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刘长春揣着张学良给的8000大洋,坐了22天的船去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结果他发现,别的运动员都穿跑鞋,只有自己穿的是布鞋。
1909年,刘长春出生在辽宁大连的一个小山村里,家里贫困交加,他10岁才读小学,由于学校离家有将近10公里的路程,所以每次上学,他都是把鞋脱掉,赤脚跑步上学。这样既保护了来之不易的鞋子,还锻炼了自己。
正是因为这样,刘长春跑得特别快,后来更是喜欢上了跑步,在他那个村里,大家都说他:刘家那孩子,跑得贼快,跟个兔子似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刘长春在心里有个梦想,那就是想要在体育赛场上为国家争光。1923年,14岁的刘长春在“关东洲陆上运动大会”上,以11.8秒和59秒的成绩分别获得100米、400米两项赛跑第一名。自此,刘长春跑得快身体素质好的传闻,便慢慢被流传出去了。1929年,20岁的刘长春因为短跑成绩优秀,被东北大学破格录取进入体育系学习。进入东北大学后的刘长春更加刻苦练习短跑,于是,在当年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独揽了100米、200米、400米的短跑冠军。
尤其是100米的决赛,他的比赛成绩是10秒8,直接创造了全国百米男子纪录。
也就是说,当时来说,他100米成绩无人能及,如果他能参加奥运会,或许还能够打破奥运会短跑100米的记录。而刘长春的这一成绩,也惊动了当时在东北大学担任校长的张学良。当时的张学良看到了当下中国的现状,局势动荡,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所以他在掌管东三省之后,极力推崇“体育救国”的思想。得知刘长春的天赋和成绩之后,张学良为培养刘长春,特地聘请了当时世界5000米长跑纪录保持者布奇(又译作步起)担任他的教练。在外籍教练布奇的指导下,刘长春改变了之前的踏步式,学会了摆动式的短跑方法。为了让刘长春没有后顾之忧,张学良还每个月发给他36大洋的工资,这个工资在当时来说,是一笔巨款了。刘长春不仅有天分,还十分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训练,他已经变得成熟稳重。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件,张学良听从上级的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日本扶持溥仪成立伪满洲政府。为了得到国际大国的认可,他们擅自在报纸上声称,刘长春和于希渭(另一位运动员)即将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
刘长春因此被人民扔烂菜叶和臭鸡蛋,觉得他背叛了中国,其实,这就是日本人想要看到的场面。但刘长春也很刚,他在《大公报》和《体坛周报》中公开表示: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岂能叛国!为人马牛!
为了平息这件事,东北大学申请让刘长春代表中国去参加奥运会,领导同意了,但需要他们自费前行。眼见陷入了困局中,张学良自掏腰包,给了刘长春8000大洋,坐上了前往洛杉矶奥运会的船。当时的大公报是这样写的: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22天后,刘长春终于到达洛杉矶奥运会现场,这时他发现了一个让人心酸的场景:别的运动员都齐刷刷地穿着专业的跑鞋,而他只有脚上的布鞋。
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他站在赛场上,代表的是整个中国。然而,22天的船上生活,刘长春晕船消耗了体力,脚也变得浮肿,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就要开始比赛,在强撑跑完100米,200米之后,他无缘决赛,而由于脚太肿,400米也只能放弃。
虽然刘长春没有拿到金牌,但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正是他的出现,向世界宣告:
即使中国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我们不会放弃,我们也有勇气和决心参与到国际体育赛事中来。 刘长春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体育,他虽然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但他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体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是我们的英雄,他的故事应该被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