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22岁的谢晋元与20岁的凌维诚在朋友的婚礼上认识,互生好感。经过长时间的交往和了解,两人于1929年在汉口大华饭店举行了婚礼。
凌维诚是上海人,毕业于东南体育专科学校,学音乐专业,擅长于各种乐器。家中只有三姐妹,父母以开面店为生,生活算是小康。凌维诚虽然算不上富家千金,但也是父母掌心里的宝,从小生活富足,没吃过什么苦。
凌维诚和子女们
1936年起,日军就在华北地区步步紧逼。国民政府为了加强京沪、沪杭两线的防御,令张治中担任中央军校教育长兼任淞沪警备司令,开始研究淞沪地区的作战计划。张治中曾先后派出营以上的军官,秘密前往上海侦查日军据点,谢晋元第二批被派到上海。
他意识到上海即将发生大战,劝说妻子到广东省蕉岭县的老家,一来可以躲避战火,二来可以照看谢晋元父母,让他可以在前线安心杀敌。凌维诚家人则打算让她转移到重庆,有亲人照顾,以免在农村吃苦。凌维诚为了避免谢晋元分心,最终答应回到广东乡下。大姐凌维君听到她去了广东乡下的消息后,气得当场晕倒。
此时她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又怀有身孕。谢晋元送她回乡下以后,安慰她,战争很快就会结束,胜利的那一天,就来接你们回上海。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凌维诚带着一家人,光靠谢晋元的薪饷是远远不够的。当地的人习惯是男人喝茶聊天,女人下田干活。这位大上海的小姐,不得不脱下旗袍和高跟鞋,换成农妇的粗布衣裳,学干农活。
宋美龄接见凌维诚
在四行仓库保卫战进行最激烈的时候,谢晋元写信给妻子:“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而军人不宜有家室,我今既有之,且复门衰祚薄,亲者丁稀,我心非铁石,能无眷然乎!但职责所在,为国当不能顾家也。老亲之慰奉,儿女之教养,家务一切之措施,劳卿担负全责,庶免旅人之分心也……”将整个家托付给了妻子。
1941年,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来,凌维诚犹如天崩地裂,几近崩溃。但想到家中双老仍在以及嗷嗷待哺的幼儿,她不得不重新振作起来。为了表彰英雄后人,当年秋天蒋介石夫妇在重庆召见了凌维诚。蒋介石说:“现在国家困难,待胜利以后,国家定会照顾你们的。”宋美龄拉着凌维诚的手,用上海话说:“侬放心,国家勿会忘记侬的。今后可以每年来重庆一趟,搭侬一道讲讲。”
国府发给凌维诚5万元法币抚恤金。凌维诚勉强用这笔钱 ,带着一家人支撑到抗战胜利。最终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带着孩子们回到上海。凌维诚受到了上海当地的民众,第二天早已回到上海的孤军将他们接到吴淞路一栋三层楼房居住。这里原先是日本人的房子,抗战胜利后各方都争抢接收敌产。三青团原本看上了这里,已经抬了几张办公桌进来。但一看孤军名气大不好惹,团长遗孤又住在这里,最后只能悄悄搬走了。
凌维诚和孤军
后来聚集在上海的孤军达到一百多人,大家知道团长夫人在上海,又都来求助。为了解决孤军的生活问题。凌维诚在1946年6月,前往南京,求见蒋介石。但只见到了宋美龄,她说:“你们先回去吧,会安排上海市政府照顾你们的。”但凌维诚回到上海,到各个部门去求助,却毫无结果。
当时蒋介石正在忙着打内战,他想发动孤军上前线,普通士兵也能安排当排长。但是8年抗战,孤军遭受过太多磨难,没有一个人再愿意打内战。就这样,孤军们彻底没有人管了。孤军们原本打算接收黄埔江上的日军码头,让孤军们在这里做扛棒工,混口饭吃,但很快就有黑社会和警察前来干涉。又打算开一条从黄埔饭店到静安寺的公交路线,也遭到了阻拦 。
凌维诚写给当局的报告
最终凌维诚通过各种关系为孤军安排工作,有的被安排进铁路局做警察,有的进入私营企业做司机,有的介绍到航运公司做苦力,不满意工作要返回原籍的也都给予一定路费,总算勉强解决了大家的生活问题。到1947年,由于持续的内战,物价飞涨,孤军生活难以为继。上海媒体报道:“谢故团长遗族生活教养均待援助”,消息传到重庆,蒋介石迫于舆论压力,才又重视此事。派人到上海慰问,并发放了抚恤金。
蒋介石在报纸上的批示
解放以后,聚集在上海的孤军仍有60多人。为了解决子女读书以及孤军生活的问题,凌维诚写信给时任上海市长陈毅,请求继续使用吴淞路的住房,以及利用谢晋元墓地一带空地出租,解决生活问题。陈毅指示上海市政府同意了这一请求,并安排劳动局为仍在上海的孤军介绍工作。劳动局还安排凌维诚到江南造船厂等大厂工作,但由于离家太远,家中尚有幼儿需要照顾,凌维诚选择了在离家近的幼稚园做保育员工作。
60年代,谢家遭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当地人对谢晋元的故事大多是知情的,并未太为难凌维诚,只是其子女在工作安排上遭到了一些磨难。长女谢雪芬1953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学院,在冶金部工作。1958年被调到云南东川矿务局工作,后来又被调到丈夫的家乡常州冶金厂工作,直到1985年退休。
凌维诚和子孙
二女谢兰芬在读高一时就积极参加抗美援朝运动,并于1950年12月到解放军化学兵学校学习。后调到广东肇庆市卫生系统工作,1968年6月受到迫害至死,1978年11月平反。
长子谢幼民,自幼多病,高中时在学校受了刺激后精神紊乱,后一直在医院治疗,谢家也因此陷入困顿。后来谢幼民因病去世。
次子谢继民为了减轻将负担,早日出来工作,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而报读了中专。1958年响应号召,到农村工作。1962年,被调到煤炭行业工作,一步一步从基层员工做到厂长职务。后来回到上海,先后在上海政协、人大任职。电影《八佰》点映时,制片方曾特地邀请谢继民观看点映。
1991年1月6日,凌维诚因病去世。
世界很近
谢晋元,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