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选谁当主席,毛主席未能全票当选,是谁没投?

纵观历史2021 2024-08-24 00:33:49

1949年9月,中南海热闹非凡,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在紧张进行。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新中国的未来。

一次会议上,选举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是重中之重,结果揭晓时,毛主席以575票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总共576张选票中,竟有一票没投给毛主席。

这一票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一时间,大家纷纷猜测,最终答案却让人大感意外,那个人是张东荪。

张东荪是何许人也?他为何会在这个重要时刻没有投票给毛主席。

张东荪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属于那批最早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人,可以说有一定远见,可他的理念与中共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大不同。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张东荪积极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这种思想主张废除工资制度,通过各种工会组织来运作国家。

尽管张东荪有自己的想法,但抗日战争爆发后,很赞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学生送到解放区,向抗日根据地运大批的医药,表现地尽心尽力,令人动容,颇有民族大义。

解放战争期间,张东荪更是多次劝说国民党高官傅作义,讲起古都的珍贵,最终促成北平和平解放。

张东荪做了很多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

他主张在政治上向欧美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看齐,在经济上认为应该像苏联一样,搞计划经济。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1949年的政协会议上,张东荪为什么投下了反对票。

这张反对票,没有引起毛主席的愤怒和不满,当有人向毛主席汇报这件事时,主席认为这没什么,代表们有不投他的权利,按照实际票数公布就好。

后来,张东荪并未就此罢休,对毛主席提出的“一边倒”外交政策不理解,不明白什么要亲近苏联,疏远美国。

不久,张东荪为了缓和中美关系,私下与美国方面接触,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通过中间人向美国表示中国没打算和美国敌对,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出卖了我国不少重要机密。

张东荪的举动很快被发现。有人认为应该以“叛国罪”被逮捕,毛主席压下了大家的不满,为张东荪解围,说道:把这件事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

毛主席一番话,帮助张东荪“逃过一劫”。他当时还是大学教授,经此一事后已经无事可做,干脆开始在家种花种草,过上了退休生活。

1968年,动荡的政治风潮席卷全国,张东荪因曾发表过不利于人民政权的言论,被扣上“通敌”的罪名,遭到迫害。

张东荪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不得已到医院去休养,尽管身处逆境,依然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和尊严。

1973年,张东荪走完他的一生,享年87岁,弥留之际,妻子赶过来见他最后一面。

张东荪的投票行为出于自己的个人政治立场,作为知识分子,他的想法书生气十足,过于天真,不切实际。

毛主席没有处置张东荪,为他说了好话,可见胸怀的宽广。正如毛主席所说:“代表们有不投我的权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0 阅读:141
纵观历史2021

纵观历史2021

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