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见一大臣常穿破旧衣服,直夸清官,刘伯温:此人万不可留

谈天鉴夕朝 2024-05-12 03:51:09

在明朝初年,一位身居高位、深受朱元璋信赖的文官张昶,可谓是享有无上荣光。

作为参知政事,他实际上就是明朝的副宰相,地位仅次于宰相,可谓是文官中的最高阶层。权倾朝野,位列国老,张昶实在是人生登峰造极。

张昶之所以能获此重用,自然是因为他过人的才华和工作能力。张昶不仅是饱读诗书的文人,更是明白实务的官场老手。

在元朝时期,张昶便已官拜户部尚书,身居要职,这对于一名汉人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

在元朝这个由蒙古人执政的时代,汉人想要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实在是困难重重。由于民族歧视的存在,汉人无论才华如何出众,地位都很难超越一定的高度。

要获得像尚书这样的重要职位,对于汉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张昶不但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更是获得了户部尚书的高职,可谓是当时极为罕见的例子。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张昶的能力是无可置疑的,否则很难获得蒙古人的青睐和重用。

尤其是在民族矛盾这么尖锐的情况下,一个汉人能获此殊荣,张昶实在是才高八斗,学识过人。

他不仅对经济政务有着精深的理解,更能妥善处理民族间的关系,赢得了元朝上层统治者的信任与器重。

要知道,当时的朝廷内斗异常激烈,世家大族之间斗虾斗蟆,你死我活。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屹立不倒并不断升迁,就可见张昶的能力有多么出众了。

据说,张昶自幼就聪颖过人,对诗书颇有独到见解。及长,他不仅勤奋好学,而且胸怀宏大理想,志在报效国家。

正是出于这份报国之心,张昶才决心冲破重重阻碍,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一步步做起。凭借过人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张昶最终获得了元朝权贵的赏识,被破格重用。

尤其是在处理民族事务时,张昶确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年,他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说服了不少蒙古世族接纳汉人的风俗习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矛盾。

正是凭借这些杰出的政绩,张昶才得以在元朝这个由异族统治的朝代中衣锦还乡,位居要职。

然而,就在张昶事业步步高升之际,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在江南地区渐有勃兴之势。

为了平息这股威胁江山的力量,元朝当局专门派遣使者前往游说朱元璋等人,试图将事态平息在萌芽阶段。而身为朝廷重臣的张昶,自然也被委以重任。

很多人认为,张昶之所以被派遣游说朱元璋,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能力出众,另一方面,也源于朝廷对张昶的特殊信任。

毕竟,张昶虽是汉人身份,却在蒙古人当政的元朝中官拜重职,可见两者的关系非同一般。由于对张昶的绝对信任,元朝当局坚信他一定能说服朱元璋等人,平息这场动乱。

当时,朱元璋的军队在江南一带已经初步站稳了脚跟,几次军事行动均告顺利,战事一路向北推进。

面对这样的局势,元朝当局自然是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和压力。因此,他们决定派遣亲信使者前去游说,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化解危机。

而张昶作为汉人中的佼佼者,自然就成为了首选人选。在元朝当局看来,张昶不仅出身名门、才高八斗,而且对朱元璋这个曾经的布衣之徒也应该有一定的影响力。

让他前去游说,相信一定能让朱元璋等人心服口服,最终放下武器、重新臣服于元廷。

果不其然,张昶一行人来到朱元璋的大营,便以诚恳的语气开始游说劝阻。他首先表达了元朝中央的善意,希望双方能以和平方式解决矛盾,避免一场惨烈的内战。

随后,张昶又列举了一些朱元璋投降的诸多利益,诸如赐予爵位封地、安排显赫职位等等,力图让朱元璋心动。

不过,张昶的这些劝说显然是徒劳无功的。朱元璋对于元朝的腐朽统治早已深恶痛绝,自然不会轻易被说服。

相反,他更是直接拆穿了张昶的一些谎言和花言巧语,并表示决不会向元朝投降。但张昶的才学修养和谈吐智慧却让朱元璋大为赞赏,于是就将他招入麾下,随军把家。

从此,张昶的生平就出现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大转折。作为一员旧臣,他本该尽忠于元朝。但随着时局的变迁,明清易主,张昶转而效忠于朱元璋,成为明王室的开国元老之一。

可以说,明太祖朱元璋在创业之初,张昶都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凭借高深的学问和敏锐的见解,张昶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参与制定了明朝的众多重要制度,如《大明律》、科举考试方式等,可谓是对朱元璋的开国大业贡献良多。

由于建树卓著,张昶很快就获得了朱元璋的高度信任,被重用为参知政事的要职。

作为实权核心人物,张昶参与了当时几乎所有重大的政务决策。无论是军事、财政、人事任免,还是重要的外交谈判,张昶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头脑敏捷,雄才大略,在朝中的声望日益彪炳。尤其在制定法律条文和官员任命时,张昶更是出手遂心,将自己的主张尽数落实。

而作为明朝第一任宰相的胡惟庸,也常常要与张昶商议国家大事,彼此互相信赖,携手治理天下。

凭借杰出的政绩,张昶几乎成为了朱元璋身边无可替代的红人。两人的互信程度,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极致。

据说,只要张昶上奏的折子,朱元璋都会亲自批阅,并且多数采纳张昶的意见。

总的来说,张昶是一位真正的全能型人才,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难怪能获得如此殊荣。

尽管张昶在朝中地位超然,权力熠熠生辉,但他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怪癖"——从不穿新衣服,也拒绝接受任何赏赐。

无论是金银财宝,还是丝绸织锦,只要是赏赐之物,张昶就都一概不收。甚至连朱元璋御赐的新衣裳,张昶也从未穿戴,依旧穿着陈年旧服,简朴无华。

看似无伤大雅的这一怪癖,却让张昶被视为"清官之首"。那个时代,贪污腐化可谓是司空见惯,官员们靠贪赃濠薪、权钱交易来攫取私利,早已是习以为常。

上至宰辅,下至县官,无人不是如此。即便是皇亲国戚,也大多祗顾自身利益,对国家大事无甚兴趣。

而在这种环境下,张昶对金银财宝等恩赏不予理睬,连穿衣打扮也刻意朴素,自然就被许多人奉为"清官"的典范。

朱元璋对张昶的这一怪癖也深有体会。作为新兴王朝的开国君主,他最渴望的就是一批忠心耿耿、操守高洁的良臣。

毕竟,想要长治久安,单凭一己之力是难以做到的,必须要有一批睿智谨慎的大臣左膀右臂。有张昶这样的"清官之首"左右辅佐,自然是帝王之大福。于是,朱元璋对张昶更加信任有加,甚至公开称赞张昶为"清官之首"。

然而,有识之士刘伯温却对张昶持不同看法。这位被后世尊为"济世之仙"的谋臣,见多识广、惺惺相惜,对人性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深知张昶的"清官"作风不过是一种伪装,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极为危险的野心。

是的,张昶之所以对赏赐无动于衷,其实并非是出于高尚的操守,而是对朱元璋根本没有真心效忠。

尽管在表面上已经臣服于朱元璋,但张昶实际上一直认为自己才是元朝的正统官员,朱元璋不过是一股蛮横的反贼军阀罢了。

作为饱读诗书的文人,张昶自诩文化修养高于朱元璋这种草莽英雄。他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认为"王者之德,必自有天命"。

既然元朝已被推翻,那朱元璋所做的一切自然就是违背天命的行为。因而张昶决计不会真心拥护朱元璋的新王朝。

正因如此,张昶才会拒绝接受朱元璋的赏赐,生怕自己受了恩赐后也会心生忘返,迷失了对元朝的殷殷忠心。

而且,张昶在为朱元璋规划制度时,也往往暗地里设下了无数圈套,意图让朱元璋步步陷入僵局,最终无法统一天下。

比如在制定法律条文时,张昶就常常巧妙地安插一些笼统、矛盾的条款,为日后的执法留下空间。

而在人事任命上,他也习惯性地遴选那些素质平庸、老迈无能的官员,就是为了让新王朝的政务步履维艾。

更有甚者,张昶在向朱元璋建言时,经常怀有诡计。比如当朱元璋征战到处,张昶就会建议"严刑峻法",表面上是为了肃清军心,确保战事顺利。

但实际上,他暗中期望朱元璋一味施暴,从而失去人心,陷入民心丧尽的境地。

可以说,张昶对朱元璋根本就没有真心效忠,他心中始终想着如何坑害这位新兴王朝的开国君主。

一旦朱元璋陷入了张昶暗中设下的种种困境,那他日后重新称雄,就指日可待了。所谓的"清官之首"不过是一种伪装罢了。

不过,尽管张昶极力隐藏,但他的这些诡计并未完全逃过朱元璋的明眼。作为一位在战火硝烟中成长起来的英雄,朱元璋自然也不是一般庸人。

正是出于对张昶行为的怀疑,朱元璋才会派人暗中盯防张昶,最终发现了张昶暗通元廷的秘密。

原来,张昶一直在暗地里与元廷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书信等方式,向元朝当局汇报朱元璋军中的情况。

这无疑是对朱元璋最大的背信弃义,等于是在为元朝敌人出卖军情。一旦被元朝军队抓住了把柄,那朱元璋可就危险了。所以在发现了张昶的通敌罪行后,朱元璋迅速做出决断,将这位"清官之首"处以绞刑。

据说,当朱元璋查获了张昶与元廷通信的确凿证据时,勃然大怒,亲自召见了张昶。

在书房之中,朱元璋怒斥张昶"反佞小人,罪无可恕"。而张昶却至始至终不曾展露惶恐,反而昂然正色,对朱元璋的谴责置之不理。

两人就这样僵持不下,场面一度剑拔弩张。最终,朱元璋按捺不住内心的杀机,亲自拔剑将张昶行了正法。

待到张昶死后,朱元璋方才发现,张昶贴身携带着一封密函,意欲通过暗杀朱元璋而重新辟地自立为王。原来张昶对元朝的忠诚早已被权力欲望所淩蹈殆尽。

从这一惊天密谋可以看出,张昶内心对权力的狂热追求是何等的疯狂和痴迷。正是这样癫狂而不顾一切的权欲,才让他无视生死,设下如此阴谋。好在朱元璋铁腕果断,才得以堵住灾祸于无形之中。

0 阅读:6

谈天鉴夕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