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胡歌在成都地铁内的一段视频曝光,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
拥挤的地铁中,胡歌打扮朴素,手上抱着一个熊猫玩具,倚靠在车厢内的门边上。
没有浩浩荡荡的随从,也没有墨镜口罩的全副武装,就这样大大方方地倚靠在车厢内的过道上,和身旁的同行朋友聊着天。
据说,胡歌当天在成都有路演。工作后,便搭坐地铁回酒店休息。
这样毫无架子,十足接地气的胡歌,让不少网友纷纷称赞。
然而,从流出的视频中,我更欣赏地铁车厢内的乘客。
他们或坐着,或站着。要么专注做着自己的事,要么一心看着自己的手机。
哪怕大家认出了同在地铁里的胡歌,也没有簇拥而上的追星,只是互不打扰地做着各自的事。
不得不说,这群人的素质太高了。
其实,认真观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慢慢开始浮现出一群人,他们清醒且克制,他们不再被身边的人或事所影响。相比于外界,他们更关注自己的人生。
他们人生的信条就如杨绛先生所说的那样: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2
2013年,白岩松参加在广州暨南大学举办的一场高峰论坛。
当白岩松缓缓走进现场时,全场的学子一片沸腾。大家无比激动,一心想要合影,发朋友圈。
看着眼前的一幕,白岩松让学子们冷静了一会后,意味深长地说了一段话:
“我刚才看到有一条微博,写着‘就要见到白岩松老师了!!!!!!!!’,用了八个感叹号!
我非常替你可惜,当你拥有一个表达空间的时候,你却把权利用在感叹上,而不是提出你的问题。
我想,如果今天的论坛要让我们拥有一点什么的话,那就从平视开始。
不管别人处在怎样高的位置,都不该去仰视;不管别人处在怎样低的位置,都不该去俯视。”
白岩松看着在座的所有学子,回忆起了自己上大学时的一件往事。
那个时候,无论哪位名人到校演讲,学生们从不要求签名或是合影,而是带着疑惑的态度去聆听、去思考。
而不会把精力放在他人的名声上,更不会因为盲目“追星”而错过了与他人思想碰撞的机会。
听罢,全场一片寂静。
记得《送给追星孩子的一封信》中有几句话:
“假如你喜欢了一位偶像,请一定为了他更好地学会生活。
假如你爱他,请你也为他好好寻找自己生活的支点,不要为他迷失了既定的轨道,关掉电脑的片刻回归平静,担当起原来的角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就要尽量给别人的人生添加美好的成分,拼命地挽留自己碰到的美好的东西,拼命挽留。
他一样,你也如此。”
任何你所崇拜的名人,都应该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而非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生活从来不是别人的,只有活好自己,才能不负自己的人生。
3
2条建议,让你更专注于自己的人生,活出高层次的自己。
1、二八比例分配注意力
据说,知名收藏家刘益谦财产,多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
有人曾认真地问过他:“你为什么比我有钱?”
刘益谦深思了一会,回答道:“你想不想赚钱?”
对方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想啊!”
接着,刘益谦说:
“那你每天花多长时间想赚钱?
我是天天想怎么赚钱,每时每刻都在想,早上起来就在想,坐在马桶上也在琢磨……你呢?
你就是想想,想一下,然后就干别的去了,想别的去了。咱们的投入不一样,怎么可能一样有钱?”
经济学家帕累托曾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二八法则。
即把80%的资源,集中到20%关键要素上,才能事半功倍。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就在于你把注意力放在哪些事物上。
说到底,想要让自己活得更高级,你就要多关注要做哪些事才能产生价值。
2、即刻行动
众所周知的Facebook,其最初整套架构性的设想,来自Winklevoss兄弟。
他们有一次见到扎克伯格,就跟他讲了整套想法。扎克伯格听后激动万分,想要一起干。然而兄弟俩却只是说“想想。”
于兄弟俩不同,扎克伯格一回到宿舍后,立马就开始动手,写代码,请教高人,见投资者。
最后,当一个叫作Facebook的东西崛起时,兄弟俩才慌张失色地跑上门去要钱,这便有了后来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尽管他们得到了一部分赔偿,但这些赔偿对于扎克伯格的收入而言不过杯水车薪。
这就是即刻行动,即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采取的及时有效的作为。即刻行动体现的是一种强有力的执行力。
一件事情,只有动起来,才有可能带来变化。
蔡康永曾坦然地说过一段话:
“有人觉得,把冷淡和热情这两个词摆在一起,一定是热情比较好。
可是在我看来,很多热情是不值得花时间的,都是些很无聊的东西。
‘冷淡’最好的事情就是,你可以对很多事情说不要,然后你才能专注地做你想做的事情。”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