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长达四天的戒严风波后,韩国总统尹锡悦终于站了出来,向国民发表讲话,就其引发的紧急戒严令争议表达了歉意。他承诺,将把接下来的总统任期和政局稳定方案委托给执政的国民力量党,并与政府共同承担国政运营的责任。
紧接着,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也在媒体面前表态,认为尹锡悦已无法正常履行总统职责,提前下台似乎已成定局。这一表态,让外界普遍认为,针对尹锡悦的弹劾议案将顺利通过,尹锡悦的总统生涯即将画上句号。
剧情却在接下来的国会表决中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在7日下午的弹劾动议案表决中,执政党议员竟然集体退场,导致投票人数不足,弹劾动议案未能获得通过。这一举动,无疑让外界对执政党的态度产生了极大的困惑。
为何执政党在表态支持尹锡悦下台后,又会在关键时刻“变脸”呢?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从维护党派利益的角度来看,尹锡悦虽然已失去大量民意支持,但若此时被弹劾下台,提前举行的大选很可能让在野党党首李在明成为新的总统,这对执政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他们最初试图保住尹锡悦的总统之位,以维持自身的政治优势。
随着尹锡悦一系列严重违背民意和宪法规定的行为被曝光,如滥用职权等,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执政党为避免被尹锡悦的负面形象所牵连,开始考虑让其提前下台,以在这场危机中重新掌握主动权。他们试图找到一个既能摆脱尹锡悦困境,又能维护党派利益的平衡点。
执政党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亲尹锡悦派与其他势力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党首韩东勋的态度也显得摇摆不定。这种内部的不一致,导致了执政党在应对弹劾案时出现了一系列看似矛盾的表态和行动。
执政党的这种“既要又要”的行为,自然引起了在野党的不满。在弹劾动议案未通过后,在野党强烈谴责执政党与尹锡悦破坏宪政秩序,并计划再次提起弹劾动议。
他们计划在12月11日再次发起弹劾,12日推动相关特检法和弹劾议案,14日则拟再次就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进行表决。
在野党的如此紧迫行动,既是为了在当前民意高涨的态势下持续给执政党和尹锡悦施压,也是为了在弹劾成功后能在后续的政治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这样不仅可以为官司缠身的李在明赢得翻盘机会,还能推动自身政治主张和政策的实施。
此外,尹锡悦的近期行为也对美韩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美国政治格局即将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尹锡悦原本有望成为特朗普未来在朝鲜半岛甚至东亚的强有力盟友。
他的这一系列操作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更给美国的东亚战略布局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若尹锡悦最终下台,按照韩国宪法规定,需在60天内举行大选。目前呼声最高的候选人无疑是李在明。美国对李在明的态度并不友好。与尹锡悦的“亲美近日、缔造联盟”思想不同,李在明在“韩国利益优先”的思潮下,“友华立场”鲜明。
他曾多次抨击尹锡悦的对华政策,特别是对台湾问题的介入,以及对日本和解的卑躬屈膝态度表示不满。甚至曾用绝食的方式要求尹锡悦反对日本排放核废水问题。
总的来说,韩国政坛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变革时期。尹锡悦弹劾案的后续发展不仅将对韩国国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更将在国际舞台上引发广泛关注。这场政治风波的最终走向,将决定着韩国未来的外交格局和政治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