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千古史记
编辑|千古史记
特朗普马上迎来他的2.0时期,但沙利文临走之前又来“警告”了,特朗普对华政策的“戏本”似乎早已写好,而他的“大买卖”思维注定会重蹈六年前的覆辙。
2018年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可谓“摧枯拉朽”,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商人手腕,用高关税和极限施压就能逼中国做出妥协,甚至达成类似《广场协议》那样的“重大交易”。
但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当时,他挥舞着关税大棒,先是对欧洲、日本、加拿大等盟友下手,逼迫这些国家在贸易谈判中屈服,到了中国这儿,他碰上了硬骨头。
美国对中国价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迅速“以牙还牙”,对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反制。
这一回合打下来,特朗普不仅没从中国这里得到好处,反倒让自己的消费者背上了更高的物价负担,美国资本市场也因此一度陷入震荡,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比较讽刺的是,中美双方在2018年5月还达成了一份联合声明,承诺减少贸易逆差、增加双向投资,但这份声明连一个月的“寿命”都没有,特朗普就反悔了,又追加对中国商品的高额关税。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国当然不会退缩,再次实施对等报复,最后,双方斗得两败俱伤,直到2020年才让这场贸易战逐渐偃旗息鼓。
沙利文对此印象深刻,他对特朗普新一任期可能再次上演类似剧情早已有了清醒的预感,他清楚,这种针锋相对的局面,不会为美国带来“胜利”,只会让彼此的伤痕更加深刻。
而这一次,沙利文不仅是担忧,更是直接“支招”,他提醒特朗普,“全力竞争”固然是美国的必然选择,但保持与中国的沟通同样重要,这种矛盾的心态简直就像“既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
但这种建议显然与特朗普的作风格格不入,你看特朗普是个喜欢妥协的人吗?他更倾向于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达成目标,也是“异想天开”了,竟然还想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延续拜登“竞争与沟通并存”的方法论。
但沙利文认为,中美关系中有许多不可忽视的领域是需要合作的,中美之间的稳定对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以及在芬太尼问题上的合作空间。沙利文这一次看来真是“苦口婆心”在劝特朗普了。
拜登政府留下的中美政策“遗产”,不能说是“完美无缺”,只能说“伤痕累累”过去四年,中美关系在政治、军事、外交和高科技领域的对抗全面升级,美国一方面试图在台海、南海问题上挑衅,另一方面又在人工智能芯片等技术领域对中国实施严格封锁。
甚至还想“变本加厉”呢,商务部长雷蒙多甚至在近期提议,需要对中国采取更严厉的技术出口限制,这种全面对抗的策略,不仅未能有效遏制中国发展,反而促使中国在科技自主化领域加速突破,同时推动了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关系。
尽管如此,沙利文对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还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套“全力竞争+保持沟通”的模式,为特朗普政府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而特朗普如果延续这种政策,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美之间的摩擦。
但特朗普能不能“听进去”还是一说,毕竟,在特朗普看来,合作和沟通从来都不是他取得胜利的手段,施压才是,估计他只相信自己的“硬拳头”。
而且特朗普这次上任态度也不太一样了,他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中美联合可以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但沙利文又来“泼冷水”了,他认为特朗普的“合作论”就是象征性的“意思”一下,而非实质性计划。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既要又要”不要太明显,沙利文在采访中提到,中国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在经济、技术和军事领域挑战美国。
对于这种挑战,美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但这种防范思维背后却也暴露了其矛盾之处:既要联合盟友围堵中国,又希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出力;既要中国顺从美国的规则,又不愿给予中国平等的合作空间。
中国的态度却一直很明确,外交部长王毅近期重申,中国愿意与美国一道努力,推动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这表明,中国并不想与美国形成对立的阵营,而是希望通过合作解决分歧。
合作的前提是平等,美国如果继续用不平等的规则框架来限制中国,那么我们也没什么好话再说了。
如果特朗普执意延续他的“单边主义”政策,而不是以合作的姿态与中国互动,那么两国关系的继续恶化几乎不可避免,沙利文的“预言”或许会再次应验。
中美关系的走向,既取决于特朗普能否抛弃“大买卖”思维,又受制于美国内部的党派斗争与国际环境的变化,不管是拜登的“竞争与合作并存”,还是特朗普的强硬施压,中美关系始终在一个“高压锅”中寻求平衡。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沙利文放话:特朗普跟中国谈不成“大买卖”》——观察者网2024-12-23 13:57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