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六七十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认为他纯属是瞎扯

特友谈文化 2024-06-08 01:03:16

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序言】——

很多人说:六七十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别逗了,那时候哪有那闲心?

物资缺到连大粪都值钱,家家户户门窗紧闭,(除非没有大门的)都怕丢了那点可怜的家当。

说这话的人,要么是没经历过那穷日子,要么就是故意美化过去。实际上,六七十时代的人们为了生活挣扎,哪还有心思留意什么风光美谈?

——【六七十年代的情况】——

一提起,六七十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总有人拍胸脯说这是真的,但我告诉你,这话得分着理说。

在六七十时候,整个社会可谓是高度统一思想,大家都在学习“斗私批修”、“割资本主义尾巴”,这样的环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确实,由于大家物质条件普遍不富裕,很多人的家里真能说是家徒四壁。在这条件下大家对“财物”的渴望没那么强烈。

因为实在没啥可偷的,这点不能否认,这也从一个侧面降低了入室盗窃案件的发生率。

但说到“夜不闭户”,这得看在哪儿。城里可能还好些,毕竟邻里之间熟悉,大家也都是穷光蛋,谁也没啥好偷的。

但你要是说农村,那可就不一定了。农村里头,特别是些偏僻的地方,夜里家家户户都得关好门,怕的就是有人夜里搞小动作。

这事儿不是没发生过,尤其是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家人的口粮要是被偷了,那可是要饿肚子的。

再说“路不拾遗”,那也得看是啥。要是你掉了块面包,或者是些吃的,别说是捡了,有可能当场就给解决了。

因为那时候,大家真的是物质缺乏,见到啥有用的,或者能吃的,谁不想占为己有?

我举个例子:

“偷大粪”是的,就是因为当时化肥不足,农民为了给地里加点肥,竟然要去偷别人家的大粪。这听起来可能有点荒诞,但在六七十年代,这事却屡见不鲜的。

还有,由于物资紧缺,市场上偶尔也会出现倒卖票证、哄抬物价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路不拾遗”呢?

当然,也不是说就完全没有好心人,但绝对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整个社会都是乌托邦那种和谐。

而且在物资匮乏的六七十年代,偷鸡摸狗的事也不少,特别是在些农村地区。

人们见识有限,加上信息闭塞,有时候小偷小摸的事儿发生了,外面的人还不一定知道。

这种情况下,大家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家里的东西被人动了。

所以说,那“六七十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纯属是瞎扯淡。

那时候的社会治安虽然不像现在这么复杂,但也绝对不是什么人人都能做到心如止水的圣人境界

大家都是在物质匮乏中挣扎,谁也不想吃亏,这才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是美好的回忆罢了】——

很多人认为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听着挺美,但这话真的靠谱吗?

来看看数据:

六七十的时候,中国正处于社会建设的初期阶段。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但由于技术、设备落后,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大不如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60年到1962年间,因为自然灾害和其他原因,全国粮食产量从1959年的2亿吨下降到了1961年的1.43亿吨,人均粮食拥有量大幅下降。

那时候的农业,尽管人手不少,但由于技术、肥料缺乏,产出远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那时的农民能吃饱就不错了,哪还有啥剩余粮食。

工业也是初级阶段,虽然国家努力发展重工业,但对老百姓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日用品还是那么几样,啥都缺。

就连一块普通的肥皂都是稀罕物。六七十年代那时候的人,提着票证到处换东西,没票证啥也买不到。

更别提,那时候的教育资源紧张,学校少,师资力量弱。农村的孩子想要读书,难上加难。

不过,即便如此,大家对教育的渴望依旧强烈,能读书总归是好事,哪怕是挤挤挨挨坐在破旧的教室里。

至于生活方式,更别提啥享受了,能填饱肚子,有件暖和的衣服穿,就已经很知足了。

大家的生活简单,需求也简单,那会儿的人谈不上什么个人追求,更多的是怎么样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所以说,“六七十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种说法,可能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回忆或者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理想化了。

现实情况是,那个时候大家都在为了生活奔波,虽然社会风气比较纯朴,但也不乏各种社会问题。那个时代有它的不易,也有值得怀念的地方,但绝不像某些描述的那样理想化。

——【六七十年代治安情况】——

在谈六七十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说法时,我认为必须直面那个时期的实际治安情况和社会控制措施。

我在通过查阅历史记录和数据,以及听老一辈人的亲述,了解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首先,要说明的是:虽然那个时代物质匮乏,但并不意味着犯罪就不存在。

以盗窃为例,虽然没有现代社会那么猖獗,但在物资稀缺的背景下,为了生存,偷窃行为仍然时有发生。

我的爷爷就曾经提到过,那时村里偶尔会发生偷粮食、衣物等小偷小摸的事件,尤其是在严重自然灾害后的几年里,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虽然那个时代信息不发达,诈骗事件并不像今天这么多样和频繁,但仍有一些以冒充身份、虚构事实等方式进行的欺诈行为。

我记得,七十年代初的时候有一个骗子冒充供销社工作人员,骗取本村农民的粮食,这在当时我们县里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

当时的国家对治安问题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法律和社会控制措施来维护社会秩序。

譬如,对于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一经查实,都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同时,通过组织民兵,在社区内进行巡逻,以此加强对治安的监控和控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犯罪就完全被消除了。实际上,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

那个时代的人们在面对物质极度匮乏的压力下,有时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来维持生计。这种情况下,社会治安问题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六七十年代虽然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化描述显然忽略了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

——【总结】——

总的来说,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刚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物资紧张得很,大家都在为了生计奔波。

所以,当听到有人说那时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心里头就一万个反驳点奔腾而过。

那时候的人,为了一口饭,为了一件衣服能操碎了心,哪儿还有闲工夫去谈什么道德风尚?

偷粪都能成为谋生的手段,可见那时候人们生活的艰难。而且,说到治安,虽说不至于人心惶惶,但也绝对不是那种谁都能大门不闭的程度。

所以,那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我看来,不过是后人对那个年代一种美化和理想化的想象罢了。

实际上,那个时代的人们,更多的是在艰苦环境中挣扎求生。

那么,你认为我说得对吗?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不妨给我一个点赞和评论吧!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0 阅读:1

特友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