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大范围寒潮、工业生产快速恢复等因素影响,我国社会用电需求快速增长,部分地区短时间内电力供应偏紧,恶略环境因素的不断出现,对电力企业的应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能源电力安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冬季有雨雪冰冻天气,在夏季,全国各地由南至北陆续进入汛期后,南方部分地区遭受强降雨袭击,发生较重洪涝灾害,防汛抗洪工作形势严峻。电力企业同样面临强汛期和台风期间密集输电通道、配电网、海上风电等安全风险。同样需要增强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同时能源安全也受到其它方面的因素影响,据中新网12月报道,民进党当局为谋取政治私利,蓄意煽动对立情绪,炒作"仇中"议题,岛内"台独"势力愈发猖狂。绿营民意代表陈永福抛出惊人言论,提议让台当局攻击大陆核电站。对此,国台办16日评价称,这种疯狂言论"丧尽人类良知"。
何为能源安全?
当今,能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上,能源安全是指以可支付得起的价格获得的充足的能源供应。
考虑到能源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当今的能源安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物质安全——能源资产、基础设施、供应链和贸易路线的安全以及紧急情况下必要和迅速的能源资产、基础设施、供应链和贸易路线的替代。第二,能源获取最为关键,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合同上的、抑或是商业上的开发和获取能源供应的能力。第三,能源安全是一种系统或体系——由国家政策和国际机制构成,旨在于对供应中断、油价暴涨等紧急情况,以合作和协调的方式迅速做出反应,以维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第四,能源安全与投资安全紧密相关,需要足够的政策支持和安全的商业环境,需要鼓励投资,确保充足和及时的能源供应。第五,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或环境安全问题密切联系。当今气候变化和环境整治的困境在于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清洁能源发展,已经成为能源技术革命和全球能源结构变化的主要变化趋势。第六,能源安全不仅仅局限于石油供应和油价安全。
该怎么破解?
应对能源安全问题,需要加强各方面的能力建设,其中的应急能力就是当前迫切需要提升的一个方面。
在近期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中,针对能源转型不断加快,能源安全环境日益复杂,我国如何保障能源发展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也给出了答案,就是加强能源储运调峰体系建设,统筹发展煤电油气多种能源输运方式,构建互联互通输配网络,健全能源储备应急体系,打造稳定可靠的能源储运调峰体系。其中再次强调了应急体系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迫切需要提速。近日,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了《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管理办法》。该办法主要为了全面加强电力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
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以下简称“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是指以电力企业为评估主体,以应急能力建设和提升为目标,对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进行评估,查找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电力企业建设完善应急体系的过程。
其实,国家一直在大力开展能源电力行业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工作。2020年10月,国家能源局同意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国家电力应急救援基地。基地作为国家电力应急救援队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电力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及应急技术研究等工作。2020年1月,国家能源局同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四川应急基地为国家级电力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同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应急基地为国家级电力应急培训演练基地。
同时要求不断加大对应急基地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进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加强对应急基地的工作指导,完善配套机制,落实保障措施,充分发挥国家级应急基地的救援处置、人才培养、装备保障、技术研发、文化宣教等作用。
各个电力企业也是不断加强自身应急体系的建设,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加强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和抢修救援的能力。笔者注意到,早在2013年,国家电网就曾经在四川组织开展过一次应急技能竞赛,其也是电力企业不断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应急能力和团队组织建设,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一次演练。
能源安全关系国家安全,能源安全影响因素不断出现,能源电力企业要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升自身实力水平,才能守好国家能源安全的“大门”。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