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牛的书法老师,门下弟子皆是“顶级高手”,地位可比王羲之

三余书社啥 2024-10-20 19:06:34

早在晋唐时期,笔法如同“武功秘籍”一般,不轻易展露,若想充分掌握,要么请名师口传手授,要么观摩、收藏真迹,自己慢慢分析,虽然这种传承方式,限制书法的散播面,但它极大程度,保障书法艺术的纯正性,由此诞生诸多水平精湛的“巨匠”。

譬如颜真卿就有很多“临学者”,其字虽然师法“二王”,但一变早前盛行的“秀媚”之风,追崇篆籀笔法,字体肃穆宽绰、大气刚健,颇具将军之风,如朱长文所言:“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而且后世书家,时常临摹其字,中和“二王”柔媚气,增强字体筋骨,其门下弟子,个个都是“顶级高手”,堪为古代最牛的书法老师,地位可比王羲之,其中功力可以排在前几名的,分别是杨凝式、蔡襄、苏轼、米芾、傅山,以及何绍基。

首先我们看宋代的几位,自魏晋之后,书坛一直追捧秀逸之风,缺乏个性,恰好宋代书坛渴望突破前人,顺势提出“尚意”理念,以自我情感行笔,不受“唐法”束缚,“宋四家”自然是领头人,临摹“颜体”法帖,融入浑穆刚健的气力。

保留“王字”飞动多变之态,因此米芾、黄庭坚等人的行书,大多体势开张,笔画舒展张扬,线条丰腴饱满,墨色时而干涸,呈现古雅苍劲之气,神质掺入一半“颜体”,脱离常见的大众风貌,视觉效果直观,引起后世关注,登上书坛的尖端行列。

总的来说,宋代弟子学习“颜体”,略有几分含蓄,并非直接照搬照抄,而是化为己用、相互融合,晚明和晚清的模仿,相比宋人更加清晰一些,就像傅山、何绍基的字,打眼一看,就与“王字”俊逸风貌,无半分关系。

首先我们看傅山,明末的朝野局势压抑,书法家只能通过创作,来宣泄在心中不满情绪,因此含蓄温迈的晋唐书风,无法与其需求迎合,只有颜真卿的刚猛野逸之态,能充分彰显,所以傅山师法其字,掌握拙质生涩之法,还推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直毋安排”的理念。

至于何绍基更是钟情颜真卿,他遍临汉、魏各碑至百十过,以浑穆峻峭的碑学之风为宗,看重“篆隶古法”,他称赞颜真卿《祭侄文稿》“此帖笔法之佳,当在《兰亭》之上”,其书法自然与审美相符,点画浑厚雄重、古拙质朴,饱含金石气,即便撰写行书和草书,也依旧效仿“颜字”,融入篆书笔意,流畅生动,又独具博大雄浑之象,质感沉厚,艺术格调十分多元。

您对颜真卿的弟子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1 阅读:310
三余书社啥

三余书社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