌人或许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但他们很可能会因体力不支而倒在途中。周总司令对当前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强调:“要想获取粮食,必须摆脱敌人的纠缠。”为了避开封锁山路的敌军,他们决定改道撤退。为了迷惑敌人,大家在突破包围后转向大路时,统一踩着前面人的脚印前进。队尾的人用血迹掩盖足迹,并用树枝清扫地面,确保敌人无法追踪到他们的行踪。为了迷惑敌人,我们常常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具体做法是,先安排几位同志沿着主干道行进一公里左右,随后掉头返回,再转向隐蔽的小路前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我们在小路上的行走痕迹,避免被追踪。周总司令随即命令部队暂停行军。他认为敌方很可能在周边进行侦察,继续前进会有暴露的危险。于是,部队就地隐藏,同时寻找一些冻蘑菇等食物来填饱肚子。两天后,敌军逼近森林,我方队伍立即撤离郭奎山,朝后刁岭树方向转移。离开山顶后,挑战并未结束。队伍在冰面上步履维艰,好不容易跨过冰河,又迎来茫茫雪域。在这片白茫茫的荒原中,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前行,最终只能在雪地里扎营。没有食物补给,没有树林遮风,连基本的帐篷都没有,更别提生火取暖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咬牙坚持,靠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重重险阻。经过近十天的长途跋涉,队伍顺利抵达后刁岭村西侧。他们在一处炭窑安顿下来,迅速与当地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仅仅两天后,他们便在后刁岭村东与五军部队成功会师。随后,他们再次与对手交锋。在民众的协助下,他们运用游击策略与敌人斗智斗勇。当敌人进入村庄,他们便撤退至森林;敌人若深入森林,他们又转回村庄。敌人选择大路行进,他们则选取小径,一旦发现有利时机,便设下埋伏,运用虚实结合的战术,使敌人陷入混乱,无法分辨真假。经过艰苦奋战,他们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顺利与主力部队汇合。当晚,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已经饿了多日的二十多名战士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战士们个个精神振奋,兴奋地举着枪支欢呼雀跃。这次补给不仅填饱了肚子,更让大家士气高涨,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好了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他们修补了衣物,储备了食物,处理了伤势,随后振作起来,向宝清方向推进。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