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农村也建起了小广场、配备了路灯和各种健身器材、曾经被人诟病的露天旱厕也没有了,乡村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环境整治初见效果,农民应该越来越高兴才对。可有时候,农民也深感无奈,因为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一些农民无法理解的方式,有些村庄出现了“村中不闻鸡鸣,池塘不见鸭鹅”的现象。农村环境整治形式主义大行其道,有村民疑问,“听不见鸡叫,还是农民吗?”
东部某村的环境整治情况在东部的一座小村庄,环境整治带来了显著变化:街道整洁、公共设施规范,曾经偏远的小村庄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但村民们对一项政策产生了质疑,那就是政府要求清理家禽家畜的养殖。许多农民对此传统习惯依赖已久,如今的政策让他们的生计陷入窘境。
在一次村民会议上,村党总支书记面对不满的声音,耐心解释:“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全村环境卫生,也是为了大家的身心健康着想。”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人表示反对,甚至有人提出疑问:“搞成这样,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不能留点儿以前的样子?”村民们心中困惑:在提倡生态文明的同时,是否真的能兼顾传统与现代?
中部某村环境整治标准不一在中部某村,似乎环境整治标准过于严苛,反而影响了治理效果。比如主干道由于常有领导视察车队路过,因此打理得十分干净,公路时常清扫、两侧杂草反复清理、边沟更是干净无一杂物;然而在村内的背街小巷垃圾乱扔、杂物乱放、牲畜粪便无数,用脏乱差不足形容。
在中部的另一个村,乡村干部为了满足“领导视察看不到垃圾”,将生活垃圾用网格拦在树林之中,老村的生活垃圾、碎砖破瓦根本不管。外面看着一片光鲜亮丽,实际主干道外的地方垃圾遍地。如此做法,村民自然不理解甚至反对。
资金压力与腐败风险东部某村的村支书就曾经以“美丽乡村”的名义,申报了超过100万元的工程款项,可这笔款子并没有用于村内建设,而是用在了自己农庄的建设上。“我明白整治是必要的,但为什么这么多钱却没有用到实处?”一位村民摇头叹息道。比如一个村保洁员8人,每人每月1000元,需要近10万开支,一个垃圾转运员每月2000元,又是2万多的支出,另外还有设施设备购买和维修等,对于乡村来说资金压力真心不小。经济发达的沿海,有的村一年保洁费用甚至需要上百万。
要求过高不接地气农村环境整治有些方式确实走偏了,不接地气,导致村民反对甚至反感。比如农村垃圾分类,分类收集集中转运集中处理,完全没有分类的意义,而且明显不适应在农村推广;再比如评比考核,有些干部为了彰显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月月评比、周周通报,搞得村干部都说“不执行领导批评,执行了老百姓有怨气”;还比如简单引入第三方参与,村民对环境整治项目不知情、不了解,不仅仅不配合,甚至随意破坏,造成管护成本增高等等。
个人觉得,农村人居环境确实需要一定程度整治,效果好不好不只在于政策力度,更需要“接地气”,需要因地制宜,适度保留传统生活方式,结合当地文化与习惯,采取灵活的整治措施,干群合力,比如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志愿活动,引导村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既能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也能降低后期管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