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焦虑和内耗的时候,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啥误区呢?就是总想着先把心里的问题都解决了,情绪调整好了,才愿意重新去面对生活。
于是,就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安抚自己的情绪。有的人喜欢反复跟自己唠嗑,想在脑袋里把那些困惑理清楚;有的人不停地刷心理学的视频和文章;还有的人通过疯狂娱乐来找乐子,想忘掉痛苦。反正就是觉得,情绪没调整到最好状态,就迈不出第一步。
可这其实是走出心理困境时最大的陷阱啊!
要知道,行动力和情绪是相互影响的。情绪能带动行为,反过来,行动也能激发情绪。但我们常常忽略后面这点。积极去行动,能带来好的情绪体验,然后这种好情绪又会推动我们继续行动,这就进入了一个正向循环,这才是改变的正确路子。
其实啊,行动力差和情绪问题,根源是一样的。都反映了一种心理,就是想跳过过程,直接得到结果,想不费啥劲儿,一下子就达到最完美的状态。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处理情绪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暂时不用面对工作、学习的那些辛苦,靠思考和幻想,就能让自己心里有点安全感,觉得自己还挺厉害。
就像心理学家卡伦霍尼说的,人本来是有建设性力量的,但心里压力大或者有神经症,就会让我们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忽视内心真正想要的,一门心思追求那种理想化的完美。最后,本来好的建设性力量,就变成阻碍我们成长的破坏性力量了。为啥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光把精力放在安抚情绪上了。
那怎么走出这个困境呢?首先得明白,情绪只是帮我们实现目标的一个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咱们感到焦虑、低落、悲伤、懊悔,其实这都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大脑通过让我们难受,来提醒我们去解决现实问题。比如说,因为没睡好或者身体不舒服感到焦虑,这焦虑就是想让我们去好好睡觉,恢复健康。面对考试、工作有紧迫感,那是在提醒我们赶紧行动起来应对挑战。所以,有情绪的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想想情绪背后到底想要我们干啥。
还有,咱大脑有时候会自欺欺人。只要情绪平复了,哪怕现实问题没解决,它就觉得没事了。而且,平复情绪往往比解决现实问题容易得多,这就像走了一条掩耳盗铃的捷径。因为行动起来解决问题,需要很长时间,还得付出很多努力。而胡思乱想、找安慰、查资料或者出去玩,多简单轻松啊,这太符合我们怕麻烦、想轻松的本能了。
但在安抚情绪的过程中,现实问题被拖着,只会越来越多。而且根据大脑神经可塑性原理,越想赶紧平复负面情绪,它可能反扑得越厉害。时间长了,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完美,可现实中的自己因为一直不行动,变得越来越差,就会越来越讨厌、憎恨真实的自己。
所以,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要分清自己的行为到底是为了骗自己、单纯宣泄情绪,还是为了实现目标实实在在的行动;思考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周密计划,还是为了让自己安心的瞎琢磨。负面情绪本身没啥问题,关键是怎么应对它。
要是只知道不顾现实去安抚情绪,就会陷入越内耗越拖延的恶性循环。要是把负面情绪当成动力,积极行动起来,那现实处境会慢慢变好,脑子里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也会慢慢消失,理想和现实就会越来越接近,最后实现自我,也能接纳自己。要知道,接纳自己就是改变的开始,内心平和了,人才更容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