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章为虚构的人物故事,主要是宣传正能量故事,无不良引导,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理性阅读
文丨九霄叙史
编辑丨九霄叙史
正文我叫杨启豪,在1953年出生在南方一个不起眼的农村里,从小就在磨练中长大。
我是长子,下面还有个弟弟,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靠种点粮食为生,基本上没有收入可谈,一家人能吃饱一餐,已经算是喜事了。
后来有了公社,村里也搞起了生产队,当时父母都加入到了集体劳动中,而当年我才五岁,就得独自在家照顾比我小两岁的弟弟了。
听父亲说,爷爷是个军人,原本早几年还在的,后来去打老美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当时村里去了好几个当兵的,一样都没再回来,再后来,听说抗战胜利了,许多家庭都翘首以盼,望家中参军的男儿能回家团聚,可一日过一日,喜悦的声音不但没听到,屋上的白绫反而越来越多。
奶奶在得知消息后,没有两年便抑郁而终了。
每当一家人吃饭时,父亲总是会流露出怀念的神情,笑着跟我们说以前爷爷奶奶的故事,父亲也从没怨恨过什么,跟外人提起时,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
长大之后,我也有了参军的想法,在我没有考上高中的那年,我便打算到时间了便去报名。
18岁那年,我放下了在生产队3年的劳动,赶在公社征召入伍时去报了名,父母得知消息后,也叹息了一声,明知是好事,可做父母的却舍不得。
一段时间后,我顺利的拿到了入伍通知书,同我一起的,还有我的发小,林昌盛。
昌盛家离我家不远,我们在小学时认识的,因为住得近,所以我们便经常在一起玩。
昌盛这人比较跳,性格活泼,鬼点子也多,小时候便经常带着我去偷摘别人的果子吃,一次被抓到,他硬说是捡的,后来他父母来后,直接就将他拖回家揍了一顿,可第二天,他依旧笑嘻嘻的跑出来玩。
出发那天,两家人都来相送,我有些不舍家人,反观昌盛一手搂着我,一手拼命的跟家人挥手,脚却没有没有停,巴不得走得越快越好。
到了部队,头一回坐闷罐车的我们很兴奋,可没多久就不兴奋了,两个人吐了一路,感觉整个胃都要翻出来了,同车厢的人都有些嫌弃的看着我们,还有一个打扮干净的人,还在一旁偷笑。
不知道过了多久,等喊我们下车时,我发现已经来了深山里,等我们来到部队中,才发现这里热闹非常,并不是说烟火气,而是战士们操练的那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各种口号声不绝于耳。
幸好从小干活就多,新兵训练对我来说,还不算太辛苦。
下到连队后,我跟昌盛没被分到一起,我在步兵连,而他是在炮兵连。
我发现,来参军的,几乎都是乡下人,像我们连里的,没有一个长得干干净净,双手粗糙,皮肤偏黑,一看就是从小干农活的特征。
参军这头几年,是回不了家的,一切都得靠自己,不过好在每个月都有津贴,唯一能跟家里联系的渠道,就是写信了。
在部队中的几年,除了同连的战友,我也就剩昌盛一个朋友了,那小子在他们连倒是混得开,认识了不少人,我有空便经常去找他,他也带我认识了不少人,不过我都不太熟,见面会打招呼而已。
部队中除了有津贴外,另一个提干就是所有人的目标,只要通过考核,就能直接升军官,地位直线飙升,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以后还能转业,可以说,跨过这一道坎,可以彻底改变一个家的命运,可惜的是,能通过的年寥寥无几。
为了这个目标,我和昌盛奋斗了四年,可惜,我们俩的文化不占优势,昌盛倒是当上了班长,可惜,还是被挤下来了。
提干无望,我们也到了该回家的时候,四年没见过家人,心里不想念是假的,我原本想跟昌盛一起回去的,可他却说要跟他几个战友一起出去闯一闯,并且还想拉我一起去,说是外面发财的机会多,回到老家只能干农活。
虽然我很心动,但我放不下家人,于是便婉拒了,临走前,昌盛跟我借钱,在部队四年,每个月的津贴几乎都被我存了下来,昌盛当然知道我有钱,然而他一开口就要50元,直接要去了一大半。
“豪哥,你借给我,以后赚钱了,我绝对十倍奉上,你就当做是投资我,说不定用不了几年,我就发达了,到时候别说50元,就算是500元我都随便拿出来。”
虽然我知道昌盛赚到钱后,一定会把钱还我,可我还是有些由于,毕竟50元对我来说,数额也不小。
最终,我还是抱有一丝侥幸,将钱借给了昌盛,也期盼着他能赚大钱,然后还我双倍的钱。
就这样,我揣着剩下的十几元,坐上了回家乡的火车。
望着熟悉的村道,便忍不住加速往家里跑去,当看到父母的那一刻,我很明显的看出他们老了,父母虽然提前知道了我要退伍回家了,但看到我后,还是非常的惊喜,上下打量着我,看看我瘦了没有,母亲也一个劲的问我饿了没有,接着马不停蹄的去煮了一碗肉汤给我吃。
在家待了几天,除了平时帮父母干农活,就是聊天吹水了,一天昌盛的母亲上门来找,问我昌盛跑哪去了,可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他跟几个战友说去闯荡了,具体去哪里,还真不知道。
阿姨也是愁得不行,昌盛身为家中的独子,好不容易等到他退伍,却只寄回来一封信,人却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然而我安慰着阿姨:“昌盛身上有不少钱,想来如果没闯出什么成就,肯定会回家的。”
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昌盛身上有一半的钱,都是我借的,我没敢声张,祈祷昌盛能快点回来。
接着,我先是在大队里干活,后来找到机会,认了一个老木匠当师傅,跟着四处做家具,也算是有一手能讨吃的活。
时间一天天的过,50元的事也渐渐被我放在了心里最深处,两年之后,24岁的我,在家人的介绍下,跟隔壁村一位姑娘成家,翠华长相虽然普通,但却有那种旺夫的特征,身材微胖,标准的持家女人。
婚后我们过得也很幸福,每天我起早贪黑的干活,翠华则是负责内务。
一年后,翠华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人都很高兴,特别是年迈的父母,抱着孩子不肯撒手。
由于身体还很脆弱,小孩经常生病,家中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翠华知道我以前当过兵,于是聊起津贴的事,我也没隐瞒,说50元借给一个发小了,这个人至今也每个音讯,说不定都…
翠华也没说什么,去镇上拿了一些手工活来家里做,还能补贴家用,看着辛苦又懂事的翠华,我也更加卖力的挣钱了。
时间过得很快,从部队出来到现在,已经过了足足二十年了,我的两个孩子也都快成年了,大儿子争气,考上了大学,二女儿也还在上高中,我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通过这些年的积攒,开了一个小门店,帮人做做家具和装修。
我们一家人也从村里搬到镇上居住,昌盛依旧没有什么消息,不过在十年前,他父母倒是搬走了,似乎说是去外省投奔亲戚了。
一天,我正在店里忙活,一个穿着西装带着墨镜的人走了进来,一开口,就说有个大项目要合作,刚开始我心里还有些警惕,什么大项目能找上我这个小店,可看着眼前的人又好像有些眼熟,那人嘴里满是跑火车,吹嘘自己实力有多强,我明白对面是来开自己玩笑的,便准备赶人,可没想到,那人取下墨镜,叫了我一声:
“不是吧,豪哥,这才几年,就不认识我了?”
“你是?…”
“你那50元还要不要了?”
我脑袋一空,30年前的记忆突然涌上来,渐渐的,昌盛的脸和眼前之人重合。
“昌盛!竟然是你…你这小子,还活着啊?”
“我呸!你才死了呢…”
“哈哈哈…”
我们俩激动的拥抱在一起,我拉着昌盛坐下,询问起他从部队之后的事情。
原来,昌盛当时跟着几个战友一起去了福建,说那边有朋友能带着赚钱,可去到没几天,才发现被人骗了,好在昌盛留了一个心眼,大部分钱还保存了下来,后来他们在那边一边打杂,一边寻找机会,后来赶上大开放,干起了服装生意。
事业也波荡起伏,到了如今,手头上也有两个小厂,身家也算不菲。
昌盛表示,这次回来就是要报答我的,说完后,去外面车上拿了一个皮包递给我,鼓鼓的皮包,打开来,赫然是五捆崭新的百元大钞。
昌盛说:“当初多亏那50元,不然早就饿死他乡了,那50元也算是启动资金,如今成功了,也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劳,而且当初借钱时,也说了,以后10倍奉还也不是不可能,如今有能力了,我肯定二话不说,总不能让兄弟寒心。”
我想到如今家里的处境,加上大儿子以后要娶媳妇,于是我也没推脱,收了下来。
后来我用这笔钱,在城里买了一块地,接着盖了一座小楼,一家人知道后,非常的开心,同时也很感激昌盛,一些亲戚听后,却说我啥,认为当时50元肯定不止现在的5元,说我吃了亏还笑嘻嘻。
虽然我没有仔细算过,但这笔钱已经出乎了我的意料,我个人也很知足了,如果再去要,虽然昌盛一定会给,但我觉得,这里面的情谊就变了,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