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庚桑楚》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求求求文化 2024-06-30 11:13:38

蹍(niǎn)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ào)兄则以妪(yù),大亲则已矣。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miù)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谟(mó);知者之所不知,犹睨(nì)。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之谓治,名相反而实相顺也。

如果踩了别人的脚,应当诚恳道歉;如果是踩了兄弟的脚,就只要稍加抚慰即可;如果是踩了父母的脚,连抚慰都用不着了。

所以说,最好的礼法是不分人,最好的正义是不分物,最高的智慧是全无谋划,最大的仁爱是无亲疏之别,最大的诚信是不用金银等物质做凭证的。

这种最高的礼仪,它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体现了一种在行为和修养上达到的高度境界,它不再受个人私利和复杂人际关系的束缚。所谓的“至礼”、“至义”、“至知”、“至仁”、“至信”,都是人性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是道在人性中的自然体现。庄子从朴素的生活中提炼出这些真理的智慧,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以及对万物的平等对待。

要消除对意志的干扰,解脱心灵的束缚,摒弃对仁德美名的过度追求,以疏通因物质欲望而阻塞的通往大道的道路。追求高贵、殷富、显达、威严、功名、利禄,这些皆易使人心志膨胀。同样,容貌、动作、颜色、理性、气息、意志这六者,亦常成为心灵的枷锁。而厌恶、欲望、快乐、愤怒、悲伤、喜悦这六种情绪,往往累及我们的德行。舍弃、依从、获取、给予、智巧、才能这六种情况,则是我们与大道之间的障碍。

若这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六种事物都不再扰乱我们的内心,内心便能恢复平和,进而达到宁静的状态。内心宁静时,我们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明智。当内心达到虚静无欲的境界时,我们便能以清净无为的态度,妥善地处理一切事务。

一志:贵、富、显、严、名、利

二心:容、动、色、理、气、意

三德:恶、欲、喜、怒、哀、乐

四道:去、就、取、与、知、能

志、心、德、道,是我们内心的四个重要方面。若这四者被上述的六种事物所蒙蔽,即所谓的“四六不荡”,便会导致意志丧失、心灵谬误、德行受累、大道阻塞。因此,我们需时刻警惕,避免这些负面因素侵蚀我们的内心。

关于去除内心杂念和外在干扰,庄子倡导通过“心斋”与“坐忘”等修行方式,实现内心的静默与冥想,进而涤除杂念,使心灵回归至纯至净之境。

叶曼先生在解读《西藏生死书》中谈到,为何一静坐时,我们常会被各种杂念所扰,连极其琐碎之事都浮现心头?

这源于我们的内心原本如一杯清水,但在尘世中却掺杂了诸多泥沙,而我们往往未能察觉其混浊,也就是如庄子所说的被“四六者”所扰乱内心。

而静坐时,就如同将这杯混有沙子的水静置,沙子逐渐下沉。此时,并非有新的沙子加入,而是我们原本未察觉的泥沙开始显现。当沙子下沉,代表我们静坐时内心逐渐稳定,此时杂念自然浮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杂念增多,而是我们才开始注意到内心中的这些“泥沙”。

问题在于,一旦我们停止静坐,这些泥沙又会重新搅动,使水再次变得混浊。

因此,让心净下来的最好方式,第一步是习惯让内心的“沙子”沉淀,从而认识到清明的境界。

第二步则是如何将这杯水倒入另一容器中,倒掉所有的泥沙,使其恢复清澈。

无论何时何地,这水都应保持清澈。我们应将念头视为心性的自然展现,是本觉能量的体现。因此,当念头生起时,即应觉察并让其消散,从而保持内心的清明。

道是德所尊崇的最高范畴,生是德的具体体现,而性是生的根源。性的自然流露和表达,我们称之为“为”。然而,当这种“为”违背了天性,便成为了“伪”,意味着失去了本真。

知识源于内心的深思熟虑和谋划,而智慧的人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合理规划。但即便是智者,其智慧也有边界,犹如斜视所见,只能窥见一角。

真正的“德”体现在所有出于不得已的举动中,而“治”则表现为所有非出于私心的行为。过分追求名声往往会适得其反,而务实则能使一切顺遂。

功利欲望如同枷锁,束缚着人们的心灵。唯有摆脱这种束缚,心灵才能回归平正,进而达到宁静、明彻、空灵之境。在这种状态下,“无为无不为”成为可能,即主体在心理上从静谧进入自由流动,实现高度自由。这种境界普遍存在于审美体验之中,恰恰是“正明虚静”的源泉。

成语:

【至知不谋】极聪明的人可以不用谋虑。

【至仁无亲】道德修养高的人对待万物一视同仁,没有亲疏的差别。

【至信辟金】最守信用的人无须用金玉作信物。

0 阅读:1
求求求文化

求求求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