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候,琳琅县有个大户人家张家的闺女得了怪病,浑身长满了仿佛人脸一样的疮,请了多少名医来都治不好。
这疮不久之后就开始流出脓水,生了蛆,张家的闺女就在这万般的痛苦之中死去了。可她偏偏又是个爱美的女子,死之前跟侍女说自己下葬的时候一定要漂漂亮亮的,不然自己死不瞑目。
家人们听了她的遗嘱,为她画好了妆容之后用一口画着八抬大轿的棺材装着下葬了。
张家家主张三觉得还不够,光有八抬大轿没有抬轿的人怎么行呢?于是又给他的闺女烧了十六个按着壮汉的模样糊成的白脸纸人。
这张家的闺女叫张玉莲,死前由于遭受了万般的痛苦,死后一口怨气不散成了留在人间的幽魂,她迷迷糊糊地游荡到了一处废弃的山神庙之中,在那里定居了下来,每天以夜晚的月华为生。
时间就这么慢慢地过去了,她也逐渐地接受了自己还没有死透的事情,只是感到一丝的孤寂罢了。
直到有一天,临海县的王书生进京赶考因为贪图赶路误了投宿的时辰,在这荒山野岭之中看到了一处破庙之后急忙赶了进去,先是对着庙中的神像拜了三拜之后,才收拾出了一个干净的角落准备睡觉。
这时候的张玉莲出来了,她看着王书生模样颇为俊秀,想要逗一逗他,于是摇身一变成了个迷路的少女撞进了庙中。
此时还没睡熟的王书生被这巨大的声音惊醒,看到眼前的是一个慌慌张张的少女,本来还有些困意的他一下子就清醒了。
他很男人的为他关好了门,并找了些干柴来点起了一堆火,又把自己的水袋递了过去,看少女喘过来气之后就开始打听她的家世和过往。
张玉莲把她自己的故事稍微改变了一下,听得王书生是热泪盈眶,随后他收拾了一下,把火堆旁的位置让给了张玉莲,他自己找了个远点的地方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两人睡醒之后,对视了一眼,王书生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我要去京城赶考,你要来吗?”
他不曾想到这少女竟然真的答应了,假装成他的妹妹,与他一同进京赶考。一路上,他二人有说有笑,全然不顾路人怪异的目光。
时间缓缓流淌,到了放榜的那一天了,这王书生凭借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高中榜眼位,被皇上封为工部尚书,主管天下一切工匠。
也就在这时,王书生对着张玉莲表明了心迹,想迎娶她为自己的正妻。张玉莲答应了,她看出来这个王书生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然也不会一直跟着她。
二人的婚礼风光大办了一场,婚后,王书生勤勉于工事,兢兢业业地处理着所有的事情,他一丝不苟爱护工匠,为他赢得了一个好名声。
而张玉莲此时安居在王书生家中,每日织布绣花读书,日子过的是相当美好。可是这有一天,王书生的家门前,来了个疯疯癫癫的老道士,他指着王书生家的大门说这家的主人娶了一个鬼当妻子。
的确,邻居们原本也觉得奇怪,这王书生自从成了亲之后身子骨是越发瘦削了,连皇上有时候都看不下去,认为他太过辛劳,屡次赐下一些大补之物。这下众人全明白了,原来是他的妻子是个鬼物。
于是,当晚圆月当空之时,张玉莲从夜色之中走出,一身的人面疮在月光的照耀之下显得颇为恐怖:“道士,我没害人,我和他是情投意合,你真的要拆散我们?”
只听这老道士说道:“你成鬼之后不知道什么叫‘阴阳并非同归路,人鬼终究是殊途’吗?你还没察觉到他的身体变化?你若是真的与他情投意合不妨多等五十年,五十年之后你俩自会相见。”
说完,老道士又恢复了疯癫的模样,跑进了夜色之中不见了踪影。张玉莲看了看王书生,又看了看自己的脚下,心头已然多了一丝觉悟,在案头上留下了一封书信之后化作一缕灰气飘出窗外,这年王书生35岁。
第二天起床的王书生怎么也找不到妻子,在那封书信上说让他去琳琅县的张家找一个叫张玉莲的女子之后就会明白。思念爱妻心切的王书生急忙请了假之后星夜兼程赶到了琳琅县张家,一问才知道,这张玉莲已经死了,与自己在一起的是鬼。
可是此时王书生悲从中来,跪倒在张玉莲的牌位前痛哭不止,直到那时他才知道这一切,后来他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给张家留下了一千两黄金做聘礼后一生再未娶妻,直到85岁的时候无疾而终,死前他特意要求把自己的尸骨和张玉莲埋在一起。
光天化
一千两黄金,真是个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