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最后一位圣人,被文学掩盖了的武道大宗师,不一样的王阳明

吖胖典来了 2023-03-30 13:59:21

我王守仁,学生们喜欢叫我阳明先生,我更喜欢你们叫我大明修仙世家云中诞生阳明子,思想反叛者,兵部话事人,儒释道三教合一之人,大明全境秩序守护者,匪徒终结者,心理学大宗师,心学掌门人,战无不胜之人,军功掠夺者,王阳明。

要了解王阳明这个人,就要先从他的家族说起,按照老王家他们自己的说法,王家起源于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家族先后出过东晋司徒王导,北宋名臣王旦一系列有名的大人物,当然真实性有待考究,这都不是重要,因为更有名的暂时还没出生。

时间到了朱元璋开始打天下的时候,那时的王家家主叫王性常,因为精通奇门异术,所以跟刘伯温成为了知己,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对算,王性常就对刘伯温说,你这个人确实是王佐之才,就是面相有些严厉,以后为人处世要记得,宽于待人,严于律己,还有就是我这个人只喜欢游山玩水,不喜欢庙堂生活,你以后惹了事,千万记得别报我的名字,总感觉这剧情好像在哪见过。

事实也如王性常所料,刘伯温最后真的封侯拜相,但是大明王朝刚刚建立,到处都缺人才,思考再三刘伯温还是把王性常推荐给了朱元璋,有了刘伯温的举荐,王性常自此一路升官结果出差的时候被匪徒杀害了。王性常的儿子王彦达也精通奇门八卦,于是就给自己也算了一卦,得出的结果就是王家的人根本就不适合做官,于是王彦达就带着家眷归隐山林了。

事实证明这一卦王彦达算错了,因为他的曾孙,也就是王阳明的父亲王华高中了状元,刚考完试就做了太子的老师然后管科举,修史书,一路做到了吏部尚书光荣退休。然而要说王华最大的成就,还是生了王阳明这个儿子,王阳明完美地继承了老王家的聪明才智,都五岁了都还不会开口说话,但是自从他开口说话起就不同于常人了。

十二岁那年王阳明上了私塾,别的小朋友都在为考取功名而努力学习的时候,王同学则不然,他跟教书先生说他读书是要成为圣人的。

读书入圣,轩辕敬城听了都直呼内行。

当时又恰逢明英宗兵败瓦剌,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于是王阳明埋头苦读兵书,立志要为这个国家谋得太平,也为他以后打仗像神仙提前做了伏笔。

十五岁那年王阳明就多次上书皇帝,表明自己的讨贼之策,平定民乱之法,可惜都是石沉大海,没有得到正面回应,王阳明也不气馁,转身就负笈游学去了,去的不是烟雨江南,也不是繁华的国都,而是大漠孤烟的塞北。

一路上王阳明详细考察了居庸三关的山川地理道路交通,以及关外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而且王阳明不仅仅是在做记录,他还结合地理实况给予分析,试图把他基于实地考察,所提出的防御策略献给朝廷。这真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做的事情吗?

也是在考察期间,王阳明向少数民族的青年学到了高超的骑马射箭技巧,史书记载说那时候的王阳明就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时间到了公元1488年,十七岁王阳明奉家族旨意,前往南昌与诸家联姻,结果闹洞房那天王阳明不见了,所有人找了他大半天,最终在一个树林里找到了他,原来一个和尚给了他一本养生术,抱着求真的心态,王阳明就在按照书里的说法在树林里面静坐了一整天,完全忘记了今天是自己大喜的日子。

尽管如此,诸家还是把女儿嫁给了他,因为这个男人实在是太优秀了,又过了一年王阳明带着媳妇回家,路上去拜见了名家娄谅,从他那里听到了大儒朱熹“格物致知”的理念,再一次勾起了王同学的求知欲。于是回到家的王阳明就开始了实验,在盯了一颗竹子整整七天以后

王阳明终于病倒了,由此王阳明得到了一个结论,朱熹的理论很可能是错的。

理由也很简单,别人悟不出来可能是悟性不够,我悟不出来,那肯定是你有问题。

就这样没能悟道成圣的王同学,决定开启自己的仕途,22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王阳明完美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随后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兵部武选司任职,武选司是军方最重要的实权部门,负责军方将领的考评升迁,这时候的王阳明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以兵部郎中的身份再一次给皇帝上书,陈述西北的边防策略。但是朝廷同样的再次拒绝了王阳明的提议,因为那个时候宦官干政,大太监刘瑾权势熏天,几乎所有奏折都要经过他的手盖章。

一个叫戴铣的儒生因为弹劾刘瑾,直接被抓入大牢整了个半身不遂,于是王阳明就上书朝廷慷慨陈词,斥责刘瑾专权大逆不道,结果王阳明在朝堂上被当众打了四十大板,然后发配到了贵州龙场当驿栈的驿丞。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王阳明在此任职的期间顿悟了心学。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王阳明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弟子曾问过王阳明这样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的心有什么关系?王阳明是这样回答的,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可以说被贬的这段时间,为王阳明的心学奠定了基调,史书上称其为“龙场悟道”

公元1510年刘瑾因谋反被凌迟处死,王守仁也随即受召入京重新开启了仕途,当时,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爆发激烈了的民变,大小山贼各自占山为王,匪祸占领的面积甚至绵延千里,朝廷派了好几波人都搞不定,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此时兵部尚书王琼站了出来,力荐王阳明处理此事,随后王阳明就被封为左都御史,前去平定江西等地区的民乱,这一战正式吹响了王阳明成神的前奏曲。

公元1517年正月王阳明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刚开始王阳明也不急着进攻,反而是假装打不过一退再退,山贼一看这新来的也不行啊,就开始放松了警惕,结果王阳明出其不意发动了奇袭,带兵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简单点形容就是最强王者到青铜局炸鱼来了。

山贼一辈子也没见过这种场面,一下子被打得溃不成军,就这王阳明还觉得没意思,史书记载王阳明向朝廷上书,说自己的权力实在太小了,无法命令将士,能不能多搞点兵权给他

户部尚书王琼也觉得匪患确实难搞,毕竟前几任巡抚现在还有几个称病在家的,于是同时上奏朝廷,请求给予王阳明更多的兵权,于是兵部的批文很快就下来了,上面就写着五个字

自己看着办。

得到了朝廷的默许,王阳明彻底杀疯了,七月,王阳明进兵广东,十月,克左溪、横水攻破山贼营寨八十四座,斩杀、俘获六千多人,然后王阳明又一记回马枪,挥师杀回了江西再次斩杀山贼两千多人,在江西为祸数十年的匪患,王阳明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其连根拔起,当地的居民都说王阳明这个人是天神下凡,这还不是王阳明的巅峰,很快就有人急着给王阳明送超神的人头了。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突然在南昌起兵谋反,事发时王阳明正好奉命准备前往福建剿贼。

真的只是凑巧路过南昌而已,只不过宁王可不管这些,连杀两个巡抚之后刀锋直指身边的王阳明,宁王造反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王琼异常淡定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

事实也是却是如此,王阳明从得到宁王叛乱的消息时起,就开始了自己的多线操作,先是秦王绕柱逃脱了宁王的追杀,随后又在吉安写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讨贼檄文号令各地的军队举兵勤王,做好这一切王阳明又吩咐御史谢源、伍希儒,纪功,张疑屯兵丰城牵制宁王的行动,因为担心宁王顺江而下,直取旧都南京(金陵),王阳明先是发布公告说朝廷已经派遣了十六万大军前来平叛,又伪造了朝廷的信件。在信里大力夸奖了宁王身边的两个亲信李士实和刘养正,让他们继续做好二五仔的工作,只要成功地劝宁王前去进攻南京,朝廷肯定是不会亏待他们的,这封信的内容明眼人一看都会知道是假的,因为在古代不管什么原因,造反都是直接诛九族大罪,李士实、刘养正既然上了宁王的黑车,那就注定了无法全身而退,但是谋反的当事人宁王真就相信了,李士实、刘养正越是劝他早日往东出兵,攻占南京。宁王就越怀疑这两个人背叛了自己坚决按兵不动,就这样僵持了十多天,一直没有朝廷派兵的消息,宁王才知道自己上了王阳明的大当。

一步错则是步步错,宁王率领六万多人准备直取南京,结果在安庆就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久攻不下,王阳明知道时机已经成熟,直接带领募集的八万平叛军突袭宁王的大本营南昌,他吃定了宁王这个人不会放弃南昌,只要在宁王回援的路上设伏必可取胜,结果宁王真的放弃了继续攻打安庆挥师回援,双方在鄱阳湖相遇并展开了最终的决战。

王阳明直接把这一场战争打出了艺术感,战争一共持续了三天,第一天王阳明以退为进将宁王引进了伏击圈,导致宁王军队大败,直接从主动进攻变成了了被动防御,第二天不死心宁王又从其它地方调来了军队,企图与王阳明决一死战,最终还是无法突围,反而再度被王阳明斩杀2000多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连战连败的宁王彻底失去了理智,在第三天将所有舟船连在了一起,企图合力突围出去,结果就被王阳明一把火彻底烧了个干净。

史书记载此战王阳明斩杀宁王军三万余人,并且活捉了朱宸濠父子,至此宁王之乱结束,为期共四十三天

很多人看到这都会觉得宁王朱宸濠是个大笨蛋,其实不是这样的,想想就知道了,在明朝那个特务机构横行的时代,能成功起兵就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了。宁王策划这场谋反可是用了十年的时间,这样心思缜密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是个大笨蛋呢,只不过造反的时候碰巧遇到了王阳明而已。

毕竟《明史》都这么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不怪我太弱,真的是对面在越级虐我,1521年逃学威龙明武宗驾崩,堂弟朱厚熜也就是嘉靖帝继承帝位,因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有功,嘉靖帝特诏封他为新建伯授南京兵部尚书,自此王阳明成为了大明第二位文官封爵的人。

1527年王阳明平定两广之乱,斩杀叛军3000余人。也就是在此之后王阳明肺病加重,上书朝廷请求归乡

1529年1月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享年五十六岁,临终前学生问他有何遗言,儒家最后一位圣人笑着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遵循自己的本心并为之奋斗,离开时不带有任何遗憾知行合一仅仅四个字,却是多少人穷极一生难以企及的梦想!可能这也是那么多人喜欢王阳明的地方吧。

1 阅读:13

吖胖典来了

简介:脑洞新知识,历史小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