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还击,猪肉罐头并不受欢迎,老兵回忆:腻得舌头打滑

点点读历史 2024-10-28 01:43:17

对越还击,猪肉罐头并不受欢迎,老兵回忆:腻得舌头打滑

1979年春,在中越边境的密林中,一群解放军战士正在艰难跋涉。他们的背包里,装着一些沉甸甸的铁罐头。这些罐头本应是战场上最重要的补给品,却成了让战士们又爱又恨的"负担"。

"那个味道,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难受。"今年已经65岁的老兵张大爷回忆道,"打开罐头的一瞬间,一层白花花的猪油就盖在上面,冷冰冰的,入口即化,腻得舌头都打滑。"

在那场特殊的战争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些让战士们难以下咽的罐头,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战时后勤补给的艰难抉择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的第一天,后勤部队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崎岖的边境山区,补给线路绵延数百公里,车辆通行困难,物资运输只能依靠骡马和战士们肩扛手抬。

当时负责军需供应的李参谋回忆说:"补给线最远的时候超过200公里,有些山路窄得连马都过不去,战士们只能一个接一个排成长队,用背带把粮食和罐头一袋袋往上背。"

在前线指挥部,军需处处长王铁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传统的大锅灶无法设在战地,新鲜蔬菜和肉类更是难以保存。经过反复权衡,他决定将罐头食品作为主要补给。这个决定虽然在当时看来是无奈之举,却为后来的军用食品发展开启了新的方向。

上海市军用食品研究所接到紧急任务,要在最短时间内研制出适合战时使用的罐头食品。研究所主任张志明带领团队连续工作了72小时,终于确定了第一批罐头的生产方案。

"我们考虑到战士们需要高热量,就在罐头里多放了些肥肉。"张志明说,"但是没想到,正是这个决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1979年3月初,第一批罐头运抵前线。这批罐头由四个生产基地紧急赶制,每个罐头重约750克,内含肉类450克,其余为调味料和卤汁。运输队采用特制的木箱包装,每箱装12个罐头,由骡马驮运或战士背负。

前线某部队的炊事班长刘德发清楚地记得,当时每名战士每天的补给标准是:两个罐头、一袋压缩饼干和一小包盐。但随着部队逐渐深入,补给线越拉越长,有时一个连队要等待三到四天才能收到一次补给。

为了解决运输困难的问题,后勤部队开始在沿途设立多个物资中转站。他们利用当地的岩洞或搭建简易棚屋,将其改造成临时仓库。每个中转站都配备专人值守,确保物资安全。

然而,这种补给方式很快暴露出新的问题。由于山区昼夜温差大,加上潮湿的环境,一些罐头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出现了变质。更重要的是,战士们发现这些罐头虽然营养丰富,但在寒冷的环境下食用时,往往会因为脂肪含量过高而难以下咽。

一位曾参与战斗的老兵回忆:"有时候实在饿得不行,就把罐头放在怀里捂热,这样吃起来会好一些。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直接把上面的油脂刮掉,只吃下面的肉。"

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军需部门开始着手调整补给方案。他们一方面开始研制新型的压缩食品,另一方面也在探索更适合战时使用的罐头配方。这些经验为后来军用食品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二、猪肉罐头的尴尬处境

1979年3月的一天,在云南省某边境地区的军用仓库里,一批批新运到的猪肉罐头正在接受检查。负责验收的军需官陈国强打开一个样品罐头,仔细查看里面的内容。

"这批罐头的营养含量很高。"陈国强指着检验报告说,"每100克含蛋白质18克,脂肪32克,热量高达360千卡。按理说,这样的营养配比在战时是很合适的。"

然而,实际情况却与预期大相径庭。一线作战部队的反馈显示,这些看似营养充足的罐头,在实际使用中遇到了不少麻烦。

"罐头的制作工艺很特殊。"上海军用食品研究所的技术员王明诚解释道,"为了确保肉质的新鲜度和储存时间,我们采用了高温高压灭菌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猪肉会释放出大量油脂,这些油脂会自然浮到罐头的上层。"

这种特殊的制作工艺导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寒冷的战场环境中,罐头上层的油脂会凝固成一块白色的固体。战士们打开罐头时,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层令人却步的油脂。

"记得有一次,我们连队在一个海拔2000多米的山头驻扎。"老兵李福生回忆说,"气温只有零度左右,打开罐头后,那层油就像凝固的蜡一样。饿了几天的战士看到这一幕,有的直接就吃不下去了。"

为了改善食用体验,前线部队想出了各种办法。有的战士会用随身携带的小刀,把上层的油脂carefully刮掉;有的会把罐头放在衣服里捂热;还有的会把罐头埋在温热的炮弹坑里加热。但这些方法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979年4月,某部队后勤处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在最近一个月的作战期间,约有30%的猪肉罐头未被食用就被丢弃了。这个数字引起了军方的高度重视。

"储存方式也是个大问题。"曾担任运输连长的张建国说,"那些罐头必须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但在潮湿的边境地区,很难找到合适的储存点。一旦储存条件不当,罐头很容易生锈和变质。"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后勤部门开始采取新的储存措施。他们在各个补给站都修建了防潮地台,用油毡布做防雨层,并定期检查罐头的储存状况。但这些措施增加了后勤保障的难度,也加重了运输负担。

最让人头疼的是,即使是完好的罐头,其口感也难以满足战士们的需求。一位曾在前线服役的军医回忆:"那时候,不少战士宁愿多吃点干粮,也不愿意打开罐头。有些人因为吃不惯这种油腻的食物,甚至出现了轻微的消化不适。"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战争后期。虽然军方多次调整罐头的配方,但始终没能解决油腻的问题。这促使军需部门开始思考,是否需要研发新的战时食品来替代传统的猪肉罐头。

三、意外走红的替代品

1979年4月的一天,在军需物资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一群科研人员正在对一种新型压缩饼干进行最后的检测。这种代号为"761"的压缩饼干,是为了解决猪肉罐头遇到的问题而研发的。

"当时我们接到上级指示,要求研发一种既能保证营养,又便于携带的干粮。"研究所的老专家徐国华说,"经过多次试验,我们终于研制出了这种特殊的压缩饼干。"

这种新式压缩饼干采用了独特的生产工艺。原料中加入了脱水蔬菜粉末、奶粉和维生素,经过高压压制成型,每块重量仅有100克,但热量相当于300克普通饼干。更重要的是,这种饼干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保持3个月不变质。

"第一批压缩饼干送到前线时,战士们都很好奇。"运输连的老班长王德发回忆说,"饼干包装上印着'泡水即食'四个大字,但很多人都是直接掰开就吃了。没想到口感还不错,特别是那种淡淡的奶香味,让人吃了还想吃。"

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小包装蔬菜罐头也在部队中悄然走红。这种罐头每罐只有200克,内含泡菜、萝卜干等腌制蔬菜,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还能解决战士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

"蔬菜罐头最受欢迎的是它的开罐方式。"曾在前线服役的老兵赵明说,"罐头上有一个拉环,轻轻一拉就能打开,不用像猪肉罐头那样还要用刀子开罐。里面的咸菜、萝卜干可以直接吃,酸辣可口,特别开胃。"

战士们很快发现了这两种食品的妙用。他们会把压缩饼干掰碎,和蔬菜罐头一起食用,这样既解决了干粮太干的问题,又能享受到酸辣开胃的滋味。这种搭配很快在部队中流传开来,成为最受欢迎的野战口粮。

"有意思的是,战士们还发明了很多吃法。"炊事班长李建国说,"有人会把压缩饼干泡在开水里,加上一点蔬菜罐头的卤水,就成了一碗香喷喷的泡饭。还有人会把饼干磨成粉末,和着蔬菜罐头里的咸菜一起拌着吃,味道特别好。"

这种创新的食用方法不仅提高了战士们的食欲,也在客观上解决了补给问题。一名战士一天只需要3块压缩饼干和2罐小包装蔬菜罐头,就能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相比之前的猪肉罐头,新的口粮组合减轻了近一半的重量。

后勤部队也因此调整了补给方案。他们开始在各个补给点都储备这两种食品,并根据战士们的反馈不断改进。比如,在压缩饼干中增加了不同的口味,在蔬菜罐头中也加入了更多品种的腌制蔬菜。

到了1979年5月,这种新型口粮组合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猪肉罐头,成为前线部队的主要补给品。它不仅解决了运输和储存问题,也大大提高了战士们的伙食满意度。

四、隐藏在罐头背后的故事

1979年初,在上海军用食品研究所的一间简陋实验室里,灯光整夜未灭。首席研究员郑向阳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第108次罐头配方试验。墙上的计划表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配方数据,每个配方旁边都标注着详细的试验结果。

"那段时间,我们几乎以实验室为家。"郑向阳回忆说,"接到研制任务时,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了赶进度,团队分成三组轮班工作,连春节也没有休息。"

研制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原料选择。当时国内的肉类供应并不充足,要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优质猪肉并不容易。为此,军方特意调动了几个省份的物资储备,确保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初的几次试验都失败了。"实验室技术员王海清说,"我们按照传统的红烧肉工艺制作,结果罐头在高温消毒时肉质完全散开,变成了肉糜。后来我们不得不改变工艺,先将猪肉切成大块,经过特殊处理后再进行烹制。"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为了确保罐头在战场环境下的保质期,研制团队不得不采用高温高压灭菌。这个过程会导致肉质变得过于松软,同时会析出大量油脂。

"有一次,我们收到前线指战员的来信。"参与研制的老工程师李松柏说,"信中说,战士们在寒冷的环境下根本咬不动那些冰冷的肉块,而且罐头上层的油脂让人完全没有食欲。看到这些反馈,我们决定重新调整配方。"

团队开始尝试在肉类选择上做文章。他们专门挑选瘦肉含量较高的猪肉部位,同时调整了腌制和烹饪工艺,希望能降低成品中的油脂含量。但这种改良很快就遇到了新的问题——瘦肉罐头的保质期明显缩短,而且成本大幅上升。

"最让我们意外的是战士们的建议。"郑向阳说,"有位战士在信中提到,如果能把罐头做小一点,分量少一点,可能会更适合战场使用。这个建议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研制团队随即着手开发小包装罐头。他们将原来750克的规格改为375克,同时改进了封口工艺,增加了防锈涂层。这些改进虽然看似简单,却大大提高了罐头的实用性。

前线官兵的反馈也为罐头改良提供了重要参考。一位运输连的战士在给研制团队的信中写道:"如果能在罐头上加个拉环就好了,用军刀开罐太费劲。"这个建议最终促成了新一代易拉罐的研发。

到1979年中期,研制团队已经完成了超过200次的配方试验,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数据。这些来之不易的经验,为后来军用食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猪肉罐头最终被新型口粮取代,但在这个过程中,研制团队付出的努力和积累的经验却永远地留在了历史记录中。

"最难忘的是那些深夜里的讨论。"李松柏说,"每当收到前线战士的来信,我们就会聚在一起研究改进方案。虽然很多方案最后都没能实现,但那种为战士们服务的心情,至今想起来仍然觉得很温暖。"

五、战场饮食的历史启示

1979年6月,在北京军事科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总结会正在进行。与会者包括多位军需专家、后勤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来自前线的指战员代表。他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和总结这场战争中的军用食品供应经验。

"这次战争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时任军需部副部长的张洪泰说,"我们第一次如此深刻地认识到,战场饮食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更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

会议桌上摆放着几个样品:已经停产的猪肉罐头、新型压缩饼干,以及小包装蔬菜罐头。这些食品见证了军用口粮的重要转折。从最初过分追求热量和营养,到后来注重便携性和实用性,军用食品的发展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以前我们总认为,战士们需要的就是高热量、高蛋白。"上海军用食品研究所的专家说,"但实战告诉我们,如果食品不受欢迎,再高的营养价值也没有意义。"

这次经验教训直接推动了军用食品的革新。1980年初,军方组建了专门的军用食品改革小组。他们提出了"轻便、实用、易食"的新标准,开始全面改进军用口粮。

首先是包装的革新。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铝箔复合材料,既轻便又防潮。这种材料很快在压缩饼干的包装上得到应用,大大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

"改革最成功的是口味的多样化。"一位参与研发的工程师说,"我们在新产品中加入了不同的调味料包,让战士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节口味。这个简单的改进,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到了1981年,军方已经开发出十多种新型战场食品。其中包括即食面、营养糕点、速溶饮料等。这些产品不仅在营养上符合要求,在便携性和口感上也有了很大提升。

"最重要的变化是观念的转变。"一位老军医说,"我们开始重视战士们的实际需求,不再简单地用营养价值来衡量军用食品的好坏。"

这种理念的转变也影响到了军用食品的研发方向。研究人员开始更多地考虑战场环境、作战方式等实际因素。比如,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开发出适应高温、严寒等特殊环境的专门食品。

1982年,军方在总结对越自卫反击战经验时,专门设立了军用食品研发专项基金。这个基金不仅用于新产品的研发,还支持相关的基础研究,推动了军用食品工业的整体发展。

"现在看来,那次战争中的教训实在太宝贵了。"一位参加过战争的老兵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那些困难,我们可能还在走老路子。正是那些失败的经验,推动了军用食品的革新。"

在之后的军事演习中,新型军用食品展现出明显优势。它们不仅减轻了后勤压力,还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这些改进为现代化军队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2 阅读: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