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高考复读16年,为什么要这样干?原生家庭的牺牲品

资深人士说文史 2024-08-12 21:27:46

唐尚珺的父亲曾经当过一段时间乡村教师,算得上是一个文化人。唐父跟其他父亲一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但是,唐尚珺的哥哥姐姐们都很平庸,在学习上没有什么造诣。

于是,排行最小的唐尚珺被父亲寄予厚望。唐尚珺上小学的时候,也确实是争气,学习成绩不错。2002年,唐尚珺小升初的时候,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上思二中。

倘若唐尚珺能够保持第一的劲头,兴许就不会有“高考狂人”唐尚珺了。命运给唐尚珺开了一个玩笑,初二的时候,唐尚珺成绩开始莫名其妙的走下坡路。到了初三的时候,唐尚珺第一年没参加中考。第二年,唐尚珺勉强考上了钦州二中。

2009年高考,唐尚珺考了372分。由此,唐尚珺走向了复读之路。不得不说,唐父还是很重视唐尚珺的教育问题。在唐尚珺屡试不中的情况下,唐父依然给予儿子极大的精神鼓励。

唐尚珺展示过父亲的遗物,一本发黄的笔记本,上边写着“愿你那坚定的信念,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愿你那坚定的信念,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战略上要重视敌人,战术上要藐视敌人”等诸如此类勉励的话。

冥冥之中似有巧合,唐父在笔记本上写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科大等重点大学。可想而知,在唐父的心目中,儿子是可造之材,拼一拼还是能够光宗耀祖的。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唐父没少给唐尚军“洗脑”,向其灌输非名校不上、付出总有回报的思想。

唐家不是富裕人家,属于底层老百姓,实现阶层跨越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原生家庭给唐尚珺却带来了无形的伤害,令其变得偏执不知变通。虽说“子不教,父之过”,可父亲以爱的名义,施加的影响过大,孩子就圈在固有思维中走不出来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唐尚珺无疑是原生家庭的牺牲品。

我们不能否认原生家庭有着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塑造性格特质、传递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等优势,可也不能忽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既然如此,唐尚珺高考复读16年,能够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在笔者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深刻认识自身的普通,不能强迫孩子变得优秀;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明明自己很普通,却逼迫着孩子变得不普通。

诚然,父母的敦促与监督,在孩子成长路上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凡事要有度,让孩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接受过程。唐尚珺高考复读16年的问题根结,在于他的父亲寄托的希望太大,忽略了他的心理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尚珺的性格多多少少带有偏执的成分。

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如何去选择人生路;

每一个孩子自出生之后,就是一张白纸,以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全凭父母的引导。在笔者看来,价值观是决定孩子发展高度的关键所在。

实事求是的讲,唐尚珺走了那么远的弯路,与其价值观有着莫大的关系。此话怎讲?大家要注意一个细节,唐尚珺在复读初期,家里人是不知情的。为了让家里人“放心”,唐尚珺谎称自己在上班。此举,本质上就是价值观扭曲导致的。

总而言之,父母都无比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培养孩子需要讲方法、讲科学,不能一厢情愿的肆意为之。

0 阅读:62

资深人士说文史

简介:资深人士说文史,带给你不一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