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为何我军打炮时越军不敢还击?越军:美军哪这样炸过

对越反击战:为何我军打炮时越军不敢还击?越军:美军哪这样炸过
1979年,中越边境战火骤起。在这场震撼世界的对越反击战中,解放军炮兵以其惊人的火力优势,在战场上留下了令敌我双方都难以忘怀的印记。当时,中越炮兵火力的对比竟达到惊人的5:1,解放军一个军就能配属9个炮兵团,而越军的第二军区在得到苏联军援后也仅有3个炮兵团。面对解放军铺天盖地的炮火,越军甚至直言:"相比于越战美军,解放军的炮火要猛得多。"在谅山战役中,短短15分钟内,解放军就向敌方阵地倾泻了6000多发炮弹,最终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谅山城。这场战争不仅展示了解放军炮兵的强大实力,更让"战争之神"的美誉永远定格在了这支英勇之师的战旗上。
炮火轰鸣震边关战火起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中越两国的关系也随之走向了冰点。
解放军炮兵部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迎来了一次重大转折。过去那支火力匮乏的部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已经发展成为了一支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
在对越反击战之前,解放军就着手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兵部队整编。一个军级单位配属了9个炮兵团,这在当时的亚洲陆军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相比之下,越南军队的炮兵力量就显得薄弱许多。即便获得了苏联的军事援助,他们的第二军区也只组建了3个炮兵团。这种差距在后来的战争中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装备质量上的差距更是触目惊心。解放军拥有从122毫米到152毫米等多种口径的火炮,而越军最大的火炮也不过是122毫米的苏制榴弹炮。
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火炮的种类和用途上。解放军的火炮体系完整,既有适合直瞄射击的加农炮,也有适合大面积覆盖的榴弹炮,还有射程更远的火箭炮。
在战前准备阶段,解放军炮兵部队进行了针对性很强的训练。他们重点强化了山地条件下的射击技术,特别是对高角度射击的训练。
与此同时,解放军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炮兵作战体系。从观测、测距到弹道计算,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这为后来的精确打击奠定了基础。
战争爆发前,解放军在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的炮兵阵地。这些阵地的选择既考虑了战术需求,也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
不同的炮兵部队还根据各自特点,划分了明确的作战任务。大口径加农炮负责打击装甲目标和碉堡,榴弹炮主要用于火力压制,火箭炮则专门对付敌军集群。
在整个战前准备期间,解放军不断完善后勤补给体系。他们在边境沿线建立了多个弹药库,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炮战做好了充分准备。

战争前夕,解放军还组织了多次实弹演习。这些演习不仅检验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也为即将到来的实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文章结束)
谅山城下炮火猛 越军难敌势
1979年2月,谅山战役打响。解放军炮兵部队在这场战役中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战绩。
一大早,解放军55军的炮兵集群就完成了战斗部署。许世友将军统筹指挥,将270多门重炮分别布置在谅山城外的制高点上。
解放军对这场战役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精密计算。炮兵观测员在阵地上架设了先进的测距仪器,将越军的每一处工事都标注在了射击诸元表上。
黎明时分,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一片忙碌。炮手们将一箱箱炮弹整齐地码放在阵地上,每个炮位前都堆积着数百发炮弹。

进攻开始前,许世友将军下达了战前最后一道命令。他要求炮兵部队在15分钟内完成火力急射,为步兵进攻开辟道路。
炮击开始的瞬间,整个谅山城的上空都被密集的炮弹所笼罩。仅仅15分钟,解放军就向越军阵地发射了6000多发炮弹。
这种密集程度的炮击,即便是在二战时期也属罕见。炮弹落地的威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地面都在不断震动。
随后的战斗中,解放军又投入了400多门火炮。这些火炮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又向越军阵地倾泻了5400发炮弹。
越军的防御工事在如此猛烈的炮火打击下几乎全部瘫痪。他们的通信线路被炸断,补给线路也被切断。
为了避免与越军陷入巷战,许世友将军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命令东线部队的23个炮兵营对谅山城区发动新一轮炮击。
这一次的炮击持续了30分钟,发射的炮弹数量超过了1万发。密集的炮火将谅山城区的大部分建筑都夷为平地。

越军第三师在这场战役中几乎没有能力组织有效的抵抗。他们的防御阵地在炮击开始后就已经完全崩溃。
一些越军老兵后来回忆说,这种程度的炮击他们闻所未闻。就连那些经历过越战,与美军交过手的老兵也表示,美军在越战中从未有过如此猛烈的炮火覆盖。
解放军的炮兵火力给越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发现,无论躲在多么坚固的工事中,都无法抵挡住解放军的炮火打击。
这场战役的结果证明了解放军炮兵的实力。他们不仅在火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在战术运用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谅山战役成为了解放军炮兵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场胜利不仅打出了威风,更打出了解放军炮兵的精气神。
(文章结束)
美越战火虽强横 不敌中国炮

越南军队在与美军作战的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是在面对解放军的炮火时,他们却发现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战争形态。
美军在越战期间主要依靠空中力量进行火力支援。他们的B-52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成为了越军最为熟悉的对手。
然而解放军采用了截然不同的作战方式。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地面炮兵火力成为了压倒性的决定因素。
解放军每一次的炮兵火力准备都会消耗7到8万发炮弹。这些炮弹中绝大多数都是130毫米以上的重炮,其杀伤力和破坏力远超越军预期。
在作战过程中,越军逐渐发现他们的火炮射程完全比不上解放军。很多时候,越军的炮兵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反击机会。
解放军的炮兵火力不仅数量惊人,其质量更是让越军叹为观止。我军能够根据不同作战需求,灵活调配各种口径的火炮。

在山地作战中,解放军的迫击炮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种火炮利用高抛弹道,能够有效打击山谷中的越军阵地。
大口径加农炮则成为了摧毁越军装甲目标和碉堡的利器。这种火炮的直瞄射击精度极高,往往一发就能摧毁目标。
在阵地战中,解放军的榴弹炮成为了最主要的火力压制手段。密集的炮火能够有效限制越军的机动能力。
火箭炮的出现更是让越军防不胜防。这种火器能在极短时间内向目标区域发射大量火箭弹,造成毁灭性打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84年,越军才开始装备苏制BM21火箭炮。但即便如此,双方的火力差距依然十分明显。
越军在战场上总结出了一个基本原则:一旦发现解放军炮兵开始调整射击诸元,就必须立即转移阵地。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解放军的炮兵作战体系也让越军印象深刻。我军不仅拥有先进的测距和观测设备,还建立了完整的火力控制网络。

这种体系化的作战方式确保了每一发炮弹都能精确命中目标。越军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地下工事在解放军的精确打击面前也失去了作用。
直到今天,很多越南老兵在回忆这段历史时仍心有余悸。他们一致认为,解放军的炮火威力远远超过了美军在越战时期的表现。
(文章结束)
七一二炮战绽 神威定乾坤
老山战役中的712炮战,被誉为解放军炮兵作战史上的经典之战。这场战斗不仅展现了解放军炮兵的强大实力,更创造了多项战术创新。
那天凌晨,解放军侦察兵发现越军正在集结一个加强师的兵力。情报显示,敌军准备对我军阵地发动大规模进攻。
解放军立即调动了所有可用的炮兵力量。在短短两个小时内,数十个炮兵阵地完成了战斗部署。

越军的进攻来得又快又猛。他们采用了渗透战术,试图突破我军的防线。
解放军的炮兵立即展开了反击。9个炮兵连同时开火,两轮齐射就给越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但越军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意志。他们顶着巨大的伤亡,依然突进到了我军阵地500米的位置。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前线的中越部队已经混战在一起。这种情况下,解放军炮兵不得不改变战术。
炮兵指挥员立即调整了射击方案。他们将火力集中在越军后续部队的位置,形成了一道火力遮断线。
这种火力遮断的效果立竿见影。越军的增援部队被阻挡在战场外,无法为前线提供支援。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参战的解放军炮兵打出了惊人的2.5个基数弹药,约1万多发炮弹。

在这场战斗中,解放军炮兵创造性地使用了扩散式炮击战术。这种打法像水波纹一样,从中心向四周扩散。
扩散式炮击不仅能有效杀伤地面目标,还能保护我军在坑道中的官兵。这个战术创新受到了军事专家的高度评价。
712炮战的胜利,让解放军炮兵的战术体系更加完善。他们在实战中积累的经验,为后续作战提供了宝贵参考。
这场战斗也让越军深刻认识到了现代炮战的威力。面对如此密集的火力网,任何传统的进攻战术都难以奏效。
从此以后,"战争之神"的美誉就牢牢地印在了解放军炮兵的战旗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文章结束)
大江东去
那个时候关键是炮兵观察哨不像现在有无人机,前出的炮兵观察哨可以观察到弹着点和毁伤效果通过电台告诉炮兵指挥所修正火炮射击诸元。
Savior 回复 01-23 12:27
现在国产无人机很先进,还有制导炮弹,炮兵应该比过去更厉害。以前打十发毁伤一个目标,现在估计只需要两发。
用户12xxx86
解放军的炮兵让井底的越军长见识了!
海风椰影
看过一本书,介绍对越反击战,刚开始对越炮战,频繁挪炮位,基本就是打了就跑,打到后面,越军已经无力反击,有的炮位一年没挪过,就离谱的是前线炮兵观察员,开始是想方设法躲避对方狙杀,到后面是明目张胆的用望远镜东张西望,越军就当没看见。
惊天
炮兵号称战场之神。
吉祥安康
最好是乘机把凉山城牧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