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吗?车的每月必要消费会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对我来讲,的确影响生活质量了,但是是“正”向影响,也就是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
一、养车付出
我的车, 8万元的一汽牌小轿车: 保险:2600元左右 加油:400元X12个月=4800元 保养:平均600元/年 整体下来,大概8000元
这台车跟了我七八年了,自动挡,现在什么毛病都没有,由于便宜,平时小磕碰我都不心疼,用车成本还低,我自己平时开车上下班,毫无压力,用着很舒心。
同事大众CC,20W左右: 车位:1000元/年 保险:3500元 加油:一个月300多,快400吧,一年大概8000元 保养:1200元/年 整体下来14000-15000元左右
就我的感受,如何养车省钱呢? 1.开车最重大头的就是加油。我的感受是:加油一定去参加各种活动,比如我参加的中石化的APP的活动,加油有优惠,很省钱。 2.保养:我的车辆保养都是在4S店进行的,由于我在购车的时候,购买了基础保养协议。机油+机滤都是终生免费的,每次只是拿120元的工时费,所以很便宜。另外,我会参加季度的4S店的活动,还送大米啊,礼品啥的。感觉也能回本一些。 3.保险:这个我没办法,因为基础保养协议绑定了,这个必须在4S店购买,不过我对比下来,和外面差不多价格。而且4S店送我免费洗车1次/月。这个也回本一些,我基本都不用在外面花钱洗车。
综合来看,我养车就是各种薅羊毛,4S店羊毛,加油站羊毛,能薅就薅!!!
二、养车收益
我觉得自己有车了最大的收益是生活边界的拓展。有车了,好多个周末,我们都会去探索城市不同的公园,几乎都走了个遍。带孩子,也走了全市的展馆,规划馆、博物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送孩子去上课外班也不会有什么局限。
记得孩子参加了少年宫免费的16节击剑课,虽然远一点,但是报课的时候,会毫不犹豫。还有,我们会在某个夏天的傍晚,临时起意,去百花园溜达。这就是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出行的感受。
其次,有车了,我们自驾游去了长白山、延吉、内蒙古草原,青岛海边,城市外围的红叶谷、著名的山等都去了,冬天去滑雪,也很方便,想走就走,想停就停。
回娘家也非常方便,不知道怎么的了,疫情结束后,高铁火车票更难购买了。连续五六年我们都是开车回娘家。基本不会有抢火车票的焦虑,而且过节期间高速免费通行,真的很省钱。
这就是我感受到的收益,有车之后,可以无拘无束的生活,可以探索你喜欢的世界,可以不受外界条件约束的回老家,做你想做得事情,看你想看的风景。
三、我对你的建议
我给身边朋友推荐汽车的时候,都会给他算一笔经济账,收入,用车成本。而且我十分建议“下探一个级别"买车,比如你现在可以承受的是大十几万的车,那么我就会建议他去购买十万左右,甚至十万以内的车,基本就是合资变国产,高配变低配。就我的用车经历来讲,下探一个级别买车,生活成本额外的付出基本体现不出来。有车的幸福感还会提升很多!
我见过很多农村老家的同村的,本来家庭收入就不行,还跟风攀比搞了个宝马奥迪啥的,的确过年开出去有面子,然后平时用不起,停在家里吃灰。车是用来开的,你不开,它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你用了越多的油钱,意味着它的“使用价值”被你榨干的越彻底,你更加享受了有车的生活!
其次合资、国产买什么呢?对我来讲,我不是很在意合资车还是国产车。这点和我的同事不同,他经常在群里晒出来合资和国产的保值率的差异,但是我对比下来,10年后保值vs不保值也就差个几千块钱。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家来讲,又不经常换车,10年间的科技享受和10年后的保值率来讲,我毫无犹豫选择科技。
买顶配车还是买低配车?这点真的分人而已!就我个人的情况而言,我肯定会选择顶配的,最好有自动驾驶等科技配置的。前一阵我陪媳妇回娘家,900+公里的高速车程,我还和她说,下一台车咱们就换一个高阶辅助驾驶的,这样开车回家就不那么累了。而且,我自己就在车厂工作,我知道怎么用,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些科技配置的功能效果。
而我一个亲戚,他购买了一个L2.5级别ADAS车辆,已经2年了,跟我说都不知道这些按钮是干啥的,连ACC自适应巡航都没开启过,自己也不去探索,没有探索的欲望。我想说,如果是这样的性格的人,就不用购买顶配的,一个最低配的车壳子,完全够用了。
总之,我还是很推荐大家下探一个级别购买汽车,我的感受是付出基本感受不到,并且有车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