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警方破获了一起腌尸案,犯人名叫鲍国品,死者徐女士是他的女友,被杀时已身怀六甲,一尸两命。
杀人后鲍国品没有选择抛尸,而是将尸体用食盐腌制起来藏在家中,并与尸体同住长达两年。
被害人的遗体被发现后,警方调查发现这起凶杀案的犯人竟然用了假身份,原来其真实身份竟是公安部门列为重点追逃对象的B级在逃通缉犯,已经被警方通缉了五年之久。
据公安部门的卷宗记录显示,2002年8月17日晚,鲍国品在上海的出租屋里杀害了一名年轻女性,被害人姓赵。

且说鲍国品其人,在初中就已经辍学,为了讨生活便学了做饭的手艺,算是有一技之长,解决生活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不成问题。
但他在每个地方都不会待太长时间,经常换工作,因此也未能留下太多积蓄,也就一直没能解决婚姻大事。
2000年,鲍国品辗转来到上海打工,本想着到了大城市能多赚些钱,却发现高档的饭店要求都比较高,他尚且不具备岗位所要求的资质,只好选了一家小饭店当厨师。
也正是在这家小饭店里,他认识了第一名被害人,赵女士,一名已婚妇女。

当时赵女士是小饭店的服务员,鲍国品和她年龄相仿,两人也容易有共同话题。由于鲍国品厨师的身份,赵女士经常向他请教做菜的技巧。
一来二去,两人逐渐熟识,聊天的范围也更加广泛,鲍国品便得知赵女士的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并不在她身边。赵女士需要处理家中大小事宜,并独自照顾孩子,时间一长,对丈夫多少有些怨怼。
赵女士见鲍国品厨艺不错,看起来也比较温和,便觉得鲍国品应该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悄然心动。
见赵女士经常找自己聊天的鲍国品也看出了这一点,他心中接受了赵女士的感情。
但他对于赵女士已有家室这一点十分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再满足于和赵女士的婚外情,多次提出希望赵女士能和她的丈夫离婚。
赵女士口头上也答应了离婚,但一直没有付出行动。

两人的关系维持了两年之后,赵女士突然表示她反悔了,她不想和丈夫离婚了。
两人为此多次发生争执,鲍国品却并未死心。
时间线发展到赵女士遇害当天,鲍国品将人约到自己的出租屋,打算和赵女士再好好谈谈这个问题。
但两人没能谈妥,赵女士态度坚决,鲍国品顿时恼羞成怒,觉得自己被赵女士耍了。
气恼之下,宁为玉碎不作瓦全,鲍国品拿出一个布袋子将赵女士给勒死了。
犯下罪行后,鲍国品不愿意承担法律责任。为了拖延尸体被发现的时间,鲍国品用毯子将赵女士裹住,将其扛上屋顶丢弃,便迅速离开上海,隐姓埋名逃往杭州。
赵女士的尸体被警方发现后,真正的犯罪现场没多久就被找到。警方调查取证后,行迹可疑的鲍国品很快就被锁定为犯罪嫌疑人,随即发出了通缉令。
只可惜受限于当时的刑侦手段不够发达,未能及时将鲍国品捉拿归案。
逃亡生涯鲍国品到杭州之后便化名包耿保,为了维持生计,鲍国品重操旧业,找了一家小饭店继续当厨师。
命运就是如此神奇,在杭州的这段日子里,鲍国品认识了第二名被害人徐女士,彼时的徐女士也已经嫁作他人妇。
但两人认识后恋情发展迅速,暧昧了几个月就直接同居了,不久后被徐女士的丈夫发现。
徐女士的丈夫怒发冲冠,跑到鲍国品暂住的出租房里大吵大闹。情正浓时,徐女士热血上头,丢下家庭和鲍国品私奔了。
两人从杭州跑到了浙江,在长兴县的一个小镇里租了一间出租屋,暂时安顿下来。

两人很是浓情蜜意了一段时间,但常言道,贫贱夫妻百事哀,当激情褪去,只剩下柴米油盐的琐碎和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一地鸡毛,各种问题也接连暴露出来。
许是生活压力过大,鲍国品的脾气也越来越差,两人爆发矛盾后,鲍国品动手打了徐女士。而家暴,向来只有零次和无数次。这也让徐女士逐渐觉得自己跟鲍国品私奔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2004年年底的时候,徐女士有了身孕。这个消息令鲍国品欣喜若狂,对孩子的母亲也比之前更加上心。
但徐女士的感情已经在数次的矛盾中逐渐消磨,孩子的到来令她更加清醒,她深知,以鲍国品的能力,无法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自己也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于是她想打掉孩子,想回去求得丈夫的原谅。但以鲍国品对这个孩子的看重,放人是不可能的。
鲍国品无法忍受自己再一次被情人抛弃,也无法忍受徐女士不愿意生下他的孩子。当他得知徐女士的想法后很是气愤,便没收了徐女士所有的钱财,让她想走也没法走。并且威胁徐女士,她要是敢跑,就杀了她。但徐女士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徐女士不想再拖下去,彼时想打掉孩子风险已经很高。
为了拿到回杭州的路费,她威胁鲍国品说不给钱就要把家里的电视机卖了。
鲍国品心知,这个女人她是铁了心要走,注定人财两空。
再一次被情人背叛的鲍国品恨意丛生杀心再起,一回生两回熟,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徐女士睡觉时用晾衣绳将人给勒死了。

悲剧发生之后,鲍国品并未慌乱,甚至照常出门上班,并冷静地思考着尸体的处理方法。
若是将尸体搬出去抛尸,人来人往难免被人看到,做贼心虚之下最是怕有热情的邻居上前多问几句,闹不好就会露馅。
人类的肢体,特征过于明显,就算将尸体肢解,也不便随意丢弃,数量多了,总会有人能看出来,警方顺藤摸瓜,就会找上门来。一旦尸体的身份被查明,他肯定跑不了。
找地方埋掉,也不太现实,这个行动太过引人注意。

一番思索之后,根据他作为厨师的经验,如果用盐将尸体腌制起来,就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也能延缓尸臭散发的时间。在家腌肉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应该不会有人怀疑。
这样一来,他大可以先把尸体藏在家中,静待合适的时机将其转移,便可高枕无忧。
打定主意,鲍国品准备了20包食盐和4个长腰型的塑料盆,将尸体拆解后放入两个塑料盆,放入食盐腌制后将另外两个塑料盆当作盖子,用胶带和保鲜膜密封起来。
为了让东西的摆放看起来自然而不引人注意,他将塑料盆放在墙角,盖上木板,并将电视机摆上去,这就成了一张简易的桌子。
他的一番动作果然没有被人怀疑,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转移尸体,于是这张“桌子”就这样在鲍国品的屋子里放了两年。

一个大活人当然不可能凭空消失,街坊邻居也都是见过徐女士的。逢人问起徐女士的下落,鲍国品便谎称徐女士自己回了老家,这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毕竟正常也不会有人过分关注一个邻居的行踪。
也许是徐女士与人私奔之事太过让人羞于提起,她消失的两年时间,她的家人也没想过报警。
再次出逃直到2005年8月下旬,鲍国品的房东欧某由于一直收到租户对房子老旧的抱怨而打算对房子进行装修翻新。
欧某这里出租房子的规矩是房东手里不留钥匙,要实行装修计划就得找鲍国品拿钥匙。
鲍国品询问了装修计划,得知是所有的房子都要装修,如果他不让人进来,难免惹人怀疑,仓促之下想要将尸体转移也不现实。
便以第二天将钥匙放在窗台上为由拖延交钥匙的时间,趁着夜色逃之夭夭。

欧某没能见到鲍国品所谓放在窗台上的钥匙,其他的房子都装修完了,也没有见到鲍国品。
更离奇的是,接下来的几天里鲍国品仿佛人间蒸发,他工地的工友也表示最近几天都没见到他,人也联系不上。
于是欧某只好强行开门,装修队一直在催,也不好再等,由于需要铺地板,房间里的东西都得搬出来。
搬到放塑料盆的墙角时,大家发现了不对劲,加上鲍国品的突然消失,让欧某心中很是不安,便报了警。

警察到场拆开两个密封盆,调查后初步锁定犯罪嫌疑人“包耿保”,根据他留下的身份信息展开追查,名叫包耿保的人是找到了好几个,但都不是他们想找的那个“包耿保”。
经过多次调查走访,有人认出了“包耿保”,该证人表示此人曾和他在一个厂里做过工,“包耿保”脸上有道疤,特征明显,不会认错,但他不叫包耿保。
法网恢恢真实身份败露,“包耿保”早有犯案记录一事也被警方查出,5年潜逃经验,意味着这次的犯人是个硬茬。
后续鲍国品的表现也证实了这一点。
被抓前鲍国品很是镇定,曾有一次在就餐时被食客认出,说他和警方正在通缉的人长的很像。
鲍国品非但没有慌乱,还随意地回答说他自己也觉得挺像的,食客因此打消了怀疑,也错过了警方的悬赏金。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上海警方与浙江警方通力合作,多方设点后终于将其抓获。

法院依法审理案件后,判定鲍国品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尸体罪。
法律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规定是,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动机,将从重判罚;数罪并罚的情况采用重罪刑罚吸收轻罪刑罚的合并处罚准则,即选择所有罪责中最重的刑罚执行,其他较轻的刑罚不予执行。
鲍国品的行为属于情节恶劣,适用从重量刑,故最终被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被欲望蒙蔽双眼,被情绪左右行动,作恶的想法如洪水猛兽,一旦开闸,便万劫不复。

杀人动机有很多种,也许早有血仇,也许只是一个无厘头的缘由,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的想法,也不能终生不得罪任何人,但坚守底线,问心无愧,是我们能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
如果鲍国品犯下第一桩命案之后就被绳之以法,如果徐女士有注意到警方的通缉令,早日发现鲍国品的真面目,她或许不会芳华早逝。
关注公安部门的动态,了解重要在逃嫌疑人的信息,为社会和谐贡献一份力量,也是在为我们自己消除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