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公元1890年3月31日

往事如云 2025-03-31 00:17:18

1890年3月31日——英国如何用一纸协议让重庆“包邮到家”?

【开局:英国人的“购物车”越塞越满】

19世纪的英国就像个网购狂魔,总想往中国“购物车”里塞东西。第一次鸦片战争抢了个“五口通商”大礼包,但英国人觉得不够,非要凑单西南地区。1876年借着“马嘉理事件”(英国人非法入境被反杀),硬逼清朝签了《烟台条约》,顺手加购了西藏旅游权和鸦片免税券。

《烟台条约》

可英国人还不满足——毕竟重庆火锅的香味隔着长江都能闻到。于是1890年3月31日,他们又掏出《续增专约》,强行把重庆塞进“购物车”,美其名曰“通商”,实际是给长江上游装了条“洋货传送带”。

《续增专约》

【条款:比双十一规则还坑的条约】

这份条约堪称史上最坑“拼单协议”:

重庆开埠后,洋布洋油疯狂涌入,本地土布作坊老板集体哭晕在织布机旁:“这价格战比李佳琦直播间还凶残!”

鸦片贩子笑出猪叫——之前买的“免税券”终于派上用场,西南地区秒变“云贵川雾都瘾士养成基地”。

英国领事馆直接开启“上帝模式”:司法要管、炮舰要停,连重庆官员抓个走私犯都要被@质问:“亲,这是差评哦!”

【后续:列强组团来“砍一刀”】

英国这波操作直接触发连锁反应:

法国火速跟进,1895年怒刷《中法续议商务专条》,喜提云南广西“包邮区”;

日本美国闻风而来,高喊“见者有份”,把西南变成“列强吃鸡战场”;

本地群众忍无可忍,1898年余栋臣带头起义,反手给洋人一个“差评+投诉”,结果惨遭“客服介入”(清军镇压)。

历史向我们证明:被迫参加的“拼单”都是坑,没实力的甲方只能当韭菜!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