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双宝和他的“墨香书海”

十目观河东 2025-04-07 10:13:43

古人云:“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春暖花开季,正是读书时。在运城市中心城区中银大道槐树凹西口,一间名为“墨香书海”的图书馆里坐满了求知若渴的小朋友和家长。他们在书海中遨游,在书香中享受春日的浪漫。作为墨香书海家庭教育图书馆的创始人、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运城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九三学社社员,许双宝是孩子们眼中“爱书的许爷爷”,更是人们眼中的“书痴”。

走进墨香书海家庭教育图书馆,这间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图书馆里,藏书10多万册,儿童绘本、小学生系列丛书、中国古典文学、世界经典童话及各类文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应有尽有。为什么要建立一个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图书馆呢,许双宝向记者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归置书籍 记者 茹雅 摄

梦想萌芽:开启书香之旅

“世界上没有比读书更好的事情。”这是许双宝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让他受益一生的一件事。在他眼中,读书是最大的“善”,有书读是最大的幸福。

许双宝与读书的初次邂逅,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祖籍陕西的他,从小就生活在部队大院。幼时的生活简单质朴,物质条件虽不像现在这么富足,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却无比充实。小时候,放学回家问父亲要钥匙,在掏钥匙的过程中父亲会将掉出的一分钱、两分钱给他,每次他都会把这些零钱紧紧攥在手里,然后回家压在被褥底下。

等终于攒够了两毛钱,他会在周日,和小伙伴手牵手一起走路到离家三四公里以外的镇上。镇上的新华书店是他们的首要目的地,在那里,书柜上摆满了描绘英雄人物的小人书,雷锋、黄继光、邱少云、刘文学、黄根思等英雄的事迹深深吸引着他。那时的他个子还没柜台高,需要踮起脚尖、努力仰头才能看到书架,但对书的渴望让他克服了一切困难。最终,他用两毛钱买来心仪的小人书,小伙伴则用攒的钱购买美食。回家路上,许双宝与小伙伴分享着各自的“收获”。虽然物质匮乏,但这份简单的快乐和幸福感却让他至今难以忘怀。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感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愉悦,还在他心中种下了热爱读书的种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双宝对书的热爱愈发深厚。进入高年级,识字量的增加使他不再满足于小人书,他对小说、散文的渴望日益强烈。1975年,因为父亲工作变动,许双宝的家庭迎来了一次搬家,他也随之转学。在新学校附近的服务社,许双宝被一本名为《上海的早晨》的书深深吸引。然而,当看到6毛7分钱的价格时,囊中羞涩的他,根本买不起这本书。

为了实现拥有这本书的愿望,许双宝开始了漫长的攒钱之旅。放学后,他常常独自在路边的草丛中寻找废铜烂铁、塑料瓶等,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收集起来,藏在家后的小院里,生怕被母亲发现。那时,牙膏皮也能卖钱,为了尽快攒够买书钱,他甚至故意多挤点牙膏,只为能早日卖掉牙膏皮,攒够买书的钱。

在这段艰难的攒钱过程中,许双宝始终惦记着那本书,担心它被别人买走,所以经常跑去服务社查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攒够了钱,满心欢喜地买下了《上海的早晨》。那一刻的喜悦和满足,成为他心中永恒的记忆。

日复一日,书籍不仅丰富了许双宝的知识储备,还对他的学习和社交产生了积极影响。因为看书多,他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在与小伙伴玩耍时,他总能凭借丰富的知识吸引大家的目光。他的讲述满足了小伙伴们的好奇心,让他收获了友情和尊重。这种因书而来的魅力,让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攒钱,一起骑着自行车前往县城的新华书店买书。

在恢复高考以后,由于读书多的原因,1981年,许双宝考入一所不错的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几次创业,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其间,他喜欢买书、看书的习惯从未改变。人一辈子难免会失败,但许双宝在总结原因时,总觉得是自己读的书太少。因此,他常年与书为伴,从书中汲取知识、总结经验、感悟人生,之后重新出发。

立志建馆:打造阅读家园

学者杨素秋在她的作品《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里这样写道:“图书馆不是书的仓库,而是人与思想相遇的‘第三空间’;图书馆的灯火,是这个时代最后的精神篝火……”字里行间,道出了一间图书馆对于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对于“书痴”许双宝而言,读书不仅能照见自己,还能唤醒那些早已被忘却的感知。

2009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许双宝在运城市中心城区生活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孩子们手中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很多大人也被电子产品捆绑。同时,适合孩子们读书的场所却少之又少。作为一个对书籍有着深厚情感的人,他深知阅读对孩子和家长的重要性,于是,一个大胆而又充满挑战的想法在心中诞生——为运城孩子建设全国最好的、最接地气的家庭教育图书馆。

为什么是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图书馆呢?在许双宝看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管理者,更是孩子的示范者。不希望孩子做的自己不做,希望孩子做的就一起做,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墨香书海”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成立的。

一个异乡人,既没有经验,也没有人脉,白手起家的许双宝开始在运城寻找和他一样重视孩子阅读,认同他的思路的父母。在一次家长聚会上,他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现场的50名家长全部举手认同。当他问谁愿意为这个想法付出200元钱时,举手交钱的有30人。

许双宝就以众筹而来的6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他的建馆之旅。一间80平方米的居民楼,成为这一群人梦想开始的地方;从二手市场淘来的3个旧书柜,承载着他的希望;自购及朋友捐赠的100册绘本,成为最初的馆藏;而这30名初始会员,则是他前行的第一批伙伴。虽然条件简陋,但许双宝眼中总是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坚信,只要有书,就能点燃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就这样,慢慢的,30个会员“一传二、二传四”,“墨香书海”靠着这点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

为了丰富藏书,许双宝四处奔走,自掏腰包购置各类优质书籍。他深知,图书馆的灵魂在于书籍的质量,“没有品质就没有生命力”。因此,建馆16年来,他始终秉持“高档、正版、新书”的选书原则,精心挑选每一本书。从经典文学到科普百科,从绘本故事到家庭教育读物,每一本书都承载着他对孩子们的期望。同时,他还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发动朋友、爱心人士捐赠书籍,逐渐扩充着图书馆的“宝藏”。

在经营管理上,许双宝不断摸索创新。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一方面,设立会员制,按照3年、10年、书香门第不同级别收取不同的费用,通过收费保障图书馆的运营,同时规模的扩大也能为会员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亲子阅读活动等,增强会员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注重与学校、机关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让更多孩子和家庭了解并走进图书馆。

随着时间的推移,“墨香书海”逐渐声名远扬,会员数量不断增加。从最初的30人发展到如今的2700余名长期会员,藏书也从100册逐渐增加至16万多册,图书馆的规模也从80平方米扩展到1300平方米,拥有300多个新书柜。曾经简陋的小图书馆,已发展成为现在国内规模最大的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民营图书馆,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阅读乐园、家长们信赖的教育伙伴。

无私奉献:传播书香火种

一座城市的图书馆多了,监狱里的人就少了;运动场多了,医院的人就少了。这无疑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生动映照。正因如此,推广阅读,成了许双宝矢志不渝、投身一生的伟大事业。

每个周六的早上,许双宝都会坐在“墨香书海”的大阅读桌前,对着一排排整齐的书架,打开直播设备,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许双宝深知,阅读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成长,更在于社会的进步。因此,他在经营图书馆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阅读推广事业。

2015年,许双宝和团队注册了“墨香书海”北京文化传媒公司,借助更高的平台,将他的理念向全国推广。他在全国各地开展公益讲座,他走进学校、社区、企业,举办各类讲座,分享自己童年的求学经历,讲述如何通过阅读改变命运,勉励大家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要重视阅读的重要性,树立人生远大志向。同时,他还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线上线下培养了数千名家庭教育指导师,让更多的父母及教育从业者掌握能真正落地的家庭教育知识。作为“三个千万”版阅读推广人的许双宝——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一个拉杆箱、一个公文包就是他外出演讲的全部“家当”,“包一背就出发”。北至黑龙江、南至湖南、西至新疆、东至江苏,每年为上百家学校、教育机构及绘本馆,举办大型讲座百余场。多年来,家里的火车票和飞机票都积攒了一大盒。

此外,许双宝还心怀感恩,积极回馈社会。他向运城市140余名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赠送了总计价值40余万元的3年图书卡,向600名医务工作者赠送了价值90万元的1年图书卡,免费实施培养1000名“幸福家庭规划师”计划,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了阅读。他的善举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感染了一个个家长。他们纷纷加入图书馆的建设和阅读推广中来,共同打造属于运城孩子的家庭教育新阵地。

许双宝对图书馆的投入可谓毫无保留,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投进了“墨香书海”,以至于一家人至今还租房居住。朋友问他:“为什么不买套房子,让家人过得更舒适些?”他总是笑着回答:“简单就是幸福,有住的地方就可以,我不是没钱买房,只是钱要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把钱变成书,比变成房子更有意义。”

许双宝多年来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6年,他的家庭荣获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家庭阅读氛围的肯定,更是对他多年来推广阅读事业的褒奖。他还先后获得第四届运城道德模范提名奖、九三学社“优秀社员”等荣誉称号,成为运城乃至全国阅读推广领域的典范人物。

面对这些荣誉,许双宝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坚定了他推广阅读的决心。他依然每天忙碌在图书馆里,为孩子们挑选书籍、策划活动,为家长们解答教育疑惑。他说:“我这辈子的梦想就是为运城孩子留下一个条件更好、藏书更多的图书馆,让更多的孩子因为读书而精彩,让更多的家庭因为读书而幸福。”

在许双宝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运城人爱上了阅读,书香运城的氛围愈发浓厚。无论是在图书馆里静静阅读的孩子,还是在社区活动中分享读书心得的家长,都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而许双宝,这位执着的“书痴”,依然在他热爱的书香事业道路上坚定前行,用一本本书籍搭建起知识的桥梁,引领着大家在“墨香书海”中共赴精神盛宴,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翱翔。

“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这样形容图书馆。世界上为什么不能没有书?因为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因为图书馆是人们可以获取知识的场所,它通过把各种书籍汇聚在一个地方,让所有人都可以方便地了解文明、传承知识。

从2009年建立起运城市第一家家庭教育图书馆,16年来,许双宝怀揣着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分享的执着,用实践和经验建立起学习阅读的平台,用自己的行动为运城点亮了一盏盏书香之灯。他和他的墨香书海家庭教育图书馆,已成为运城文化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此后,许双宝将持续借助家庭教育研究会与家长学校的平台,大力推进“万人读书推广活动”,为构建书香运城、书香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杨颖琦

【来源:运城新闻网】

0 阅读:0
十目观河东

十目观河东

十目观河东,关注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