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薛云云
整理:白杨
20年前我和对象结婚的时候,刚开始家里不同意。
不是婆家不同意,主要是我娘家。
我娘家只有我一个闺女,而且还是被父母抱养的。
我爸家的成分不太好,直接熬到了四十多岁才结婚,找了个媳妇,也就是我妈,她就是因为不能生孩子,所以才被前婆家给送回了家。
两个苦命的人结合到了一起,自然很想要自己的孩子。
无奈何老天不公啊!
爸爸带妈妈看了好多医生,吃的中药渣子都能把小院铺平了。
可是还是不能如愿。
最后爸爸的好朋友出于好心,就劝他俩不要再盲目折腾了,还不如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攒点养老钱,万一以后能遇上合适的,抱养一个孩子也可以啊!
这话完全说到了我爸的心坎里了。
没多久就在朋友的帮忙下,把我给抱了过去。
我亲生的父母家总共生了八九个闺女,我是老九,最小的那个。

亲生父母想儿子想得眼睛都红了。
为了能继续生儿子,这才把我送了人。
虽然我长得不是那么漂亮,但是养父母对我却一点都不差,老两口把我当亲生的闺女一样抚养,别人家闺女有的东西我都有,别人家没有的我也有。
村里的邻居们都挺羡慕,常常说:这个丑丫头挺有福气啊!瞧瞧她的亲生父母家,穷得叮叮当当响,她的那些姐姐们都是小学毕业就辍学出去打工赚钱了,只有她过得好,养父母宠得跟心肝宝贝一样,啥活都不让干,还供她读高中,读大学哩。
的确是这样。
我在我们村是第一个女高中生,还是重点高中。
我还是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
我父亲也就是养父,他是个妥妥的手艺人,心灵手巧,会修自行车和摩托车。
当年流行自行车的时候,他开了家修自行车店。
流行摩托车的时候,他又开了家摩托车修理店。
所以说虽然我们家在村里势单力薄,老的老,小的小,完全属于弱势群体。
但是说真心话,我们家真的不缺钱,我比村里任何一个同龄人都过得幸福。
在我刚上高中的时候,我父母就张罗着在村里盖新房子,就紧挨着他们住的老院子,我爸又请人起了一座三层小洋楼。
可漂亮了,真的是全村第一座,惹得方圆好多村民们上家里围观。
我爸盖这座房子的目地我太知道了。
他就是专门给我盖的,想让我一辈子住在家里,守在他们身边呗!

只有一个闺女,懂得都懂,无非就是想找个愿意倒插门的女婿当儿子。
可是我偏偏就喜欢上了一个不愿意上门的女婿。
我对象家兄妹三人,他是老二,上面还有个哥哥。
原本我娘家父母的意思就是,只要这男孩子愿意上门住到咱们家,他可以不改姓,你们以后生的孩子也可以不改姓,彩礼我一分钱不要,嫁妆我也愿意全盘倒贴。
说到底,我父母的意思就是想让我们留在娘家。
对于这方面我和对象都没有意见。
娘家父母和婆家父母一样。
都是父母,年轻人没那么多讲究,无论在哪里生活都行。
更何况我婆家和娘家还是一个镇上的,两个村子相隔不过二十里路。
但是,这桩在外人看来无比幸福美满的婚姻,我婆婆却完全不能苟同。
老一辈人,思想观念还是比较陈旧的。
婆婆哭得一把鼻子一把泪,就连已经去世十几年的公公也被拉扯出来了。
老太太手指头捣着小儿子的大脑门,拍着大腿哭嚎:你这个小没良心的,你爹去世得早,我一个寡妇家家的,辛辛苦苦把你们兄弟两人拉扯长大,现在你哥哥去城里买了房子,远远地离开了我,闺女以后肯定是要嫁人的,你可倒好,翅膀硬了,也想飞走去给别人当上门女婿啊!
婆婆说得痛彻心扉。
俺家这个大孝子瞬间就心软了,悄眯眯地和我商量:要不咱们就别去你娘家住了,反正两家也离得不远,就住我家吧!到时候我就是两家的儿子,可以两边跑,双方老人都能照顾到。
人家已经这样说了,我还能说啥呢。
只好回娘家告诉自己的父母:不要再打上门女婿的算盘了,我要嫁出去,你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嗯哼,这就是我作为独生女儿的骄傲。
娘家父母看木已成舟,最后只能妥协。
但是我爸脾气倔,心里别扭,不舒服。
在做出决定的第二天就朝我对象发话:回去告诉你妈,你们不愿意上门也可以,但是必须要满足我提的几个条件,否则这辈子想也别想能娶回我闺女。
我爸要求让婆家拿彩礼两万,另外再给套三金。
二十年前我们这边的三金是啥呢?

金戒指。
金项链和金耳环。
其实这些都是城市才有的排面。
像我们农村,那些年结婚彩礼也就是五六千块钱,整个村子都是统一的,根本没有三金之说。
有一年三婶的独生儿子结婚,她为了表示对儿媳妇的重视,就多给了女方两千块钱的彩礼。
为了这件事情,三婶一家几乎就把整个村子人得罪了。
她家出了8000,等于就是开了个先河,其他有儿子的家庭肯定也得按这个标准进行。
当时村里好多人家都不再搭理我三婶一家,老尴尬了。
现在轮到我了。
没想到我爸更厉害,狮子大开口,一下子要得更多。
实际上他就是知道我婆家拿不出来的,绕那么大圈子,其目地还是想让婆婆知难而退,选择让她小儿子倒插门。
可是我那婆婆别看没文化,也是个硬岔子,性格刚烈,扬言不但要风风光光娶媳妇,而且还坚决不让儿子当倒插门女婿。
两下父母闹得很僵。
我爸是一步也不退让。
婆婆更是坚守阵地。
最苦的就是我和老公这对傻鸳鸯,就跟两块夹心饼干一样,被双方家长压得心碎。
彩礼钱的两万是我和老公一起找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们借的。
2000年的时候啊!
我觉得我们两人已经很了不起了。
一点不说假话,两万真的可以在我们县城买一套新的两居室。
我俩整整借了一周,凑齐了。
可是婚礼钱和三金,那是真的买不起。
当时急得我老公都要哭了。
最关键的时候,还是哥哥出面了。
我老公的亲哥哥。
初中都没上完,为了生计去县城的家具店里打工,从小伙计一路干到了店面经理,手里有点小钱,自己给自己结婚又买了房子。
他们也很不容易,我们结婚那年,哥哥家的老大才三岁,二胎还在嫂子的肚子里。
但是架不住兄弟情深。
哥哥和嫂子商量以后,就把嫂子的三金借给了我戴,并且对外声称,那就不是借的,是婆家给我买的。
真的是感动极了。
我娘家父母看所有要求婆家这边都办到了,三金有了,彩礼也凑齐了,婚礼还被安排在县城最高档的酒店里。
老两口的眉头总算是舒展了下来,答应了这门婚事。
其实他们谁也没想到,我结婚的三金竟然是借的。

结婚后三天,我和老公摆了一桌简单的酒宴,专程请哥嫂吃了顿饭,准备顺便把那三金还给嫂子。
可是她说啥也没要,说是才结婚三天,你先拿着吧!万一让亲戚们知道是借的该多伤心啊!
嫂子仁义,我也不好再继续推辞。
这件事情一过就是好几年。
期间我和老公多次找嫂子表示感谢,并且要把三金还回去,但是都被嫂子给挡了回来。
那么贵重的东西,我也不敢在明面上拿出来戴,一直就放在梳妆台的抽屉里。
后来我们有了孩子,又买新房子搬家,磕磕碰碰的,不知道啥时候就把嫂子的金项链给弄断了。
心里愧疚极了。
直到去年,嫂子家儿子结婚,找了个亲家还是某单位的领导。
为了给儿子撑面子,嫂子是又买旗袍又买首饰。
我和老公意识到机会终于来了。
找了个机会,我们拉着嫂子去金店买了个漂亮的金坠子,莲花的,22克。
又给她买了对10克的金耳环。
总共32克黄金,当时的价格是430一克,我和老公花了一万三。
哥哥嫂子心里过意不去,说当时借给你的三金总共都不到20克,现在怎么能让你多还十几克呢?更何况现在的价格还那么贵。
他们是一点便宜也不愿意占我们的啊!
随后嫂子又送了我一对儿漂亮的小耳丁。
侄子结婚的时候,亲戚们都夸嫂子脖子上的吊坠太好看,纷纷问是在哪里买的。
戴黄金的人真是容易上瘾。
嫂子一高兴就又拉着哥哥去买了一只金镯子,实心的,42克呢!沉甸甸的,花了哥哥一万八。
不光给自己买,嫂子还给哥哥又买了一个龙牌,30克,小一万三。
平日里根本不喜欢金饰的嫂子,去年仿佛着了魔一样的消费起来,手上,脖子上,耳朵上全副武装,金光闪闪。

就是这么巧。
我们才刚刚买过黄金,没想到开年就开始涨价了。
年后涨到了500多。
嫂子又来找我,说:要不,咱俩再去买只金镯子吧!
于是在04年的正月十六,我俩以500一克的价格又各自入手一只金镯子,每只30克。
至此,嫂子光去年就入手了132克黄金。
她说结婚近三十年,只有去年犯了黄金瘾,就是想买,越买越想买。
本来今年还准备再买点什么呢。
但是前几天去金店一问,800多一克了,整整比去年高了一倍还多。
嫂子赚了,莫名其妙的跟着我买黄金赚了四五万。
能不高兴嘛!
这几天兴奋地要请客吃饭呢!
其实吧,我认为这就是天意!是哥哥嫂子的善良得到了回报。
谁又能预测到黄金会涨价呢?
我们只不过是感激她当年的借金之情,没想到竟然就这样给歪打正着了。
所以说,财运来了你挡都挡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