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 年 4 月 5 日,蒋介石在台湾因病离世,享年 88 岁。
在蒋介石去世前,他曾遭遇一场严重车祸,此后身体每况愈下,多种老年慢性疾病缠身。
蒋介石辞世后,蒋经国依照奉化溪口的家乡风俗,为其穿上 7 条裤子、7 件内衣,并着长袍马褂。灵柩中放置了他生前钟爱的《三民主义》《圣经》《荒漠甘泉》和《唐诗》四部书籍,以及他晚年常用的一些物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9ccee208152384ff69213946867686.jpg)
治丧委员会将蒋介石的灵柩暂厝于慈湖。此地位于台北市以南 60 公里处,蒋介石生前相中这里,因其风景类似奉化老家,他仿照溪口的建筑样式建了几排平房,并手书“慈湖”将其更名为“慈湖宾馆”。蒋介石怀恋家乡,而依江浙一带习俗,人若逝于异乡且暂未归葬故里,可采用浮厝方式暂理,即将灵柩离地三寸,四角垫高,如此一来,子孙迁葬先人时无需破土刨坟。蒋介石病重时,也曾嘱托身边亲属,自己死后灵柩暂厝慈湖。
当时,《人民日报》在报道蒋介石去世的消息时,给他贴上了两个标签,一是“反动派头子”,二是“中国人民的公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7a2fd156f9eefd362bdd2047072384.jpg)
蒋介石灵柩的后续处置多年来备受瞩目。台湾方面曾就其灵柩安置有过讨论和提议,但因种种原因屡次搁置。例如,2004 年,蒋经国的遗孀蒋方良曾申请将蒋介石和蒋经国的灵柩移至“五指山国军公墓”内,当时台当局亦有相关兴建规划,但在蒋方良去世后该方案暂缓。近年来,“台独”分子的破坏行径引发关注。2018 年 2 月 28 日,“台独”分子在桃园慈湖向蒋介石灵柩泼红漆,这是 1975 年以来蒋介石灵柩首次遭此破坏。
蒋家后代一直期望能让蒋介石“入土为安”,实现其“落叶归根”的遗愿。然而,这一愿望的达成受诸多因素制约。在蒋介石灵柩暂厝慈湖的决定过程中,蒋经国曾痛苦地对身边人说:“父亲一生思乡情切,如今只能以此暂安,盼有朝一日能归葬故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86b0143cde226c5ad3391696dd5ae5.jpg)
多年来,关于蒋介石灵柩的安置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台湾当地民众对此也有诸多讨论,一位老者曾感慨道:“蒋公已逝,但其落叶归根之愿却迟迟未能实现,这是时代的悲哀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8aa7d8cb94e24660d5418b25cfd4f9.jpg)
尽管蒋家后代一直努力争取让蒋介石“入土为安”,但现实的阻碍重重。“台独”分子的肆意破坏更是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相信将来台湾终将回归祖国怀抱,届时,包括蒋介石灵柩安置在内的诸多问题也都将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得到妥善、合理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