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重用过的5位汉人大臣,不仅善终且能力非凡,他们都是谁?

全民古风文史 2024-11-13 05:38:45

文|顾缘

编辑|顾缘

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康熙皇帝是十分出名的一个。

康熙统治时期,清朝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了台湾。此外,康熙本人还三次亲征噶尔丹。

这些事迹,证明了清朝在康熙统治时期是比较强盛的,否则无法完成这些事情的。

而康熙之所以能做到这些事,是因为他重用了5位汉人,这5位汉人不仅位高权重,而且全部善终。

那么,康熙为什么要重用这5个汉人,他们又为什么能够善终呢?

张廷玉

康熙重用的汉人文官中,张廷玉是很出色的一个,同时也是清朝时期很有名的文官。

张廷玉的文笔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很少有人能在写文章这件事情上超过他。

当康熙发现张廷玉这个人才后,马上就开始重用他,直接任命张廷玉为他的贴身秘书。

当然,张廷玉并不只是会写文章,他还是一个非常会办事的人。

无论康熙交给他什么任务,张廷玉都能顺利完成

不仅如此,张廷玉还懂得察言观色,经常能让康熙皇帝免于尴尬,这也是康熙欣赏张廷玉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廷玉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将康熙的旨意翻译为汉文,然后以圣旨的形式昭告天下。

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实际上想要做好是非常困难的,这很考验翻译者的综合能力。

而张廷玉完美地做好了这件事,他翻译出来的圣旨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完整地传达了皇帝的意思。

在这个过程中,满汉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正是因此,张廷玉才能一路做到大学士,直到雍正朝也受到重用。

陈廷敬

在康熙朝被重用的汉人文官中,陈廷敬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而且是地位最为稳固的。

陈廷敬,字子端,山东人,是康熙的老师。

虽然说陈廷敬的学生是皇帝,但是他在教康熙的时候压力非常大。

当时,康熙还没有彻底掌握政权,鳌拜咄咄逼人,这让康熙非常难受,一直想要除掉鳌拜。

作为康熙的老师,陈廷敬也处处被鳌拜打压,甚至有时候还被故意刁难。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选择和鳌拜硬碰硬,而陈廷敬不仅没有退缩,反而选择支持这位幼年皇帝。

在陈廷敬的支持下,康熙成长得很快,最终扳倒了鳌拜,成功掌握了政权。

因此,陈廷敬不仅仅有帝师这个身份,而且还有从龙之功。

如果没有陈廷敬的支持,康熙想要扳倒鳌拜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更让康熙刮目相看的是,鳌拜倒台后,陈廷敬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主动请皇帝秉公办理。

以上种种,让康熙对老师陈廷敬敬佩不已,终其一朝,陈廷敬始终得到康熙的信任和重视。

于成龙

于成龙,字北溟,康熙朝著名的清官,康熙亲自认证的“清官第一”。

清朝时期,政府对政绩非凡的官员都会予以表彰,通常会赐予“卓异”称号。

一般情况下,一个优秀的官员一生最多就拿一个,而且许多人连一个都拿不到。

于成龙则不一样,他一共拿了三个,可见其能力非凡。

此外,于成龙的廉洁也是出了名的。

无论在什么地方当官,于成龙从来不带亲属,衣食住行都是最简单的。

就算是招待上级,用的也是萝卜白菜这样简单的食物。

平定武昌之乱是于成龙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政绩之一,武昌之乱爆发后许多官员望风而逃,武昌乱作一团。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于成龙站了出来,他用了10天的时间便平息了内乱,武昌危机便这样解除了。

黄州之乱爆发时也是如此,于成龙面对起事的豪绅恶霸完全不惧。

在没有多少士兵的情况下,于成龙组织百姓主动进攻豪绅恶霸,最终用了二十天便解决了黄州之乱。

1684年,于成龙在任上病逝,康熙皇帝得知后十分难过,为了纪念于成龙,赐给了“清端”谥号。

靳辅

第三位被康熙重用的汉人官员是河流治理大师靳辅,他的一生,都在治理河流。

黄河决堤一直是历朝历代担忧的问题,到了康熙朝依然比较严重。

为了治理黄河,康熙皇帝派了不少官员,但是都铩羽而归,甚至有不少人因此丢了乌纱帽。

但是靳辅并不害怕这个,在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他还是接下了治理黄河的任务。

到任之后,靳辅多次进行实地考察,还请教了当地有经验的人,工作做得十分认真。

经过实地考察和分析,最终靳辅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治理河工八疏》。

征得康熙同意后,靳辅开始治理黄河,经过他的治理,黄河等其他运河归于平静。

为了褒奖靳辅,康熙亲自为其赋诗,靳辅去世后,还赐予了文襄的谥号。

施琅

在康熙重用的汉人官员中,施琅是为数不多的武将。

在施琅为清朝效力之前,他曾经是反清队伍的一员,而且给清朝造成了不少的损失。

施琅被逼投靠清朝后,最初也没有得到重用,直到攻打台湾时才崭露头角。

最早被康熙定为收复台湾的人其实并不是施琅,而是姚启圣。

当时,姚启圣功勋卓著,是最适合的人员之一。

然而在不久后,康熙发现姚启圣有贪污情状,并且比较严重。

经过慎重考虑,康熙最终选择了久未出战的施琅,在他看来,施琅更适合做这件事。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打算趁热打铁收复台湾。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康熙派施琅操练水军,为收复台湾做足准备。

战役一开始,清军就在施琅的率领下取得了大胜,仅仅6天过后,郑氏父子就失去了抵抗之力。

1682年8月,施琅率领部队登上台湾岛,台湾自此纳入中国版图。

康熙重用汉人,其实并不单单是欣赏汉人的才华,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平衡满汉关系。

康熙深知,如果不平衡满汉关系,将来一定酿成大祸,因此康熙朝才会有这么多位高权重的汉人官员。

信息来源:

《清史稿》

《清圣祖实录》

0 阅读:7

全民古风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