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泽东回乡,看到父母坟头草丛有小洞,当即做了一个动作

历史谜语中 2025-04-24 15:43:43

我打算去韶山逛一逛,瞧一瞧,顺便给爸妈上个坟。

那天晚上,毛泽东主席乘车直接回了韶山。

第二天清晨,毛主席早早就起身出了门,径直朝他父母的坟墓方向走去。

虽然毛主席已经32年没回过老家,但当他踏上乡间小路时,山里的景色还是让他觉得特别亲切,就像昨天才见过一样。就连那些很少有人知道的小路,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之后,毛主席瞧见爹娘的坟头上有个小窟窿,立马就蹲下身子,做了个动作。

这时候,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来到了这儿,他们都没去惊动毛主席,心里头都不舍得打破这份暖心的场景。

【1.文七妹对毛主席的爱】

有这么一种说法:“对孩子来说,母亲就是那个最让人感到安心和温暖的地方。”

毛主席小的时候,有妈妈细心照顾,他的童年过得特别快乐,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

妈妈对他的爱,就像春天的细雨默默滋养大地那样,让他——毛主席,得以健康成长。妈妈的模样,也深深地刻在了毛主席的心里。

在毛主席心里,他老妈文七妹一直是个勤快、亲切,有着简单朴实好品质的乡村妇人。

文素勤还有个别名,叫文七妹。因为她总是热心助人,心底又特别善良,所以在当地,有些人更喜欢这样叫她。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文七妹”这个称呼逐渐被更多人知晓,传得更开了。

这是因为,她在文家排行老七,当地人有个习惯,就是用姓氏加上在家里的排行来叫邻居家的小孩,这样一来,“文七妹”就成了她的名字。

文七妹进了毛家门后,给毛顺生一共生了七个娃。

由于那时候医疗水平有限,最后仅有三个孩子活了下来,他们就是我们后来认识的东、民、覃。

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来到了这个世界,给毛顺生和文七妹带来了希望,让他们从之前两个儿子不幸夭折的悲痛中走了出来。

后来,为了能让家里日子好过点,毛顺生决定去军队里服役,文七妹呢,就把还小的毛主席带回娘家,全心全意地照顾他。

文母为了确保外孙能平安健康地成长,就带着年幼的毛主席走到村子尽头的石观音雕像那儿,跪下磕头认它做了干娘。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有了个小名叫“石三伢子”。

文七妹那纯真又崇高的品性,深深地烙印在毛主席的心里,对他的一辈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打从毛主席有记忆开始,他就常看见母亲把家里的粮食分发给周围那些日子不好过的人家。

而毛主席同样将她的这一优秀品质发扬光大。

有一次,毛主席在学校的时候,瞧见有个同学忘了带午饭,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饭匀了一些给他。

放学后,毛主席聊起了那件事情,文七妹还特意对他表扬了一番。

之后,毛主席在跟别人聊天时聊起了自己的老妈,他是这么说的:

我妈是个老实又心眼好的人。她小时候碰上过大饥荒,知道饿肚子是啥感觉。后来日子好过点了,她就老帮那些过得不容易的人。

【2.父母逝世】

1902年,毛顺生结束了军旅生涯回到家乡。他拿出当兵这些年攒下的辛苦钱,把家里的债都还清了。这样一来,9岁的毛主席又能继续去上学了。

毛主席特别看重这次机会,他就像干渴的人遇到水一样,一头扎进书里,拼命吸收里面的知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爱上了读书,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碰到自己没读过的书,他总是会琢磨各种方法去认真看,就像郑观应写的那本《盛世危言》,他也会努力去找来读。

这本书让毛主席大开眼界,他开始琢磨国家与个人的那些事儿。慢慢地,他脑子里的想法变了,从以前对别人的怜悯,转到了想要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之后,还没满20岁的毛主席,心里揣着对更大世界的向往,就告别了韶山。走之前,他还给老爹留下了一首挺有名的诗,就是那首《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这一年,毛主席怀揣着对母亲文七妹的深深怀念和父亲的美好寄语,踏上了前往更辽阔世界的旅程。

文七妹心里明白,这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尽管心里非常舍不得,但她只能在心底默默祝愿儿子一路顺风,平平安安。

1911年那会儿,辛亥革命的风潮刮遍了整个中国。思想前卫的毛主席,他是头一批认清形势的人,早早就把自己的辫子给剪了。

但当来年4月,辛亥革命落败的消息传到耳边,毛主席心里不由得犯起了嘀咕,咱们国家的将来到底会咋样呢?

毛主席不停地摸索尝试,上了好多不同类型的学校,最后进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院,这才算是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他在这儿碰到了教他知识的老师杨昌济,了解到了共产主义思想,还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于是就走上了革命的路。

就在这时,毛主席得知母亲病情严重,他二话不说,立马赶回了韶山。他四处奔波,找遍了当地有名的大夫,只为给母亲寻得最好的治疗。

这是毛主席和母亲共度的最后日子。

1919年10月的时候,毛主席的母亲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

他虽然立马赶回了韶山,但可惜还是没能赶上,错过了见母亲最后一面的机会。

毛主席心里头难过到了极点,只能跪在老妈的牌位前面,放声大哭,喊着:

妈,石三伢子回来瞧您来了。

当时,他还撰写了那篇饱含深情的《悼念母亲》,用最真挚的文字,简单描述了母亲一生中的善行与美好。

亲人去世后,毛主席深深感受到了家人有多重要。从那以后,他经常把父亲接到长沙自己的家里,好好照顾尽孝心。

毛顺生这些年一直辛苦劳作,身子骨早就被掏空了。到了五十岁那年,他突然得了急性伤寒,尽管尽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救回来,就这么走了。

这时候,毛主席正在北京忙着搞起了一个叫平民通讯社的地方,忙着安排赶走张作霖之后要做的事情,所以没法回来。

毛泽民了解哥哥的处境,所以他就替毛主席操办了父亲的丧事。

打那以后,毛主席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改变中国命运的路子,宣扬起共产主义的理念,还跟他的夫人杨开慧一块儿,发动起了农民运动。

在众多经历磨难的人们心里,种下了一个期盼的萌芽。

之后,毛主席结合咱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想出了“从农村逐步向城市发展”的策略,创建了咱们国家第一个革命的大本营。他指挥了长征,带着我们党,先打败了日本鬼子,又把反动派给斗倒了……

1949年10月1日,中国经过好多年的奋斗,革命终于有了大成果。四亿五千万的中国老百姓,在这一天真正翻了身,站起来了!

【3.重新回到了阔别32年之久的家乡】

那时候的新中国,啥都得从头开始搞,到处都是等着干的事儿。毛主席得忙着领头,给各种重建工作拿主意、做决定。他为了新中国,已经忙了大半辈子,结果导致自己一直没办法回家,回家的时间总是一推再推。

等所有事情都顺利步入正轨后,1959年6月,毛主席第一次回到了他阔别了32年的老家。

要说毛主席心里头没惦记着老家,那肯定是不对的。

在他心底最深处,仍然保留着对家乡的模糊印象,想着那些总是笑脸相迎的邻里街坊,也时常想起已经离开人世的爸妈。

不管是1921年春天,还是到了1927年年初,只要毛主席能抽空回韶山,他都会从繁忙的日程里挤出时间,去父母的坟墓前祭拜,表达哀思。

因此,毛主席回到韶山后,天还没亮就起床了,打算去给爹娘祭扫坟墓。

他走路时非常小心,好像生怕吵醒旁边的人,整理好衣裳后,就一个人往埋着爸妈的那座深山走去。

然而,毛主席在路上意外遇到了早起干活的工人,他们简短地互致问候,随后便各自继续前行。

可能出于对毛主席安危的考虑,那个工人和毛主席道别之后,就赶紧把这事儿告诉了毛主席身边的人。

罗瑞卿和周小舟他们一听,赶紧套上衣服,拉开房门就往外跑,去追毛主席。

这时候,毛主席已经走了老远一段路了。也许是时间过得太久,记忆变得不那么清晰了,又或者是那片茂密的树林让地形变了样,他一时间竟然找不到进山的那条路了。

幸好碰上个刚从山上打猎回来的老爷爷,他给毛主席指了条通往山里的小路。

虽然山路弯弯绕绕,泥坑也不少,路两边还都是密密的灌木,但毛主席还是迈开步子,往山里头走去。

记忆一点点回来,毛主席慢慢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好多事情。

这条小道,是毛主席小时候和俩弟弟经常走的山间小路,他们三个经常一块儿上山摘野果子、逮野兔子玩。

根据心里头记得清清楚楚的画面,毛主席走着走着,突然就往左边一拐,嘿,还真就找到了一条更加难走的山路。

由于很少有人走,这条小路被更加旺盛的杂草覆盖得严严实实。

这时候,罗瑞卿和周小舟走到了山脚下,碰见了之前给毛主席指过路的那个老大爷。他俩赶紧走过去,开口就问:

大爷,您碰上过毛主席没?

早就碰面了,毛主席已经到山上了。

罗瑞卿和周小舟对毛主席这次出行的意图完全摸不着头脑,这时,旁边的一位老大爷给他们说明了情况:

毛主席是去给爸妈扫墓了。

老爷爷接着说明白道:

毛主席已经有32年没回过韶山了,他一回来,头一件事就是去祭奠自己的爸妈。

接着,罗瑞卿和周小舟就请那位老大爷帮忙指路,他们要去找毛主席。

另一边,毛主席很快走到了他父母的墓地周围,但那儿有好几个坟墓,他只能一个一个地仔细辨认。

没过多久,罗瑞卿他们就到了,瞧见毛主席正累得不行,满头是汗。

这时候,老大爷伸出手指,往一个方向指了指,然后开口说道:

“毛主席,您爹妈的坟墓就在这地方。”

毛主席望着爹娘的坟墓,心里头五味杂陈,思绪万千,一时间,他愣在那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周小舟心里头明白了毛主席现在的感受,他就跟罗瑞卿讲:

咱们往边上挪挪,别离毛主席太近,免得打搅到他。

过了好一阵子,毛主席的眼眶湿润了,但他没有哭出来,只是静静地弯下腰,开始动手拔掉父母坟头上的杂草。

弄好之后,毛主席瞧见坟头边上有个小窟窿,就顺手从地上捏起一撮土,把洞口给填上了,末了还往坟上洒了点新鲜泥土。

这时,周小舟动作麻利,立马从边上的松树那儿掰了几根树枝,给毛主席递了过去。

毛主席把树枝放在了墓前,然后认认真真地低头,连鞠了三个躬。

吊唁结束后,周小舟向毛主席打听道:

“坟墓要不要重新整修一下呢?”

毛主席摆了摆手,说道:

不用了,现在这样我就挺满意的。不过我还是想说,每年的清明节,希望你们能帮我给我爸妈的坟上添点新土。

话刚讲完,毛主席接着就说:

我们共产党的人,都是坚定的唯物论者,不相信那些鬼神之说。但说实话,生我养我的是爸妈,教我成长的是党,还有人民、老师、同事和朋友,这些事实我得认。等下次回来,我一定还会去看望他俩老人家的!

但毛主席的健康状况却日渐衰弱,特别是到了70年代,肺炎、白内障这些疾病,一直都在不停地困扰着他。

毛主席心里不由得浮现出因病离世的双亲身影,于是他跟中央表达了自己想回家看看的意愿。

为了让毛主席的心愿达成,中央那边啥都准备好了,但没想到毛主席的病情越来越重,结果他在1976年9月9日那天离开了我们。

但他回家的梦想终究没能实现,这成了毛主席晚年的一大憾事。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6
历史谜语中

历史谜语中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