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立大功了!斥资9亿将黄河水引入沙漠后,如今沙漠变绿洲!

品味红梦史说 2024-09-11 03:06:32

2004年,一项堪称宏大的工程,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齐沙漠发出了第一声响亮的吼叫。

政府抱着必胜的决心,面向社会宣告,他们要用黄河的水来治理沙漠。

黄河之水是不是从天上来,这个姑且不论,但黄河泥沙淤积生态环境并不理想,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把黄河水引到沙漠,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这谁也不知道。

纷至沓来的争议和抨击在所难免,可以说,这项工程,一开始几乎得不到任何人看好。

它到底能为沙漠带去什么?内蒙古为何会产生这个外人看来十分荒谬的想法?

2004年之前,库布齐沙漠的存在,以及黄河的存在,给内蒙古人带来了两个十分头疼的问题。

库布齐沙漠占地面积广阔,一眼望不到尽头,土地利用效率却堪称低中之低。

很多内蒙古人都曾站在沙漠附近感叹,如果这么一大片土地可以变成林地、耕地或者草地,那该有多么美妙。

耕地可以为农业生产创造巨大的价值,不少农民都能靠地吃地富起来。

草地不用多说,那可是牛羊的天堂,也是牧民的天堂。就算只是林地,沙漠也能变成人人向往的绿洲。

只可惜,老天爷总是不会那么轻易满足人类的愿望。

受到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的影响,库布齐沙漠能够转化为绿洲的可能性,在当时的人看来约等于零。

至于黄河,它的河段让内蒙古人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黄河的一部分河段,会在冬天引发并不常见的凌汛现象。

简单来说,凌汛就是指水流因为温度太低而结冰,导致河道严重堵塞,没有结冰的水流不过去,只能向其他方向横向发展,直接溢出河道。

这样一来,沿岸地区就能在大冬天感受一把洪灾带来的痛苦。

河水不给力,沙漠不景气,内蒙古人心里苦哈哈,脸上还得假装笑嘻嘻。

不解决这两个头疼的问题,子子孙孙都得被困在自然的魔爪底下逃脱不得。

可是要解决,尤其是要同时解决,这谈何容易。

广大专家学者们,政府的领导干部们,个个都不甘示弱,铆足劲儿跟这两个“毛病”杠上了。

他们四处调研,广泛征求意见。

再结合黄河河段与库布齐沙漠的距离、朝向、面积等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最终得出了一个风险很高、投入很大,可一旦成功就能享益无穷的方案,引黄治沙。

把黄河的水引过来,治理库布齐沙漠,让沙漠变成绿洲。

“痴心妄想,纸上谈兵的结果一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百姓辛辛苦苦挣的钱,就是拿来这么糟蹋的吗?”

“还是吃饱了,用黄河的泥沙水来治理沙漠,确定不会把沙漠治成更大的沙漠吗?”

当时社会上的声音,翻来覆去就是类似的这一些。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与天斗,与地斗,必败无疑。

迎着冷眼和风凉话,内蒙古坚信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并斥资9亿巨款,在2004年开始了这项浩浩荡荡的工程。

整个工程分成三个环节,第一个就是引水。

民众的很多意见本身是没问题的,大家都看得到,黄河之所以被称作黄河,就是因为河水当中泥沙淤积的情况非常严重。

这样的水质,恐怕很难改善沙漠的地貌条件。

而且贸然引水,数量太多,只怕也会影响黄河本身的生态圈子。

引什么样的水,把量控制到多少最合适,怎么去引,这些问题,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巨大难题。

黄河引水的河段一定是有筛选的,既然要在解决沙漠问题的同时,解决凌汛带来的灾害,那就得在凌汛高发的地段下功夫。

在评估冬季凌汛的基本水面高度之后,引出剩余数量的河水,这样才能避免水满则溢的情况出现。

至于怎么引,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办法,当然就是挖水道,修水渠。

早在中国古代社会,老祖宗们就已经干过很多这样的事情了。

大名鼎鼎的京杭大运河,总共分为四个水段,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古人靠着这四段水渠,把从北方海河到南方钱塘江的五大水系都给沟通了起来。

古人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都能做到的事情,今人没有道理做不到。

在施工团队齐心协力的行动之下,一条几十公里长的水渠逐渐成型,从黄河到库布齐沙漠,起点很明确,终点很明确,目标也很明确。

通过压强、地势的自然力量,以及相关机械设备带来的动力,黄河之水就能准确无误到达沙漠。

这可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了,古人的诗词,在这一刻仿佛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水渠也挖了,水也有了,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维持沙漠的生态水准了。

光是有水,这解决不了问题。引水的终极目的,还得是增加沙漠的植被。

由于工作团队属于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一开始不敢随便选择植物,

只能特意挑选耐旱性比较强,并且稳定性和抓地力也比较强的植物。

比如沙柳,这是一种在沙漠边缘地带比较常见的植被。

科学家们激动万分地把沙柳栽种进去,满眼期待地等待,但最终的结果并不那么尽如人意。

至少第一年,沙柳的死亡频率很高,存活下来的顽强植株寥寥无几。

工作人员有些失望,但考虑到万事开头难,这个结果,他们也是能接受的。

沙柳的适应性再强,也得经历和库布齐沙漠的磨合期。

等到下一个阶段,说不定情况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

事实也果真如同他们所预料的那样,不仅沙柳活了下去,其他类型的植株同样也活了下去。

库布齐沙漠的植被覆盖率,肉眼可见地越来越高。

直到这个时候,先前议论纷纷的民众才明白,内蒙古这一波原来在大气层啊,眼光竟然这么长远。

植被稳定性增强,意味着生态环境的修复有了更多希望。

现在,库布齐沙漠的绿化面积已经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

不仅如此,依托绿洲生存的其他动植物,也越来越多地来到沙漠,并且在这里建造他们美丽的家园。

沙漠变绿洲,这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淡水资源的引入,也让农耕畜牧行业,甚至是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环境好了,钱包鼓了,老百姓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一切都在朝着美满的方向发展。

不过,引黄治沙的质疑声还是没有完全消失。

有人认为,这项工程虽然已经有了效果,但由于它的成本投入太大,后期的经济价值还不太明显,所以很有可能,它对资源的消耗会大过它的产出。

把话说得再难听一点,那就意味着,引黄治沙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看到这样的评论,外地人并没有那么敏感,但很多内蒙古当地人会选择据理力争。

引黄治沙带给他们的变化,他们作为当局者,感受是最为直接和深刻的。

有些东西,千金都不换。

引黄治沙,看似不可能,实则没有什么不可能。

它的成功,也给其他地方的环境治理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带去了宝贵的启示。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把缺点变成机会,把短板变成考验。

只要闯过去,那就一定能大大方方喊一声,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0 阅读:11

品味红梦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