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寻建文帝踪迹”的说法一直广为流传。而这个说法,始于郑和下西洋过去300年以后,在清乾隆四年张廷玉编修《明史》时所说。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那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找一个失踪的皇帝,以去除朱棣的心病吗?
或许郑和下西洋确实肩负着寻找建文帝踪迹的特殊使命,但是这个使命更像是顺带的,并非因此而起。立志要开创不世之功的朱棣,绝非是做不出这种劳师动众,糜费甚重出海寻人的事情。
那么或许正如题主所言,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为了炫耀自我?
宣德柔远的外交目的
我们首先来看一份考古出土的记录。1930年在长乐南山出土的《天妃灵应之记》碑,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在长乐驻泊期间所立,长乐俗称天妃碑,又称郑和碑。这块碑文总攻1177字,历述下西洋的目的、意义以及前六次的经过、成果即这一次的任务。
其中开篇有这样一句点题的话如下:
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来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这句话大致表面了明朝对海外诸国的态度,即以长期以来中央天朝诸藩朝贡的姿态,运送礼物回馈那些表示臣服朝贡的国家,这么做一则是宣扬我们的文化、二呢是建立和平友好的关系。
根据这个说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下西洋的目的其实就是跟诸国建交,同时进行文化宣扬,将大明王朝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传播到海外,打造一个神秘强大富有的超级大国形象。
这个目的看起来似乎华而不实,纯粹就是朱明王朝为了宣扬自己的强大所做的政治秀。可我们认真想想,这样声势浩大“政治秀”其实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生产力落后,欧洲还在封闭中乱成一团,或直面奥斯玛土耳其的时代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模糊而狭隘。这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世界,特别是以抢掠战争为主要竞争模式的古代,你不想去抢别人,只想要安安稳稳过日子,是不是也要到处秀一下自己的肌肉,告诉大部分人,我很壮实,赶来抢我打不死你!
古代社会没有那么多国际法、也没有约定成俗的外交规则,大家往往一言不合就撸起袖子直接干,道理是不可能讲的,但是对于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以入侵他国方式就能强大的明朝而言,更渴望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样才能保障国内社会安定,生产经济此才能搞得上去。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打打杀杀,而是吃饭、睡觉、娱乐、享受。
所以郑和下西洋的“宣德柔远”其实是具有很大外交意义的。虽然远隔万里的地方,可能有生之年都见不着大明皇帝的一面,但事先将自己的闪闪发光的肌肉秀别人一脸,也能起到让这些国家敬畏而不敢造次的目的,哪天指不定见面了,他们也会综合考虑下要不要下黑手。
经济贸易为主的的郑和下西洋
网上有许多论调,认为郑和下西洋纯粹就是朱棣自掏腰包,补贴一票羡慕崇拜自己的小弟,靡费巨大不说,而且还劳师动众,除了换来些会很快过期的虚名之外,毫无裨益。
然而事实上,郑和的舰队走到哪里,就把货卖到哪里。再做郑和船队中的随行人员马欢、费信等的记载中,都介绍了郑和下西洋所到各国的物产资源情况和货物交易规则,甚至详细记载了他们与当地直接贸易的情形。
在阿丹国,他们购买了很多便宜的重二钱的猫睛石、各种雅姑异宝、大颗珍珠,珊瑚树、蔷薇露、还有很多奇珍异兽比如非洲狮、金钱豹什么的。
而在古里国的买卖描述中相当详尽,双方如何进行交易,定价、机甲、交货、包括打折都详细交代了。
所以说,郑和七次下西洋,从海外带来了许多中原没有分风物,这些东西或是奢侈品,或是动植物,又或者是当地特产,价格低廉,半卖半送,运回来没有关税不说,还能带来巨额利润。后来的大航海时代,为毛欧洲人不远万里要来中国做生意,因为里面存在巨额利润啊。
这种由官方主持的贸易,虽然收益不会有海商那么夸张,但通过这种贸易往来,确定了海贸航线,大致上交代清楚了航线上诸国的物产,以此为后来海贸从业者提供了最好的参考信息,减少了海贸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