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博弈:吃光用光or节约储蓄

小开说上海 2024-12-26 11:14:33

导读

现在上海人消费情况怎么样?可以说,两级分化严重。有的吃光用光,还欠了一笔钱。有的死节约,坚持要存钱。消费和存钱,似乎没有平衡,一个家庭往往朝着一个方向狂飙...

潇洒一族

现在很多上海家庭,花钱如流水,特别是年轻人。

尽管很多人工资一般,家里条件也一般,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每个月的潇潇洒洒。

每个月工资基本都用光,今天上饭店,明天去购物,后天去旅游,消费欲望非常的旺盛。

我的表弟小舟,也是这样人,钞票不多的,但每个月全部花光。

我前几天在龙之梦遇见他,他还洋洋得意的说自己相亲对象。

我说:你这样每个月乱花钱,一点都不考虑以后的?

小舟说:考虑那么多干什么!再说,现在我谈朋友需要花钱!

我说:那你的相亲约会,有下文吗?

小舟说:有的呀!我们这个礼拜再吃一顿。

我说:人家当你冲头了!不值得的!

小舟不以为然,觉得我在嫉妒他。

过了会,小舟的女网友来了。

我定神一看,觉得还是有几分姿色的。

我们寒暄几句,我就和她们告别了。

路上,小舟问我:大哥,这个女人值吗?

我说:值!值!值!太值了!

超级杠杆

小舟这样的人,虽然钞票用光,但也还好。有些上海人,那可是一大笔贷款,杠杆拉足!

房贷、车贷、消费贷,只要能贷的,他们就去贷。

至于那么多钱怎么还,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我认识个女噶亮,有点小钞票的,但杠杆用的也足。

前几天在南桥和她碰面,她居然换了一辆车。

我说:怎么又换车了?女噶亮说:换车很正常,现在生活节奏快,换车就和换手机一样。

我说:那你又是一笔贷款了?

她说:是的呀!贷款嘛用起来,车嘛开起来。

我说:你南桥房子还一大笔钱贷款吧?

她说:哎呀,谈这些干什么,人要开心一点!不要老盯着贷款,要让自己happy,自己爽!

适度杠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超级杠杆、加倍贷款的。

我身边很多朋友,除了房贷,基本也没什么贷款了。

即使是房贷,也都是公积金用掉后,稍微搞点商业贷。

在上海买房子,适当利用房贷,似乎是约定俗成的事情。

当然,现在房子波动有些大,很多人都改变观念。纷纷开始提前还贷,或者是搁置买房计划。

我有个朋友——小姑娘,在赵巷买了套商品房,用了一些贷款。

小姑娘对我说:我平时也没什么开销,在家看看书,看看视频,逗逗家里的小动物。房子父母出的首付,我每个月工资还贷后,还能剩一些,过过小日子足够了。

节约储蓄

虽然花钱的人很多,但上海依然有一部人,平时节约用钱,坚持储蓄。

我认识一对夫妻——小沈,住在宝山顾村的,40来岁,年纪也不算大。

小沈夫妻,就是节约过日子,每年省下来的钱都存银行,一年也不太多,5-6万的样子。

我曾经对他们说:因为通货膨胀,钱是不断的贬值的,存银行实际上亏的,也就是负利率。

小沈说:或许你说的是对的,但我们就是不想透支,不想贷款,想存点钱。哪怕是负利率,也好过背一笔债。

在中老年人群体中,这种省钱存款的比例则更高。

大部分中老年人,都是苦日子过来的。哪怕现在生活好了,退休工资高了,也不会过度消费。

询问了不少中老年群体,他们还保持着节约钱的习惯。

一位爷叔对我说:我53年的,退休工资6000出头,老太婆也有5500。但是我不敢消费,也不喜欢消费。为什么?我告诉你!家里儿子买了套南翔商品房,贷款就要很多钱。我们老夫妻省下钱,就贴补儿子家用了。没办法呀,儿子年纪大了,好不容易找了个大连女朋友,人家也没其他要求,就是要一套独立婚房,你让我们怎么办?

看来,节约储蓄的传统习惯,并不会随着时代进步而改变。

反而因为种种原因,得到一定的延续。

至于花钱消费,也无可厚非,自己赚的钱,完全可以潇洒的花出去。

只不过,对于杠杆还是要小心一些,稍有不慎,则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0 阅读:1
小开说上海

小开说上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