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军队都养军犬!唯有古代中国没有战斗犬,为何当年没学西方?

排头档案 2025-01-04 14:40:13

刚刚过去的12月份,又是一年退伍季,很多在部队中光荣服役的官兵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退役时刻。对于这些老兵同志们,或许我们应当由衷地向他们道上一句:辛苦了,感谢你们做出的奉献。在笔者身边,也有身着笔挺的军服且佩戴大红花,结束军旅生涯并回归家庭的亲朋好友。在和其中一位多年不见的好哥们聚餐畅谈时,聊到了他所属的西部战区某边防部队的日常伙食。

训练中的军犬

期间,这哥们提了一嘴关于军犬的日常吃食。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狗连的狗吃得比人还好,偶尔会有战士去跟狗连的训导员套近乎,就是为了弄点军犬中队不小心做多了的‘狗饭’”。至于这个“狗饭”有多好,据他说味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食材绝对够丰富。除了人不太能吃的诸如罐头、特种狗粮和掺入十几种营养元素的颗粒饲料,其他诸如牛肉干、鸡胸肉、熟鸡蛋、熟排骨和多种水果等,都比这哥们所在的单位日常吃的二类灶丰富一些,也因此让他们颇为羡慕和眼馋。

军犬也是战斗员

好吧,军犬吃得比战斗人员还好,这其实还真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上,说起将犬类投入军事类用途,无论是几千年前的中国还是外国,均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在分别执行各类不同任务的“狗狗”中,古代的中国军队却比外国军队少一种类型的军犬。这倒并非是我们在军犬培养和训练领域的落后,反而恰恰证明了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类装备曾大幅度领先外国,不妨来简单聊一聊。

墨子

先从军犬的分类来谈吧。从古至今,军犬基本可大致分为4类,即警戒犬、搜索犬、运输犬和攻击犬。而军犬投入战场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之久。举例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这里,就已经有狗这种动物被用于军事用途的记载。笔者于之前的一期名为《我们活在“两个世界”,你了解中国“地下王国”吗》的内容中,曾提到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将洞穴坑道用于军事方面一事。在《墨子·城守》中的《备穴》中,“穴”就是军用洞穴和坑道。

狗吠叫说明发现了动静

那么,该如何防止敌人借助较为隐蔽的洞穴和坑道进行移动,以及如何防备敌方“穴师”挖掘地下坑道呢?《备穴》中也记录了墨子给出的答案,那就是“穴垒之中各一狗,狗吠即有人也”。翻译过来就是,在可能被敌方挖掘洞穴的城墙壁和地面附近部署狗类,如果狗开始吠叫,说明其凭借灵敏的听觉发现了正在挖凿洞穴坑道的人力工程声音,证明敌人可能正在以这种方式搞潜行和渗透。基本上,这就属于军犬中的警戒犬。

用狗来搞警戒

而如果不局限于军用,那中国人利用狗灵敏的五感来搞警戒的历史,则还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时期。比如说现代汉字“狱”字,其是由中国古代象形文字演变而来,基本可视作是两条犬类在吠叫。以这个字的具体含义和代表此字的象形文字出现的年代来推断,很可能早在中国商周时期,狗就已经被用于警戒类的准军事用途了,或许那就是警戒犬的某种雏形。

西班牙殖民者攻击南美洲土著民族

至于说军犬中的搜索犬,最为出名的例子大概要数大航海时期的西班牙人。在对新大陆进行殖民侵略的过程中,西班牙殖民者虽然凭借显著的装备优势而可较为顺利地击败当地土著民族的武装抵抗,但前者毕竟是外来者,经常会被对当地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更加熟悉的土著民族反咬一口,付出不小的代价。很多土著民族武装虽然在武器装备水平方面很一般,但却更懂得运用环境,尤其是擅长以涂抹伪装色彩等手段“融入自然”,伺机偷袭西班牙殖民者侵略武装。

西班牙敖犬

而为了有效对付这些当地土著,西班牙殖民者开始逐步投入经过人工训养的军用犬类。按照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前学院院长雷蒙德·卡尔编著的《西班牙史》,以及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编著的《大航海时代》等书中的记载,西班牙殖民者向南美洲大陆投入的军用犬类主要为西班牙敖犬和格力犬等。这两种犬类有着良好的视觉追踪猎物的能力,嗅觉十分灵敏且奔跑脚程较快,时至今日都是现代人培育猎犬或奔跑类竞赛犬的上乘犬种。

西班牙殖民者用狗来攻击土著战士

在大航海时期的殖民战场上,南美洲大陆的大多数土著民族并不懂得训养犬类,更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对抗这些经过精心训练的西班牙敖犬和格力犬。土著民族战士一旦被这些反应敏捷且奔跑速度极快的狗识破伪装并盯上,就很难摆脱来自狗的追击和撕咬。从书中的描述来看,往往只是几十名骑着马且带着十几条狗的西班牙殖民士兵,就能让数百人甚至是上千人的当地土著武装瞬间溃不成军、调头就跑。在多次吃过来自这些犬类的大亏后,一些当地土著人甚至只是听到连续的狗叫声,就会因心生恐惧而放弃抵抗并逃跑。在对人生地不熟的南美洲大陆的探索和征服过程中,搜索犬一度成为了西班牙殖民者手中的一道有力的工具。

用狗运送信件

说完了搜索犬,再来说说运输犬。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军犬最早被用于运输类任务主要是在战场上运信和命令书等。相比起以徒步奔跑或骑马来传递信件和命令书的传令兵,运输犬的身形明显小得多,故运送过程更加隐蔽。只要运输路途在经过训练的运输犬的奔跑耐力之内,其就能比传令兵更加稳妥可靠地完成传令任务。

早年间军中乐手负责以音乐来传递信息

当然了,可能有人要问笔者了:在各类远程通讯手段几乎为0的时代,各国不是都想出了利用乐手和大音量乐器来传递命令和信息的手段吗?通过传递距离较远的特定奏乐节奏和音调,不是也能在较远距离上实现各部队之间的沟通、部署和协同作战吗?为何还要用上运输犬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乐手和乐器固然是各国军队在通讯手段不发达的时代中,极其重要的信息传递者。但请注意,以吹奏和打击类乐器来实现传递的信息和命令,往往是很难实现精细化的。

早年间军中乐手负责以音乐来传递信息

举例来说,在拿破仑时代,欧洲各国军队中的乐手们能向较远距离上的部队传递出的命令和信息,往往只有简单的“向你的东侧发动进攻”、“部队停止前进并原地待命”、“部队加速前进”,以及“展开XX战斗队形”等。至于说更加详细的命令,如“你部该于几时向某个特定方位发起进攻”和“该将具体为何种程度的战力投入战斗”等,还是要由写在纸上的信件和命令书来传递,而“运输载具”就是军犬中的运输犬。

比利时玛利诺犬拖曳重机枪

另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除了以运输犬作为电话线被炸断后的备用命令传递手段,比利时军队中的运输犬还承担了更大的运输任务,那就是如拉着火炮转移的骡马一般,负责拉着重机枪行军和转移。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之前,即坦克并未上战场之时,堑壕、重机枪和铁丝网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陆地作战手段。那一时期的重机枪远比如今更加笨重,因难以拆卸分解而只能以整枪的方式携带和转移。为了提高转移便捷性,一些型号的重机枪枪架上安装有轮子,以及可用于拖曳的把手等。

比利时玛利诺犬拖曳重机枪

于是问题就来了,让人拖着重机枪徒步转移,是个很消耗体能的事情,不利于长途行军。让骡马类牲口来拖吧,又是个有点“大材小用”的事情,该怎么办呢?毕竟,骡马类牲口是那个时代的各国军队中的重要资产和运输工具,数量有限且体力更强的骡子和马,要更加优先地用于拖带很多更沉重的牵引式火炮进行行军和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比利时军队选择了以肌肉发达、耐力较好、天性忠诚且工作勤奋的比利时玛利诺犬,来拖曳重机枪等“轻量级重型装备”。通常2~3只比利时玛利诺犬,就能拉动1挺重机枪和1个基数的重机枪子弹,或是拉着1名躺在两轮平板小车上的伤员转移。

《凡尔赛和约》签字现场

事实上,不只是比利时,一战时期各主要参战国都大量投入了各类军犬。以至于在一战结束后的战胜国对战败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给多国留下深刻印象的德国军犬,也被列入了合约内容之中,即德国需将战时使用和训养的各类军犬交予战胜国,以作为惩罚和赔偿的一部分。

古罗马军队大量使用攻击犬

然后,来说说笔者在前面提到的那点吧,即在古代的外国军队中曾被广泛使用,但在中国军队中却鲜少出现的一种类型的军犬,那就是攻击犬,其也在一些国家被称为作战犬。攻击犬,顾名思义,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投入对敌人的一线作战,是和人类士兵相同的“战斗员”。历史记载中,古埃及军队、古罗马军队、古希腊军队、波斯军队和迦太基军队中,都曾有过专门的作战犬部队。

古罗马军队曾大量使用攻击犬

尤其是在很多人津津乐道的罗马“三头政治”时代,无论是由恺撒、庞培、克拉苏所组成的“前三头”时期,还是由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所组成的“后三头”时期,罗马军团中都出现了专门的将大量受训军犬进行集中部署和运用的部队。这些以使用攻击性很强的大型犬种为主的部队,主要用于应对一些敌方轻装部队,尤其是那些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地区的反抗军,没少在罗马军团中的战犬部队面前吃大亏。

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使用了弓箭和弓弩

那么,为何在古代的中国军队中,很少出现用于一线厮杀的作战犬呢?是当时的中国缺乏一些嗜血且凶猛的大型犬种吗?还是说狗在那一时期有着某些特殊的价值,因而不会被用于一线作战呢?其实答案并没有那么复杂。从很多现代研究来看,古代的中国军队在弓箭和弓弩这种可实现“远程火力投射”的武器的发明和运用方面,要比外国早得多。

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使用了弓箭和弓弩

在中国国内出土的文物中,历史最久远的弓箭乃是商朝时代的产物。而在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中,则首次出现了关于弩的记载。在墨子及其弟子于公元前388年创作的《墨经》中,对弩这种由弓箭衍生而来的武器有了更多的描述。到了战国时代,得益于弩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一个国家军队中弩手和弩的数量,成为了衡量这支军队战力强弱的一大标准之一。在那一时期,无论是供单兵使用的庾弩、夹弩这样的轻型弩;还是可部署在城墙上方、由多名士兵操作、射击距离更远的大弩等,均已发展得极为成熟。相比之下,直到公元10世纪~11世纪,弩这种比弓用起来更简单且威力更大的武器,才逐步开始在欧洲等国家的军队中出现和流行。

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使用了弓箭和弓弩

以很多人熟悉的秦弩为例,普通的供单兵弩手使用秦弩,射程通常为50~80米,秦军会以多重队形的方式,让身处不同队形中的弩手们分批进行发射和箭矢的再装填,对远距离上的目标形成连续不断的绵密箭雨覆盖,抑或是对20米外左右的目标进行短促的多轮快速齐射。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体型相对较小的犬类,也很难在“迎着密集的火力冲锋”时毫发无伤。毕竟在拼数量这件事情上,古代的中国军队可发射出去的箭矢,远比任何攻击犬军团或部队保有的军犬更多。再加上缩短距离的冲击过程中,攻击犬没有任何的反击手段,只能处于单方面挨打的境地,作战成功率就更低了。笔者认为,这大概就是古代的中国军队没发展出类似外国军队中的攻击犬这一用途的军犬犬种的原因。

军犬的训练强度很高

最后再说一下现代军犬吃得好这件事,不夸张地说,为人类做出各类贡献的勤奋且英勇的狗狗们,确实配得上堪比吃四类灶的飞行员们的伙食水平。原因很简单,各类型军犬真的是在“用付出缩短寿命的代价来享受高标准的饮食”。曾有统计认为,受长期的高强度训练的影响,军犬的身心负担要远强于诸如宠物狗或其他非军事类工作犬。在相同品种的狗中,军犬的平均寿命往往只有同类型犬种的三分之二,衰老速度更快一些。而为了让它们保持良好的状态,军犬单位的伙食类后勤保障标准自然就要更高一些,尽可能地让这些“四条腿的战友”吃得更好,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它们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对象。

2 阅读:318

评论列表

安静的读书人

安静的读书人

4
2025-01-04 16:11

哮天犬:对,我是储备肉食[哭哭]

我爱五三

我爱五三

2
2025-01-05 03:03

南蛮的兽骑兵吗。虎豹熊狼

Babeyuan

Babeyuan

1
2025-01-05 02:37

动不动就数万人或十数万更有甚者数十万部队[哭哭]狗子可以歇歇吧

清风,挽忆

清风,挽忆

1
2025-01-05 16:08

狗连徒手平民都干不过,去攻击全副武装的士兵?[doge]

火龙果

火龙果

1
2025-01-04 22:43

攻击犬?那不是给对面送口粮?那是资敌!!

时洵

时洵

1
2025-01-04 14:52

罗马伪史[doge],古代西方真没那发达。

丶唯1y的执着

丶唯1y的执着

1
2025-01-04 22:13

不会以为“左牵黄,右擎苍”中的黄是黄牛吧[捂脸哭]

ol0lO

ol0lO

1
2025-01-05 13:23

中国古代军队的披甲率远远高于西方

扶他柠檬苏打水

扶他柠檬苏打水

1
2025-01-05 11:21

那熊猫不比这玩意儿好使啊。还有那个狮子,老虎。

排头档案

排头档案

历史回眸,独家档案,深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