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拳手被“男”拳手狠揍退赛:跨性别,给奥林匹克带来怎样难题?

珏沁说健康 2024-08-12 21:16:46

在巴黎奥运会女子66公斤级拳击赛场上,意大利选手安吉拉·卡里尼(Angela Carini)与阿尔及利亚选手伊马内·哈利夫(Imane Khelif)之间的比赛引起了广泛关注。

哈利夫被一些人认为是“跨性别选手”,此前因未通过性别测试而被取消了2023年世锦赛的参赛资格。

然而,国际奥委会(IOC)在巴黎奥运会上允许她参赛,引发了关于性别与运动成绩的辩论。

卡里尼在比赛中仅抵抗了46秒就被击败,她在赛后表示,自己放弃比赛是为了“保命”,并质疑比赛的公平性,她表示“从来未受过如此重的拳”,并质疑比赛的公平性。

这一事件引发了包括J.K.罗琳和埃隆·马斯克在内的多位名人的关注和评论。

对此,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回应这一争议时指出,运动员性别以其护照所示为准,目前情况就是“一位女子参与了一场女性之间的竞争”。

国际奥委会的立场是,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拳击比赛的所有运动员均符合比赛资格和参赛规定,并遵守由巴黎2024拳击委员会制定的所有适用医疗规定。

尽管国际奥委会强调参赛选手的性别认定应以个人护照信息及过往竞技历史为依据,但这一决定仍然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这一事件再次将性别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迫使人们重新思考性别包容、公平竞争及人权保障等深层问题。

(《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在观看比赛后,怒发3条推文批评奥委会不公)

跨性别,给奥林匹克带来了“难题”

性别争议在体育赛事中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对竞技体育公平性的质疑,也促使人们深思现代体育精神的核心价值。未来,如何平衡运动员个人权利和比赛公平性,将成为国际体育组织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支持者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体育界应体现包容性和平等性,不应因生理性别限制任何人的参与权。

另一方面,反对者担心跨性别运动员可能因生理上的优势影响比赛的公平性,呼吁保护女性运动员的竞技权益。

(南非800米运动员塞门亚,是典型的双性人特征)

国际奥委会(IOC)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旨在维护体育精神的公平公正,同时尊重和包容每一个运动员的选择权。

从2004年开始,国际奥委会允许完成变性手术的运动员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参加奥运会,包括进行至少两年的荷尔蒙治疗 。

2015年,国际奥委会更新了指南,不再要求跨性别女运动员进行变性手术,但要求她们的血液中睾酮水平低于10纳摩尔/升,并持续一年。

然而,科学家们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即使睾酮水平降低,也无法完全消除经历过男性青春期的运动员在肌肉质量和力量上的优势。

(美国变性游泳运动员莉亚·托马斯)

对于大多数竞技体育,先天性男性要优先于女性

在大多数竞技体育中,先天性男性往往被认为具有一些生理上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男性和女性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存在一些基本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源于性染色体和性激素,特别是成年男性体内的睾酮水平远高于女性,这使得男性通常在力量、速度和耐力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成年男性一般比同龄女性更强壮、更有力量、更快,因此在依赖肌肉力量、速度和耐力的运动项目中,男性的表现通常比女性高出10%-30%。

这些性别差异在青春期随着性类固醇激素的增加而开始显现,男性的睾酮水平在成年后增加了30倍,而女性的睾酮水平仍然很低。

此外,男性在青春期开始时会接触到高水平的内源性睾酮,这被认为是青春期和成年期运动表现存在巨大性别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

男性的生理特征,如更大的肌纤维横截面积、较低的体脂百分比、较高的血红蛋白浓度和质量、较大的心室质量和心肌收缩性、较大的气道和肺、较高的身高和较长的四肢,都是其在运动表现上的优势。

然而,这些生理差异并不意味着女性不能在体育竞技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女性运动员通过专项训练和个人努力,在各自的领域中也能达到极高的水平。

同时,现代体育赛事中,为了确保公平性,会根据性别设置不同的组别进行比赛,这也是考虑到男女之间存在的生理差异。

面对这种难题,奥林匹克该如何解决?

跨性别运动员的参赛引发了一些关键问题,例如如何通过荷尔蒙水平的监控和生理特征的评估来制定合理的参赛标准。

此外,一些体育项目如田径、游泳、自行车的管理机构提高了女子顶级比赛中对跨性别选手参赛资格的限制,特别是对睾酮水平的限制。

在处理跨性别运动员参赛问题时,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也发挥了作用,例如驳回了美国变性游泳运动员莉亚·托马斯针对国际泳联禁令的申诉。这表明在体育竞技中,性别认同和公平性的问题仍然复杂,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对话来寻找解决方案。

(新西兰人哈伯德出现在了东京奥运会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她由此成为了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个变性人运动员)

总的来说,跨性别运动员给奥林匹克带来的“难题”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尊重个体权利和维护竞技公平之间找到平衡点。

毕竟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女子体育赛事的问题涉及到体育公平性、性别认同和人权等多重因素。

在尊重每个个体权利的同时,如何确保体育竞技的公平性,是一个需要体育界、科学界和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这不仅是体育领域的难题,也是社会性别平等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宿凌,蔡玮瑶,何佳欣,等.跨性别男性的性别确认激素治疗及其安全监测[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23,42(06):476-480.

【2】张凯.跨性别运动员国际体育参与的人权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23.DOI:10.27162/d.cnki.gjlin.2023.002562.

【3】熊欢.从性别检测到性别包容?——竞技体育性别政策的变化及反思[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4):25.

【4】刘雪芹.国际体育运动中跨性别运动员的人权保障[J].人权研究,2018,20(02):287-326.



0 阅读:0
珏沁说健康

珏沁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