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店里打杂的伙计为什么叫“店小二”?

玖姐说冷知识 2025-04-23 14:19:44

“店小二”这个称呼估计都不陌生吧,在那些古装剧中,店里忙前忙后的伙计,就被人们称作“店小二”。

但这个称呼让人觉得有点奇怪,为啥不叫“店大二”或“店小三”,偏偏叫“店小二”呢?

“店”很好理解,就是店铺,古代商业结构简单,店小二一般出现在饭馆、客栈或是酒馆等服务场所里,这些需要有人帮忙打理的地方,相当于如今的服务员。

有一说认为,这和古代的取名习惯有关。

以前的普通老百姓没什么文化,一般孩子出生后会取一个小名或乳名,只有在上学或者当官后才取正式的“官名”,也叫“大名”,所以一般取名字都很简单。

大部分穷苦人家的孩子,通常按在家族同辈排行数字来取名,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家族兄弟中排行老八,原名就叫“朱重八”。

到店里当伙计的,大多也是普通穷苦人家出身,他们几乎都没名没姓,为了方便称呼,大家就用“小二”这样的简便叫法。

至于为什么是“二”?是因为不管什么店铺中,“老大”肯定是说了算话的店主,就是“掌柜”的,有些店主下面还会有个负责管钱记账的账房先生。

所以那些在店里跑腿打杂,招呼客人、端茶送水、搬运行李的伙计,不管有多大的贡献,在店里就只能排行老二。

如果叫“店老二”好像听起来怪怪的,并且“老”带有一点尊称的意思,用来称呼服务行业的伙计有点不合适。

同时“店小二”一般都是用来称呼那些比较年轻的小伙子,对于年纪较大的伙计都是直呼其名,所以才叫做“小二”,意思就是在店里地位较低,比较小的角色。

而且“二”这个数字在传统文化里比较常见,叫起来亲切顺口、简单易懂,“小二”就成了对店里伙计常用的称呼。

最后,关于“店小二”的来历,还有一个古代小故事。

据说古时候有个店铺伙计叫“王示”,由于古人书写都是从上往下竖着写,所以这个“示”字很容易写脱节,写成“二小”。

于是常来店里的客人就称呼其为“王二小”,不知怎么传来传去又变成了“王小二”,甚至就干脆就叫“小二”了。

再往后。人们将“小二”作为所有服务行业中服务人员的通用称呼。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