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许多糖尿病患者常常困惑:“为什么我按时测血糖,结果却忽高忽低?”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门诊专家副主任医师宋淑华主任说,事实上,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评估血糖控制和预测并发症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定期监测有助于评估血糖控制水平和有效预防并发症。但很多人在测量时忽略了一些关键细节,导致结果误差高达20%!今天,宋淑华主任将帮糖友们揭秘与空腹血糖有关的六件事,以帮助糖友们一次测准空腹血糖。

一、禁食≠饿肚子!时间不对全白费
很多人误以为“空腹”就是起床后不吃饭直接测血糖,其实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
禁食8-10小时:例如,前一晚8点后禁食,次晨6-8点测量。如果禁食超过12小时,身体会启动“应急模式”,导致血糖反跳性升高。
常见误区:熬夜后睡到中午才测血糖,结果会严重失真。
二、晚餐吃错=第二天血糖“造假”
“测前禁食”并不意味着前一晚可以放纵饮食。晚餐应避开以下三类食物:
高糖水果:如荔枝、芒果、榴莲。
油炸/红烧类:油脂会延缓糖代谢,导致次日晨起血糖虚高。
酒精饮料:酒精会抑制肝糖释放,导致假性低血糖。
推荐搭配:杂粮饭+清蒸鱼+凉拌菠菜(低GI、高纤维)。
三、这些药物偷偷“改写”血糖值
服用以下四类药物时,需提前咨询医生:
激素类:如泼尼松、地塞米松。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
维生素C:大剂量服用。
抗抑郁药:部分SSRIs类药物。
重要提示:慢性病患者切勿擅自停药,需与医生沟通调整检测时间。

四、晨起1件事,让血糖瞬间飙升
测前运动=自欺欺人! 晨练、爬楼梯、做家务等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10%-15%。
正确流程:起床→静坐5分钟→酒精消毒→第一滴血弃去→测第二滴(更准确)。
五、这个时间段测,误差最小!
黄金时段:早6:00-8:00。如果拖到9点后测量,身体分泌的“升糖激素”(如皮质醇)会使数据可能比真实值高0.5-1.0mmol/L。
小技巧:设定手机闹钟提醒,避免错过最佳时间。

六、情绪压力是“隐形杀手”
焦虑、失眠、吵架等情绪压力竟会让血糖升高!研究证实,压力状态下,血糖值可能上浮10%-20%。
解决方案:如果情绪不稳定,可以在测血糖前做深呼吸(4秒吸气→7秒屏息→8秒呼气),然后再测。此外,前一晚应避免看刺激性影视或玩游戏。
专家总结
宋主任最后总结说,空腹血糖对于糖尿病友来说意义重大,一定要定期监测并控制好,如果糖尿病友血糖控制不佳,可到医院找专业的医护团队帮忙,确保血糖控制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