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吼长城东”抗日传奇英雄包森

文化愿补不足 2024-12-21 00:19:26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智勇双全的主人公李向阳和《剑吼长城东》中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主人公鲍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传奇式抗日英雄。

其艺术形象的原型,就是盘山抗日根据地开辟者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

包森,生于1911年7月21日,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蒲城三合镇义龙赵家村人。1927年包森入蒲城县第一高小,开始接触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学校的进步活动,同年,在学校进步力量召开的追悼李大钊的大会上,他走上讲台慷慨激昂地痛斥军阀张作霖的罪行,受到广大进步师生的赞许。1930年,包森入三原县省立第三中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的反动政策。包森义愤填膺,联合学校爱国同学组成宣传队,在三原、泾阳等地举行示威游行,带头冲入泾阳县国民党部,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在遭到拒绝后,他一怒之下将县党部牌子砸碎,回到学校发动学生举行罢课,反对国民党卖国投降政策。最后被学校当局开除了学籍,后又遭通缉。包森被学校开除后回到家乡,继续联络爱国同学,到处宣传抗日救国。

1932年2月,在蒲城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进入西安高中上学。1932年8月1日,在党的领导下,西安各中学学生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诞生,宣传抗日救国,抨击国民党政府反动政策。西安反动当局派了大批军警包围会场,逮捕了大会领导人包森等32名学生。在被关押期间,包森与难友互相鼓励,继续宣传抗日救国。后来西安学联发动全市学生进行抗议,才迫使反动当局不得不将包森等人释。释放后被派到泾阳、三原县领导农民开展游击战争。

1933年秋,中共陕西省委机关遭敌人破坏,党组织又派包森赴西安恢复党的工作,到西安不久又被敌人逮捕,以“危害民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监狱中,他受尽各种酷刑,仍然痛斥国民党的反动罪行,组织难友发动绝食斗争,为此被敌人定为“首乱分子”,隔离监押,加以重镣,坐监三年多,直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才获释出狱。出狱后,正值我党与东北军、西北军密切合作,党派他到西北军任特务营二连指导员,从事政治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为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又派他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晋察冀八路军独立一师地方工作队工作。先在涞源、唐县、定县工作,后随军挺进平西开辟平西根据地,后又担任八路军邓华支队三十三大队总支书记。

1938年6月,包森随八路军四纵队邓华、宋时伦支队自平西挺进冀东,10月,四纵西撤,包森奉命率200余人留在冀东坚持敌后游击战,到1939年指挥大小战斗数十次,歼敌数百人。

1939年4月16日,包森指挥部下巧妙活捉前来捉拿自己的日本天皇表弟、宪兵大佐赤本,一时震动日本朝野,日本方面派出川岛芳子前来调查。1939年秋,冀东军分区成立,包森任副司令员。1940年2月,包森率部到达盘山,与蓟、遵、兴、平、三支队会合,成立盘山八路军办事处,开辟了盘山抗日根据地。他先后指挥了白草洼、十棵树、马伸桥等战斗,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巩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1940年6月下旬设伏白草洼,与日军激战14个小时,全歼日军一个骑兵中队,首开冀东整连全歼日军战斗的先河。秋季,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十三团正式组建,包森任团长。经过一年浴血奋战,盘山地区建立了七个联合县政府,境内人口200多万。

1941年春,包森率部参加反“治安强化运动”。1941年秋,侧东军分区开展打击伪治安军的作战行动开始后,包森多谋善断英勇果敢,在他的指挥下,部队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其中,1942年1月兼山口内果河沿一役,包森以七个连的兵力,全歼伪“治安军”第四团,毙俘敌军千余人,缴获山炮2门,迫击炮4门,轻重机枪26挺,长短枪700余支,弹药10余万发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晋察冀军区接到战报,竟然不敢相信,马上电令再查战果。当时在冀东一带包森的大名妇孺皆知,人们亲切地称他“包队长”、“包司令”、“包团长”。而敌人则把他视为克星,伪军们口角,经常以“出门打仗碰上老包”为咒语。包森上百次地出没在与日伪军短兵相接的战业厮杀中,不止一次地挂彩,但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每次都坚守在战斗指挥的最前沿。

1942年2月27日,包森将军率部在遵化与日寇、伪满洲军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以自己31岁的生命为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包森牺牲的消息传出后,整个冀东党政军民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

敌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一反常态,在日本报纸的宣传报道上,都去掉了污蔑攻击之词,做了以《包森司令长官战死》的郑重报道,反映了这位抗日民族英雄在敌人心目中的地位。3月17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为包森撰写社论称:“他的赫赫战功与英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中”,“英名永在”。叶剑英元帅称他为“中国的夏伯阳”。

新中国成立后,他的遗骨被安葬在天津市蓟县盘山烈士陵园,这位名扬冀东的抗日英雄与牺牲在各个时期的1300多位烈士长眠这里。包森烈士墓牌正面镌刻着“包森烈士之墓”六个大字,墓碑背面是包森生平。包森同志的赫赫战功与英雄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

0 阅读:0
文化愿补不足

文化愿补不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