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五口之家月入4000够用吗?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就脱贫问题发表过一番言论,其中有一句“一个五口之家月收入4000元就足够了”的话,有一段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引来无数网友的吐槽。如果单拎出这句话,可能会被认为属于砖家级别的雷人雷语,大有“何不食肉糜”的意味。
对网络上几乎一面倒的嘲讽和铺天盖地的吐槽,有人出来斥责各种批评性的评论为不负责任,或者是断章取义,就是说,很多人在刻意歪曲许局长的言论,其用心无非是要蹭流量,是当下互联网江湖上最常见的“吃人血馒头”等等。
也就是我们误会许局长了,他的言论与砖家之类的言论大不相同。在我们的互联网上,官方的信息,当然都是官样文章,看似高大上,但内容可能还是假大空。还有一类就是来自准官方的信息,虽然措辞格式等都没有那么正式,但内容都十分扯淡,甚至语出惊人,极具黑色幽默意味,类似的言论,一般被看作是逢迎之作,属于“帮闲文学”的范畴,类似内容的作者多半是有官方背景,他们常常被网友戏称为“砖家”。
很显然,被归为娱乐性质的各类言论,当然都是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许局长“五口之家月入4000就够了”之类的言论,不能说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应该说,他的言论虽然跟实际情况可能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毕竟比较接近现实。因为许局长所说的“五口之家月入4000就够了”,是在谈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而且针对的是农村家庭。他说的月入4000养一家五口,是特指农村脱贫标准。他的原意是说:贫困地区的农村家庭,只要有一个人在城镇工商业就业,月收入4000元以上,整个家庭就脱贫了。
如果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或者按照解决基本温饱问题的标准,那“五口之家月入4000就够了”之类的言论确实没有胡说。但许局长们是当官的,所以他们一般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待民生问题,而不是设身处地的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就是说,他们以“劳心者”自居,或者根本就是以统治阶级自居,而一般老百姓当然就是“劳力者”,就是被统治阶级。当然,可能他们自己并没有公开讲过他们就是统治者,但是潜意识里,还是统治者的思维。
那么,对于统治阶级来说,他们首先会从自己统治的权力和权威为出发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待民生问题,一般总是以最低的标准,甚至可能就是以老百姓不至于吞糠咽菜,完全活不下去为标准。所以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余华有一部著名的小说叫《活着》,网络上有一首歌也唱道“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可见直到现在,我们对摆脱贫困的理解还是以“活着”为标准,而从来没有想到过,人除了活着还要生活!
也不是说,五口之家4000元的月收入,就能惨到吞糠咽菜的份上,但肯定不够用,肯定是捉襟见肘。对于五口之家来说,月入4000元在农村或者三四线城市,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或许够,但仅仅足够你“活着”,而如果要生活,那就别想了!这里所说的生活,不是所谓的享受生活,更不敢奢求买什么名牌,吃什么大餐,或者旅游之类,而是各种生活刚需。现代社会,不是那几十年前,吃饱穿暖就是最最幸福的日子了,还有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
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教育,不管是在几线城市,哪怕在农村乡镇,都不便宜,而且越来越贵。虽说免除学杂费了,但是比不免费时候的收费还多,还有各种补习等。如果再有一个上高中或者上大学的,包管债台高筑。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时候,都是平民标准,收费的时候,大概都是贵族标准。
教育还只是次刚需,就是不上学以后的生活可能会很苦,不过至少还能活着。但医疗就是刚需了,有时候不看病多半会死。虽说有什么医保等,但是农村的医保,小病够不着,大病报不了,可以说报销的比例越来越小了,但缴费却每年都在涨。
还有,五口之家,肯定是不能有未婚的男性,除非打光棍,要不月入四千那当然是结不起婚的。抛开高彩礼不说,仅婚房一项,就够农村几代人奋斗了……由此可知,许局长所说的在农村地区或在小镇生活,五口之家月入4000足够用,应该是维持“活着”的成本足够,而不是指生活成本。不过即便是按照“活着”的标准,在农村或者小镇,月入不足4000月的人恐怕也不是很少吧!
就是说,维持基本的温饱和基本的生活开支,在农村或小镇可能足够,但是不能结婚,不能生病,不能上学,稍有基本生存以外的开支,月入4000就不够了。可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计算生活的成本,就是“活着”的成本也不断增长。为此,我们在这方面的要求应该与时俱进,而不是还停留在几十年前。或者按照以前的标准也行,但必须是权力和义务要都在同一个时代,而不是履行职责的时候,定的标准差不多还是几十年前的,可需要老百姓尽义务的时候,却差不多是跟发达国家接轨的!
现在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按照正常生活需求,那月入4000肯定是不够的,五口之家仅仅是维持“活着”的标准。那么,如果没有生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人口红利中一个微小的细胞,还是各种统计数据中的一个小数点?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许局长发表五口之家月入4000够用之类的言论,能引起几乎一面倒的批评,就是因为类似的言论,还是与实际情况不符,未必都是“断章取义”,说得对,不可能人人都反对,或者也不需要看全部内容,因为仅截取一段就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
此外,也是因为很多人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不满,特别对收入不公平和社会保障“双轨制”等现象有意见,而在这方面跟一般老百姓形成巨大反差的,正好就是那些“吃皇粮”的。但是这些人却“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们似乎闷声发财之余,还是不甘寂寞,非要出来发表一番宏论。却不知道,他们的言论戳痛了无数人的心,让很多人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现象愈加愤怒。
可以说,公平应该是当下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那么,何谓公平?公平不是说绝对公平,也绝不是平均主义,而是相对的公平,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都是相对的。我们社会的问题,不是绝对的公平,而是绝对的不公平现象越发突出。相对的公平就是,那些位高多金者,三妻四妾的同时,老百姓也不至于打光棍。或者,有钱人拥有属于自己私人飞机的同时,穷人也能买得起代步工具,并且能加的起油。亦或者,有钱人能住得起别墅,老百姓也能买的起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