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再考证

丽旭聊文化 2024-02-26 14:21:0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铸造和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直至20世纪初,近代机制币的普及,标志着约两千五百年的铸币历史。中国古代货币的一大特色是其材质选择,青铜不仅被作为首选材料,而且使用时间跨度也是世界之最,从春秋晚期延续至明代中期(嘉靖年间),历时两千余年,期间几乎未曾间断,始终是货币的主要材质。

中国古代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与青铜时代、青铜文化以及青铜铸造技术紧密相连。因此,要了解中国古代钱币的铸造工艺,就必须从青铜时代开始。

中国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跨越夏、商、周三代,以精湛的铸造技艺和丰富的青铜器产出而闻名,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随着青铜时代的落幕,青铜文化逐渐衰退,青铜器淡出历史视野。尽管如此,青铜铸造技术的精髓及其工艺并未消逝,反而被货币铸造业继承并持续发扬光大。中国铸币技术不仅是青铜铸造技术的直接传承,更是其持续发展的成果。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才能准确理解中国古代铸币技术及其相关问题。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

关于中国古代货币起源的时间,一直是个引人入胜且众说纷纭的议题。有观点提出,中国的货币史与文明史同步,长达五千年。这一观点基于这样一个前提:随着文明社会的形成,交换活动的出现必然伴随着货币的使用。

上述观点看似自然、客观,实际上并不成立。因为交换行为并不一定要有货币的存在。例如,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的。即便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货币流动性严重不足,以物易物的现象仍然存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应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买卖关系形成之后才出现的。

关于中国的货币历史起源问题,可以从社会对货币需求的角度来探讨。货币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人们以农耕为主,自给自足,这种生产方式下,商品交换活动稀少,货币的需求并不显著。

进入夏商时期,尽管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国家形态,但人们的生活仍然以耕种为主,商品交换有限,主要体现在诸侯国之间的礼节性往来以及朝贡和赏赐等。这一时期,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尚未充分发展。

西周时期,随着分封制的确立,各封国之间虽有交流,但经济活动仍以满足自身需求为主,商品交换的规模和范围有限,货币的使用并不普遍。

二、“贝”为最早货币,有待商榷

一些人将贝视为最古老的货币,这种观点是缺乏依据的。贝是海洋生物的壳,属于自然物品,怎能与买卖关系相提并论呢?根据考古资料显示,贝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装饰品,或在更早的时候,作为具有生命象征和再生意义的宗教信物。

在远古时代,自然环境恶劣,生命非常脆弱,早逝的生命不计其数。因此,祈求神灵的庇佑,确保种族的延续,成为人们本能的愿望和追求。贝,因其独特的外形,使人们将其与生命和新生儿联系起来,用以表达特定的含义。所以,人们对贝的崇拜实际上源于对生命的崇拜。

此外,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早期的贝出土均来自于墓葬。无论是夏代、商代、西周,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及车马坑中,都有海贝的出土。这些证据表明,贝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远超过货币的范畴,而是承载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和宗教意义。

在已发掘的墓葬中,西周贵族墓的“荒帷”具有代表性,如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的荒帷,由数千枚贝和少量蛙壳等物品编织而成。从各种迹象来看,早期的贝主要用于“事死”和特定仪式。

关于贝作为货币的观点,常以《尚书·盘庚》篇中的“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为文献佐证。然而,姚朔民在《“具乃贝玉”新说》一文中明确指出,此处的贝玉并非指财富,而是指丧礼中为死者实口的葬具,即饭含。实际上,贝作为口含的使用,早在夏代甚至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已有出现。

例如,在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文化遗存M275中,发现30枚海贝分别置于死者的头部、口部和腹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发掘的一批与夏代相当的墓葬中,也发现将海贝放置在口内的现象。

因此,海贝在古代主要被视为具有礼币属性的物品,而非现代理解的通用货币。尽管在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贵族间可能在特定场合使用贝类进行货物交换,如亢鼎铭文所记载的交易案例。然而,到了战国时期,虽然金属货币已广泛流通,但是各种材质的仿贝,包括铜、金、银、石、玉、骨、陶、蚌壳等,仍有大量出现。这种现象表明,贝在当时更多地被视作装饰品。孙永行先生的《齐地贝币》一书就收集了临淄齐国故城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15种不同材质的仿贝,共计300余枚,进一步证实了贝的装饰品本质。

三、铜贝

铜贝,又称铜仿贝,因其形似海贝被误认为是最早的货币。然而,河南安阳与山西保德两地出土的铜仿贝,其实际用途并非货币。安阳出土的铜仿贝伴随陶、玉、石、骨、蚌等器物,而保德的铜仿贝则与海贝、车马器以及玉、骨、琥珀、绿松石珠等一同出土。这些发现表明,铜仿贝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装饰品。

吴振录先生在其报告中也提到,保德出土的铜仿贝可能用于装饰马具。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战国时期四大类货币已经流通之后,铜仿贝仍有制作和使用,如临淄齐国故城遗址的出土实物。这一事实进一步证实了铜仿贝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装饰品,而非作为货币。因此,铜仿贝的正确理解应是作为一种装饰物,而非历史上最早的铜铸币。

0 阅读:95
评论列表
  • 2024-02-27 12:36

    最早的人为货币为陶yingceng

  • 2024-02-27 16:03

    货币首先是一和交易代替物的功能。必须有独有性。也就是不可替代,或极其稀有。如果多有,那就随时出现假币了。所以……它必然和贸易的距离有关,估计同村同乡就不须要了。

丽旭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