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朝名将内斗:双子星卫青、霍去病与飞将军李广之间的对决

谈天鉴夕朝 2024-05-12 02:26:18

李广、卫青和霍去病,这三位出身不同、命运迥异的汉代名将,在漫长的汉匈战争中书写了传奇的一页。他们生于乱世,一生经历战火硝烟,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李广可谓是命运多舛。出身名门,自小习武,却终其一生未获封侯。他从文帝时代起就参与对匈奴的战役,一路征战四十余载,自诩与匈奴交手七十余次。

当年文帝曾预言,若是李广生在打天下的年代,凭他的武勇绝对能位居万户侯之列。

然而现实却是,即便李广战功赫赫,却始终无法获得应有的封赏。最终,郁郁寡欢的他选择了自尽,成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千古遗憾。

与李广的阴沉命运相比,卫青和霍去病则是捷运当头。二人同出一门,皆是汉武帝的舅舅家族。

卫青是个出身卑微的草芥,却因其姐姐成为武帝皇后,一跃成为禁卫军中坐骑马仆。然而他书读无多,只识草札,却有过人的军事天赋。

武帝延及亲信,卫青逐步高升,最终成为汉代最高军衔大将军,统帅汉朝对匈奴的决战。

而同为卫家亲眷的霍去病,则是个真正的奇才。他自幼习武,十分聪颖,17岁便被卫青委以重任,率领骠骑大军南下讨伐匈奴。

在元狩二年春夏连番突袭中,霍去病攻破匈奴边疆重镇,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汉朝在西北开疆拓土。

虽然霍去病英年早逝,但短短数年已然封为骠骑将军,地位仅次于舅父卫青,可谓是少年得志,前程远大。

他们三人看似命运杳殊,实则源于根本原因。李广一生自诩出将入相,行事高视阔步。虽然勇猛过人,曾数度在边疆击退匈奴,却从未取得彻底的决定性胜利。

相比之下,卫青和霍去病运用新兴的骑兵远程突袭战术,多次大破匈奴军队,为汉武帝赢得决战机会。这种全新作战理念和作战能力是李广所欠缺的。

另一方面,李广的失意也源于他对旧有军功勋贵理念的固守。在汉武帝治世,帝国正在加速向专制王朝转型,无力承受地方军阀与世袭贵族割据体制。

武帝重用如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舅甥,正是要将军权控制在亲信手中,维护绝对皇权。相比之下,李广理念陈旧,未能与时俱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决定命运的是对皇权的臣服与否。出身低微的卫青深知自己的一切只能仰赖皇帝,因此对武帝非常忠心耿耿。

霍去病同样如此。他在军旅生涯中素有"猛将"之名,但他的境遇取决于武帝是否赏识。相较之下,李广目空一切,固步自封于征伐将略,最终沦为千古遗憾。

命运对人生来说往往是个谜。有人随遇而安,就如同李广,辛勤一生也难逃坎坷;也有人捷运当头,如同卫青和霍去病。

不过,人定能造就自己的命运,如果顺应时代潮流,臣服皇权,也就能化解坎坷,赢得隆运。这大约就是三人命运的真谛所在。

人的命运往往与出身背景密切相关。李广、卫青和霍去病三人的出身差异,直接决定了他们命运的迥异。

李广出身名门,家世显赫。他是西汉开国元勋李陵之孙,祖上曾为项羽部将。李陵虽然战败被杀,但汉高祖刘邦赏识其才干,赐予大封万户侯国。

李广自小就生活在这样优渥的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习得骑射弓箭等武艺。出身如此,注定了他日后进身朝为显贵之途。

相比之下,卫青出身则低微得多。卫青的母亲原本是个贫苦农家女子,嫁入高门高府做侯家的妾侍。受人卑视和凌辱,母子俩的生活困苦可想而知。

直到武帝即位,封卫青之姐为皇后后,卫青才在宫廷中获得一个马仆的微末职位。如果没有姐姐的关系,他的前程注定还在黑暗中。

与卫青相比,霍去病的出身略好一些,但也不算显贵。他和卫青同为汉武帝的同宗外甥,但父亲只是个普通军人。

不过,虽然家世不显赫,但养育有加,霍去病自小就嗜武好勇,喜欢骑射习武。这一点上和李广倒是相似。

显而易见,出身背景直接决定了三人的机会。

李广出身名门,自小就接受良好教育,备受重视期望。这既是福气,也是祸根,给了他极高的自尊自负心理,令他认为自己理应登龙腾凤高升。

相比之下,卫青和霍去病出生在底层家庭,一切都要靠汗马功劳和关系网去争取。能成为千古大将,已属万分幸运。

出身差异同时也造就了三人在人生追求上的分歧。李广自诩高格调,认为应当出将入相,凭军功为国开疆拓土。

卫青和霍去病则无心那般大志,能靠亲朋好介得一官半职已属万幸,自然会格外珍惜职位和荣誉。三人由此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另一方面,出身背景还制约了三人被赏识的程度。李广虽有军功,但始终无法获皇帝封赏,这主要和他尚有显赫家世有关。

汉武帝为了削弱旧贵族势力,向来吝啬封赏李广这样有分祚争权可能性的人物。相反,卫青和霍去病的低出身,反而成为了他们被重用的原因,因为他们没有根基,只能全心依赖皇室。

正是因为出身差异如此之大,三人的人生历程也产生了巨大裂痕。

有人认为,如果李广也是草芥动员出身,不受旧有家世阶级桎梏,也许他的军功就能如卫青霍去病那般得到极大赏识,从而获得应有的赐封。

不过这已是后话了,人生终归如棋局无可重走一着。

细细比较他们的军事履历,不难发现三人在战略战术运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直接导致了最终结果的迥异。

李广一生屡立战功,可谓是马革裹尸、辗转疆场。但从总体上看,他未曾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虽然他数次在边疆击退匈奴骚扰,但都止于守御,很少主动出击,更无法彻底摧毁匈奴的战斗力。

归根结底,李广依旧是陷于传统阵地作战的思路,难以完全摆脱重步兵的固有战法。

相比之下,卫青和霍去病运用了全新的骑兵远程突袭作战理念,取得了多次大获全胜的战果。

这两位名将领军不设重营,只携干粮和辎重马匹,骑马纵深突入敌腹地,迅猛出击后便撤退归营。这种轻骑兵作战方式出人意料,行军神速,给匈奴步骑混合军带来了致命打击。

有史家评论,如果不是卫青和霍去病主力出奇制胜,单凭李广这种传统的持久作战方式,汉军根本无力取胜。

历史事实的确如此。在霍去病统帅的元狩二年战役中,他多路并举,大举突袭匈奴边境重镇,一举攻克大宛、临丑、高昌等要地,沿途俘虏无数匈奴骑兵,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而在卫青麾下,汉军也多次深入大漠腹地活捉匈奴"阙菟单于"。这些骇人听闻的大捷,无不建立在轻骑兵突袭作战基础之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李广所属老一辈将领们的犹疑不决。他们习惯于固守城池、修筑长城来抵御匈奴,很少想到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直捣黄龙。

即使偶尔尝试骑兵远征,也多是不了了之的骑兵微行,根本无法达到彻底决战的目的。这正是李广始终未能捷运当头的症结所在。

然而,战术的革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卫青和霍去病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武帝的重视和支持。

当年,武帝为了对付骠扰边疆的匈奴,亲自率军北伐,驻跸雁门关,沙场点兵。

与传统的重步兵不同,骑兵的装备为轻裘羽扇、长戟、半月弓镫箭等,专为骑战而设,日夜操练竟足丸底马,倍加锻炼,终获武帝的钦赏和爱重。这支新型骑兵成为武帝对匈奴的"杀手锏"。

而李广缺乏这一有利条件。虽然他和汉武帝初期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到后来由于李广的愤世嫉俗,二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武帝更加重视如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心腹亲信,给予大权力和重兵器。李广虽孤掌难鸣,却也未见有弃旧革新的决心,终于被时代所抛弃。

总的来看,卫青和霍去病依仗新式骑兵的冲锋作战,改写了对匈奴作战的整体格局;而李广仍旧囿于旧有战术,终其一生也未能取得翻身机会。

今日追溯往事,不难看出当年军事战略转型的重大影响。新的时代终将到来,适者生存,现行棋手才能赢得战局。这一点上,李广可谓是悲剧的缩影。

一个时代的兴衰,往往伴随着新旧思想的交替。在汉武帝时期,这种变革达到了顶峰。旧有的军阀割据思想正在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皇权专制的崛起。

李广代表的是守旧的军功贵族观念,而卫青和霍去病则代表了皇帝个人力量的彰显。正是这种思想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他们命运的迥异。

时代的嬗变往往伴随着思想的转换。在汉武帝时代,皇权专制取代了军阀割据的格局,新型骑兵部队也代替了陈旧的重步兵战阵。

作为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卫青和霍去病终获重用,而李广这位顽守旧思想的人物最终沦为"时代遗老"。

从这个角度看,卫青和霍去病之所以能捷运当头,绝非偶然,正是武帝对他们绝对信任的结果。

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洪流中,李广注定是时代的牺牲品。虽然他个人学识才干无疑登峰造极,但终究无法摆脱"世家将门"的枷锁。

相比之下,卫青和霍去病则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臣服皇权的新型将领。他们出身卑微没有根基,只能依附于皇室而获得重用,所以不存在威胁皇权的嫌疑。

同时,他们在军事指挥上的创新观念,也正符合了武帝改革的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广和武帝的矛盾注定是不可调和的。即便李广佩服武帝的雄才,也终难获得信任。

总的来说,如果说李广代表旧式军事思想的没落,那么卫青和霍去病就体现了新型思想的兴起,以及皇权专制观念的彰显。这才是他们命运迥异的根本原因所在。

时代在更迭,思想也在转换,一切都在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0 阅读:0

谈天鉴夕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