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百场心理公益巡讲·第7场」对话青少年实务训练讲座——《表达同理心》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2025-01-22 15:10:55

1月15日,石井街社会心理服务站联合广东省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服务分队走进广州市庆丰实验学校小学部,为该校40多名教师开展了“对话青少年实务训练讲座——《表达同理心》”专题培训。此次培训由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黎仕达主讲,旨在通过专业指导,提升教师对青少年心理的理解与辅导能力,更好地与青少年沟通,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讲座伊始,黎仕达医生介绍了青少年心智状态的特点,指出违抗行为是青少年宣泄压力的一种方式,尤其在14岁左右会迎来违抗行为的高峰期,表现为看漫画、抽烟、飙车、上网、拒学等多种行为。他强调,这些行为若长期得不到正确引导和干预,容易发展成为成瘾行为,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针对青少年成瘾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黎仕达医生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成瘾行为源于青少年内在的混淆、焦虑,以及对外在现实的逃避和对同伴团体的渴望。他提醒教师们,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此外,黎仕达医生还指出,青少年在建立自我感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穿着打扮、音乐喜好及对事物口味的频繁改变,这是他们探索自我、寻求认同的正常现象。教师们应给予理解和尊重。

随后,黎仕达医生着重讲解了如何表达同理心,指出接纳的态度是助长改变的关键。他强调,熟练的回映式倾听是表达同理心的重要技巧,教师们要学会倾听青少年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他也指出自相矛盾和犹豫不决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教师们应给予包容和鼓励。

黎仕达医生还通过情景演练的方式,带领教师们进行了同理心练习,传授了回应式倾听和咨询技巧。他通过实例讲解,让教师们深刻理解了回应式倾听的内涵和方法,即把说话者的“原意”提出合理的假设,再以叙述的方式“回映”回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讲座最后,黎仕达医生总结道:“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但遇到困扰时,我们往往不能全面地发现自己的处境。如果有人愿意陪伴、包容和处理困扰,我们将感到更加自在。”他呼吁教师们要用心倾听青少年的声音,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0 阅读:0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构建心灵健康世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