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十分著名的高级将领,可是让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是,陈赓大将曾经还是一位隐藏在敌人眼皮下的红色特工。有一次陈赓在执行秘密任务的时候,正在小心谨慎的坐在火车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突然,他谨慎的拉低帽檐,低着头佯装睡觉,可是还是被一旁的军人发现,那人说道:“陈先生,我们钱长官有请。”原本以为自己被敌人认出,会身陷不测之境的陈赓没有想到,认出他身份的钱大钧居然放过了他。
当时陈赓对此也非常困惑,那么钱大钧既然认出了陈赓,为什么不抓他呢?
陈赓大将和钱大均钱大钧之所以能够一眼认出乔装打扮后的陈赓,是因为陈赓曾经是自己在黄埔军校的学生。当时,钱大钧曾经教过陈赓兵器科,因为陈赓毕业后成绩非常优秀,于是被黄埔军校留下,在学校中还担任着副队长、队长等职务。
并且其幽默风趣的行事风格,还有他左派人物身份,都使得自己在黄埔军校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钱大钧自然和他十分相熟。
钱大钧也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早年的时候,他就来到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来又前往日本士官学校进修,有着十分优秀的才能,故而可以在黄埔军校中担任教官和老师。
不过,钱大钧虽然有才,可是却逐渐脱离了革命的道路,他和蒋介石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后来甚至和他一起参与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仅背叛了孙先生的遗训,还大肆捕杀迫害进步人士,使得自己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反动派的一员。
然而此时的陈赓,也在不断地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蒋介石汪精卫接连背叛革命之后,共产党为了挽救中国革命,于是发动了南昌起义,陈赓也加入其中并且是贺龙麾下的一名营长。
后来陈赓因为受伤躲藏了起来,最后又主动和党组织取得联系,得到了新的任务。当时正是1928年陈赓伤愈后没多久,就和周恩来取得了联系,为了更好的侦测敌人的动向,周恩来秘密的设立了情报科,自己来制定情报科的具体工作内容。
此时的情报科还缺少一位负责人,思来想去之后,周恩来觉得陈赓应该是最佳人选,于是就命令陈赓出任情报科的科长。陈赓接到这一重要使命之后,就立马想到了用自己的家庭作为掩护,这样就更方便自己情报工作的展开。
陈赓和妻子王根英一起,来到了上海居住,当时他为了掩护自己的身份,还专门租赁了英国巡捕房工作人员的房子,敢租这些人的房子,一般都不会引起周围人的怀疑。
而且他为了躲避敌特的追踪,还有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陈赓经常更换自己的住所,仅仅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就先后五次搬家,使得自己在上海工作了许久都没有被敌人发现踪迹。
1928年,就在陈赓刚刚担任情报科科长不久,他就接到了一项秘密的任务,需要自己乘坐火车从上海前往天津办理。
然而让陈赓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上车后因为旅途漫长,火车停靠时自己在站台转悠的时候,发现了几位身穿国民党军官服装的人,走上了后面的专用车厢,并且陈赓一眼就看了出来,这几人均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
钱大钧不抓陈赓当时陈赓看到了情况不妙,于是立刻就溜进了自己所在的车厢,坐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拉低自己的帽檐,佯装睡觉的样子。当时他将车窗打开,用余光看向窗外几位国民党军官的样貌,其中一人陈赓立马就认了出来,那人正是蒋介石任命的江南“剿总”钱大钧。
他早些年在黄埔和钱大钧相熟,陈赓的内心一直都忐忑不安,心中一直在期待火车赶紧到达天津。他决定要扛过这次旅程,万一钱大钧半路就下车呢。
此时内心同样不安的不止陈赓,钱大钧也是如此,当时在站台的时候,他就看到了陈赓转悠的身影,并且一眼就认出了他。只是自己没有第一时间拆穿他罢了,钱大钧念在昔日的黄埔情分,没有当众发难,但是他还是想和陈赓谈一谈。
于是钱大钧的属下奉命,来到了陈赓的车厢,那位军官来到了陈赓旁边,低声的告诉他:“陈先生,钱长官有请。”陈赓听后立马说道:“不,我不姓陈,你们认错人了,我是做生意的,不认识什么长官。”
而那位军官平淡的说道:“没有错,请您去那边和钱长官谈一谈。”事到如今,陈赓也无法再躲,于是就硬着头皮来到了钱大钧的面前。
钱大钧并没有为难陈赓,而是问道:“你近年在干什么呢?”陈赓装做无事发生一样,漫不经心的回答:“哦,我近年来无事可做,正在四处谋事。”钱大钧看到陈赓那一脸无辜的样子,于是就陪他一起闲聊了一会儿,后来陈赓借口到站了,就匆忙下车。
陈赓下车后立马藏了起来,并且在火车即将开动的时候,又溜了进去,藏在了另外一个车厢里。可是他的一举一动定,都被钱大钧看在眼中,在陈赓自以为安全的时候,那位刚刚前来找他的军官,再一次来到了陈赓的旁边。
那位军官用诡秘的神色说道:“陈长官怎么没有下车啊?钱长官有请!”此时的陈赓不再辩解,直接挺起胸膛,走在了军官的前面来到了钱大钧的面前。
钱大钧见到陈赓后,和他聊起了最近的一些事情,而曾经在黄埔的师生情谊,使得钱大钧不忍对陈赓下手,而且陈赓也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当年他还救过蒋介石的命,蒋介石对陈赓这样的人才是非常喜欢的,一旦将陈赓抓走,那么自己就相当于带回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该怎么处理,就成为了蒋介石的一道难题,于是在左右权衡之下,钱大钧没有选择抓捕陈赓。后来在火车离开了江南“剿总”的防区之后,钱大钧放走了陈赓,陈赓也非常开心,急忙说道:“钱老师,后会有期。”
信源:
《陈赓的特工生涯》——中国知网 作者: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