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第一方,仅4味药,力克顽疾痛苦

岭南大德 2025-03-24 04:18:59

此前有位病患,李先生,48岁,饱受痛风之苦,已逾五载。

据他所述,此病让他四处求医,却未见好转,本想听天由命,不料近期症状愈发严重,关节疼痛难忍,夜不能寐。

李先生满心疑惑,痛风之症,究竟源自何处,竟让自己如此苦不堪言?

我察看了患者的舌苔,心中已有了几分了然,他舌暗红、苔黄腻,此乃体内湿热蕴结之征。

当湿热之邪长期滞留体内,不得宣泄,便会阻塞经络,导致气血不畅。

我对病患说:“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你湿热蕴结,故而关节疼痛重着;湿热又易伤津耗液,让你感觉口苦口干;

尤为关键的是,湿热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故而引发痛风,关节红肿热痛。”

痛风一症,缠绵难愈,对于众多患者而言,皆如李先生这般,饱受折磨,影响生活,甚至累及心情。

然而此病,若以中医之法施治,实则并非难题。因为中医注重探寻病因之本,本既除,病何愁不愈?

正如这位病患,其病根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关节疼痛,当务之急便是要先缓解患者疼痛之苦,于是我依循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法,开出了4味药。

方拟既定,患者面露疑虑,往昔诸多药材皆未能奏效,此番4味,真能有所作为?

我淡然一笑,言道:“信心乃治愈之钥。”

所以这4味药究竟为何?土茯苓、黄柏、秦艽与薏苡仁,且听我细细道来其中奥妙。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经,善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为治湿热痹痛之要药。

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之力甚强,且善清下焦湿热,对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关节肿痛尤为适宜。

秦艽,味辛、苦,性平,既能祛风除湿,又能通络止痛,为治风湿痹痛之常用药。

薏苡仁,甘淡微寒,利湿而不伤正,既能渗湿除痹,又能舒筋缓急,对于湿热痹痛伴有筋脉拘挛者尤为佳选。

此四味药,恰如清道夫与修复师,共奏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效,但中医又讲平衡之道,故以秦艽之微温调和,避免寒凉太过,同时增强通络之力。

1个疗程后,关节疼痛减轻,红肿渐消;2个疗程,诸症悉除,关节活动自如,痛风未再发作。

2 阅读:592

评论列表

一粟

一粟

2
2025-03-25 06:33

庸医!动辄下焦湿热,痛风是湿热么?还一星期、两星期服药,命还在吗?

岭南大德

岭南大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