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的一天下午,叶剑英刚参加完会议回到办公室,秘书就向他发起了牢骚:“他不就是一个古建筑专家吗,太不懂得尊重别人了。”
叶剑英知道,秘书嘴里所说的他正是梁思成。便笑着问道:“说说看,他怎么个不懂得尊重别人了。”
“他说我们打乱了他的时间安排也就罢了。他还说您安排会议没有时间规划,甚至直呼您的大名,连个市长都不叫。再怎么说,您也是北平的市长,他有什么资格这样说话,太不懂规矩了。”
秘书越说越激动,把心中对梁思成的不满一股脑都说了出来。
听秘书说完,叶剑英说道:“好了,下次劝他别来参会了。”
那么,秘书所说的梁思成不懂规矩到底是咋回事?叶剑英为何说下次劝他别来参会了呢?
话还要从叶剑英主持召开的一个城市建设工作会议说起。
随着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新中国首都定都北平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上级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当时的北平市市长叶剑英,要他对北平的城市建设、古迹和市政规划等方方面面先做出一个论证。
叶剑英就筹备了一个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他把北平的城市建设方面专家全部邀请了过来,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这其中就有梁思成。
梁思成作为古建筑方面的专家,对北平城古建筑是再熟悉不过了。在城市古迹市政规划论证上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叶剑英对他也特别重视,会前专门派出自己的秘书开车去接他。
梁思成当时也已经48岁,身体不好。秘书临出门的时候,叶剑英特别交代:视梁先生的身体情况看,如果,他的身体条件不允许,就不要他来参会了,我会把会议文件整理好,亲自登门送过去,和他一起探讨论证。
果然,当秘书到达梁思成家里看到,梁思成刚刚大病初愈,身体状况确实不太好,秘书就传达了叶剑英的意思。梁思成本就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又有自己的个性。听了秘书的话,梁思成不答应了,他说:“定都北平这么大的事,我怎么能不去参加会议呢?”说着,跟着秘书坐车出了门。
在来的路上,由于司机对清华园的路况不熟,那时候汽车又没有导航。司机就绕了好几个大圈子才找到梁思成家。由于路上耽搁了时间,坐上车,梁思成就心有不悦。又眼见会议就要迟到,一路上,梁思成就一直催促司机把车开快点。司机考虑的一个是安全问题,在一个,梁思成刚刚大病初愈,经不起车子颠簸,所以他就一直压着车速行驶。
也许是心里焦急,也许是出于对工作认真,梁思成就埋怨来了:他说是司机绕路打乱了他的时间安排,还说叶剑英安排会议没有时间规划,甚至直呼叶剑英的大名,连个市长都不叫。听着梁思成的话,秘书心里很不舒服:你不就是一个清华大学教授、古建筑专家吗?叶剑英的名字岂是你叫的?鉴于梁思成是叶剑英请来的重要客人,当时又不好说什么。
偏偏,叶剑英见了梁思成那是一个尊重有加,就连梁思成上车叶剑英都亲自上前搀扶,完全没有一点北平市长的架子,这让秘书更是难以理解。
所以,当送梁思成的车子一离开,秘书这边就向叶剑英发起了牢骚。
相比于梁思成直呼叶剑英大名,叶剑英更关心的还是梁思成的身体。当听说梁思成的身体不太好,叶剑英就吩咐秘书,下次再有会议通知梁思成,就尽量劝梁先生别来参加会议了,把会议资料给他送去就成,让他在家好好休息。
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叶剑英对梁思成的关心和尊重,绝不是仅仅是说在嘴上。听说梁思成身体不好,叶剑英多次托人给梁思成捎去补品,并叮嘱梁思成好好养病。
十年运动中,叶剑英受到了冲击,尽管他身处逆境,仍不忘关心梁思成,当他听说梁思成生活困难时,还专门协调大学给他发放了生活津贴。
后来,梁思成与妻子林徽因一起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徽等的设计工作,并对我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也算是梁思成对叶剑英关心和尊重人才最好的回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