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货币铸造技术与工艺略论

丽旭聊文化 2024-01-03 02:49:0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铸造钱币的国家之一,拥有超过2500年的传统铸钱历史。这一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平板范竖式浇铸阶段、叠铸阶段以及母钱翻砂铸造阶段。本文将按照这三个阶段的递进演变为线索进行叙述。

一、早期:平板范竖式浇铸及其工艺

我国古代早期铸钱的基本形式为平板范竖式浇铸,这一技术源自于简单、小型青铜器件的铸造工艺。其特点包括单面范和双面范。在春秋中后期之后的数百年内,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铸钱业。

众所周知,春秋时期是我国金属铸钱的开端。所铸造的钱币在后世被称为“空首布”,其所使用的模具均为经过高温烧制硬化的泥质,也被称为“陶范”。由于空首布的体积较大,每次铸造都是一范一钱,因此使用过的模具大多会破损。

如上图所示,这件出土于山西侯马铸铜遗址的空首布范具有以下特征:其形状为灰褐色的圆角长方体,背底稍小且中央较高,两侧较低但整体较为平整。此外,该范体的侧面一周设有宽1cm的凹槽,一侧还包含两竖道合范符。在分型面及范腔部分,涂有一层灰色涂料。从构造来看,这是一范一钱的块范,采用头部竖式浇铸方式。

战国时期,铸钱工艺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钱币种类。这些钱币的种类和形式随着地域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铸范不仅广泛采用泥范,还发展了石范和金属范。实际上,石范是古代最早使用的铸范,早在青铜时代初期,石范就已用于铸造简单的青铜器件。

此外,春秋时期的单型腔发展至多型腔是另一个显著变化,但其浇铸工艺仍与春秋时期保持一致。秦统一后,开始实行半两钱制度。尽管在构造上有所改进,但其铸钱工艺仍然沿用了战国时期的技术。请注意,石范与泥范有本质区别。石范为硬型范,仅适用于单合范和双合范的铸造,因此主要用于生产工具、农具、兵器等简单小型器物。这限制了石范无法像泥范那样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实际上,石范在汉代的使用最为广泛,发展速度也最快。

西汉时期,铸钱工艺仍采用平板范竖式浇铸,其范的制作非常精细。不仅造型美观、布局合理,还在两侧设有排气道。相较于传统的块范竖式浇铸,其技术水准之高,可谓是登峰造极。此外,西汉的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石范的使用非常频繁。尤其在汉半两时期,石范不仅使用频繁,而且其形体普遍较大,范腔数量多,钱模数常常达到五六十枚以上。

石范和铜范相较于陶范,其优势在于更为坚固耐用。一块范可以多次使用,这不仅节省了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西汉范铸技术的提高,也揭示了人们在长期铸钱实践中不断寻求进步的方向: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此外,阴文铜范的大量出现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西汉前期的80年间,铸钱主要采用石范,而铜范的发展并不显著。

随着汉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增强,至汉武帝时期,铸币的质量和标准得到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石范铸钱逐渐被淘汰,铜范铸钱被广泛采用。半两钱时期,阴文铜范的出土数量较多。从制作质量来看,部分铜范精美,而部分则相对粗糙。这可能反映了当时既有官方铸造,也有私人铸造的现象。范块的尺寸逐渐增大,钱模数已达到12枚和14枚。进入五铢钱时期,石范的发现数量显著减少,大部分铸范为铜范。阴文铜范的使用更为广泛。以陕西澄城县坡头村为例,一次就出土了41块阴文五铢铜范。

铸币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汉代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历了大动乱后,汉初社会凋敝,物质财富极度匮乏,以至于“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此背景下,朝廷为迅速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放宽了对铸币标准的要求,实行民间铸币合法化;另一方面持续进行货币大小和形制的调整。

二、中期:叠铸钱范浇铸及其工艺

叠铸,即层叠铸造,是中国传统铸造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极大地提高了铸造生产的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并在传统冶铸业中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关于其产生的时间,应追溯至西汉时期的榆荚半两钱。汉初,由于社会贫困和物质财富的严重短缺,朝廷为了迅速恢复生产并推动经济发展,实施了允许民间私铸货币的政策。为了追求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民间铸钱行业采用了叠铸工艺。

最初的叠铸范是圆盘形的,浇注口开在圆盘中心,围绕中心辐射出一圈、二圈、三圈钱币。这种叠铸范是民间发明并使用的,因此其形态较为简单和粗糙。它并未采用桦卯定位结构,也无相应的背范。实际上,这种铸造方式是单面范浇铸,其中上一块范的底部就构成了下一块范的背面。因此,铸造出的钱币具有平背的特征。由于榆荚半两平背且薄小的特性,才能够采用这种无需定位桦卯构造的简单层叠铸造方法。

有学者认为,此类范没有桦卯定位构造而否认其为层叠铸造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平背钱本身就没有对应的背范。然而,由于这类工艺的简单和原始特性,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在民间流传,并未被官方所采用。

根据出土材料,王莽时期的叠铸工艺经历了一个交替发展的过程。早期的大泉五十与契刀五百合范具有榆荚半两圆盘范的特征,包括简单的分面范和背范,既不是左右或上下对称扣合式,也没有桦卯结构。但是,后来的纯大泉五十叠铸范、布货类叠铸范以及货布、货泉等叠铸范都采用了左右或上下对称扣合式,并且都具有表征上下严格扣合的桦卯结构。

王莽叠铸的显著特性在于其对称性原理的充分利用。具体来说,通过一块范母,可以翻制出无数完全相同的子范。这些子范两两相对叠合,从而实现规模化铸造。钱币的模数和钱币大小有关,如大泉五十、货泉等方孔钱通常有四模、六模和八模,而货布、大布黄千等则主要为两模和四模。

王莽时期,尽管叠铸工艺已经崭露头角,且叠铸范母的设计制作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从出土的范的数量来看,平板竖浇范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初期,主要采用平板竖浇法;而到了后期,叠铸法的使用更为频繁。天凤元年(14年),王莽第四次改制后,铸钱工艺主要采用了叠铸法。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出土的货布、货泉范均为叠铸范。

汉初,这种由民间创新的新技术并未迅速普及。原因有二:首先,公众对新技术的理解需要时间;其次,石范铸钱和铜范铸钱本身具有显著优势。无论是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它们都将在铸币历史中充分发挥其技术潜力,完成其历史使命。当然,叠铸作为一项新兴工艺,同样需要经历必要的技术积累阶段。到了王莽之后,叠铸成为官方铸造货币的主要方式,并一直沿用至南北朝。

三、后期:叠铸钱法向翻砂铸钱法的发展

关于母钱翻砂法铸钱始于何时,目前尚无统一论证。但隋唐以后,钱范就已很少有出土了。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推断母钱法的诞生时间不会早于南朝。同时,隋朝之后进入母钱法时代也是可信的。文献中最早关于母钱法的记载可追溯至宋代。

《宋会要辑稿》(刑法四)载述:永丰监“……翻铸御笔大观通宝小平钱,字精细,系背赤仄”《宋史·食货志》(第一百三十三)亦提及:“大观元年,京复相,遂降钱式及锡母于铸钱之路,铸钱院专用鼓铸,若产铜地始听兼铸小平钱。”张世南在《游宦纪闻》(卷二)中,对蕲春铁钱监的描绘如下:“其用工之序有三:曰沙模作,次曰磨钱作,末曰排整作。”“模沙、冶金、分作有八,刀错水莹,离局为二。”

文中提及的“翻铸”、“母钱”和“模沙”,无疑是铸造过程中的专业术语,但描述过于简略,难以全面理解其工艺。

经过对叠铸和翻砂两种工艺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母钱翻砂法实际上是从叠铸工艺中发展而来的。关于母钱法工艺过程的最早记载,当属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虽然尚未详尽,但已基本描绘出母钱翻砂铸钱的工艺流程。在其《冶铸》篇中专辟“铸钱”一章,其对铸钱工艺描述如下:

“凡铸钱熔铜之罐,以绝细土末(打碎干土砖砂)和炭末为之。罐料十两,土居七而炭居三,以炭灰性暖,佐土使易化物也。罐长八寸,口径二寸五分。一罐约载铜、铅十斤,铜先入化,然后投铅,洪炉扇合,倾入模内。

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匡(木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细,填实匡中,微洒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于其面上,或熏模则用松香与清油。然后以母钱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之后,已成面背两匡,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匡之上。又用一匡填实,合上后匡,如是转覆,只合十余匡,然后以绳捆定。其木匡弦原留入铜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入孔中。冷定解绳开匡,则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夹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锉成钱。凡钱先错边沿,以竹条直贯数百文受锉,后锉平面则逐一为之。”

母钱翻砂法铸钱的优势在于,它采用母钱替代了传统的母范,从而省去了制作母范的步骤。此外,该方法还通过使用砂型来替代子泥范,大大减少了子范的翻制工作量。

值得一提的是,砂型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性。此举不仅节省了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成本,还显著提高了铸钱生产的效率。显然,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成本,还显著提升了铸钱生产的效率。这是传统铸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成果,同时也体现了铸钱业的提升。

客观来看,唐宋时期,为了满足巨大的货币铸造需求,只能采用母钱翻砂法工艺。然而,母钱翻砂法存在一些固有的不足。首先,在成色和重量方面难以保持准确、一致;其次,只能铸造简单的文字和图案;最后,铸后的加工处理过程较为繁琐。因此,随着社会对铸币需求的提升,人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西方的铸钱方式——机器打压制造。这是铸钱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0 阅读:9

丽旭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