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流量密集的珠宝店进了一批翡翠,放在展示柜里卖了几个月,一个都没卖出去,经过高人指点,店长把翡翠的价格提高一倍,并在展示柜前写个告示:“本店新进特级翡翠一批,每人限购一个,数量有限,仅此一批,欲购从速。”
这告示一出,没多久,这批翡翠就被抢购一空,还不断有人前来咨询,表示想要购买的欲望。
同一批翡翠,用正常的价格售卖没有人买,抬高了价格,人们却抢着买,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1.贵的等于好的我做百货销售的时候,很多顾客走进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买***,要最好的。”刚开始我会拿最畅销的那款给他,因为我觉得畅销的代表了大众认可,应该是“好的”。
不过,顾客并不是这样认为,他往往会再问一句:“这是最好的吗?”
然后,我就给他介绍了店里最贵的那款,并告诉他:“这是店里最好的,也是最贵的。”
最后,顾客心满意足地付款,把最贵的买走了。
后来,只要顾客说要“最好的”,我都会推荐“最贵的”给他,而且基本都会成交。
我们都没有“火眼金睛”,很难从物品的外表看出它是好是坏,有句老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我们习惯用价钱作为衡量物品的标准,认为越贵的东西质量越好。
在正常情况下,确实贵的东西质量比较好,就像某宝售卖的专柜同款,价格跟质量是成正比的,想要质量保证,只能去专柜买“贵的”。
但是有些不良商家抓住人性的这个弱点,虚抬物价,制造假象,引诱消费者购买,谋取暴利,“贵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好的”,对于自己看不懂的东西,还是谨慎为好。
2.物以稀为贵那些绝版的人民币,邮票,现存稀少的,都已经变成了收藏家的珍宝,它们的价值也水涨船高,超出了它们本身价值的几千几万倍,这就是物以稀为贵的原理。
如果一个东西很少见,或者越来越少见,那它就越珍贵,就像大熊猫,它们现存的数量那么少,所以愈发的珍贵。
珠宝店的那个告示,制造出一种“稀缺”的假象——限购一个,而且卖完不再有。让人产生了一种“我现在不买,以后就买不到了”的错觉,不买变成了一种损失。
损失带给人们的感受是痛苦的,根据损失厌恶理论,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当人们觉得不买这个翡翠是损失时,心里的那种将要失去的痛苦是很强烈的,为了缓解痛苦,人们会愿意花钱去购买这个自己并不需要的翡翠。
3.从众心理年初,国内新冠病毒疫情最严峻的时候,部分地区冒出“粮食可能会断供”的谣言,有一些群众听到消息恐慌,戴着口罩,去抢大米。
另外一个群众看着他们这样抢,担心大米要被他们抢光,也跟着抢。
因为抢米是突然事件,米的供应没有第一时间没有跟上,反而让更多的人相信米要断供的消息,导致更大范围的跟风抢米。后来,这些抢米的人被啪啪打脸了。
其实,这就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从众心理也叫“羊群效应”,羊群平时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里面的羊总是盲目的左冲右撞,但是一旦有一只羊跑了起来,其他的羊会不假思索的跟着跑,根本不管前面有什么。
如果牧羊人在一群羊的前面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
这时,就算把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即使不明所以,也会向前面的羊那样,向上跳一下。
当人们看到一个,两个,三个……,很多人都买那些“特级”翡翠,即使不知道这些翡翠是不是真的好,也会“跟风”买;即使自己没有要买翡翠的理由,也会在心里制造出需要翡翠的理由,或者就是最简单粗暴的理由“大家都买了,我也要买”。
反正不管什么理由,买它就对了。
总结:我们在消费时,很多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性,实际上,很容易被影响,花钱买一些自己根本就不需要,甚至可能永远用不着的东西。
可能有些人家里的某个角落,放着一些自己都想不起来,当初为什么会把它买回来的东西;也可能有些人,某些东西,刚买回来就后悔了。
你做过这样非理性的决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