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长得像苦瓜的水果吗?你知道甘蔗的平替吗?
在80年代有很多十分受欢迎的水果,如今在市面上却越来越少见了。
有的水果长得特别不像水果,有的则长得让人很难有食欲,哪怕是摆在市场上,很多年轻人可能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比如这五种水果,听闻即将失踪,那么在市面上你见过几种?
一、赖葡萄说起赖葡萄,很多人第一眼会觉得是发育不良的苦瓜,因为它和苦瓜的样子长得太过相似了。
不仅外表和苦瓜很像,里面的籽也与苦瓜子很相似,但成熟之后,赖葡萄的表皮就很漂亮,有着金光灿灿的即视感,所以也叫“小金铃”。
然而农村小孩都知道,苦瓜熟透快坏时也和赖葡萄长得差不多,尤其是与发育不良的苦瓜,二者更像。
若是要区分开二者,那肯定是尝一口就行,苦瓜非常苦,赖葡萄却很甘甜。
要知道在80年代,哪有那么多水果和零食可供小孩们选择?赖葡萄就成为了小孩们十分喜爱的水果。
一到赖葡萄成熟的季节,孩子们总会跑到自己的家园里面去找一个一个“小金铃”,有的大人也爱吃,一般会把它当做饭后甜点用。
虽然现在赖葡萄很少见了,但在江浙一带还是能看到这种水果,只是因为长得太像苦瓜,不知道的人往往直接会忽略掉它的甘甜。
还有赖葡萄的生长能力并没有多强,而且产量并没有多高,果农自然不愿意种植。
二、沙瓤西红柿西红柿很常见,但沙瓤的西红柿却不多见,记得80年代的时候,沙瓤西红柿特别多。
一到夏日午后,大人们都会拿出一个沙瓤的西红柿,用刀切成两片,然后再撒上一层白糖。
小孩们在外撒欢回来,吃上几口,又解渴又清甜,十分满足。
现在的西红柿讲究个大肥圆,虽然果肉很多,看起来也很漂亮,但甜度始终不及以前的沙瓤西红柿。
因为商家为了运输方便,还没成熟就把西红柿摘下来了,甚至有的商家为了让西红柿好看,还会为其打催熟剂。
而80年代的沙瓤西红柿都是长至自然熟,才会被摘下来,味道自然不一样。
那时的番茄还非常大,孩子一次只能拿半个,就着汁水和果肉一起吃,无比惬意。
而且沙瓤西红柿和现在西红柿有一点不一样,哪怕是熟透了,但在长柄的位置,青绿色的部分都特别多。
其次它的样子也不是特别规整,光滑但有一定纹路,如今却都找不到了。
三、甜杆吃过甜杆的人都知道,吃多了还有可能会上火,口腔两边基本上都会被扎破皮。
但那个时候没什么水果,能吃上一根甜杆,也觉得是件美事,现在应该很多地方都没有甜杆了吧?
在那个时候,甜杆相当于甘蔗的平替,都说甜杆和甘蔗相似,其实更像是长得粗壮的高粱杆,所以甜杆也被叫做“甜高粱”。
那时候的甘蔗很少见,哪怕是种了甘蔗,也长不出现在的粗壮,小得离谱。
甜杆一般是在秋季成熟,那个时候家家户户没啥水果,所以都会在自家田边和院子旁边都会种上几棵。
甜杆成熟时节,孩子们放学后会三五成群的跑到田间地头找那些看起来又高又粗的甜杆。
除了孩子们,大人们对甜杆也情有独钟,有时在劳作之余,大家坐在田埂慢慢咀嚼,和周围的人唠唠嗑,积攒一天的疲劳能缓解不少,但现在已经很少见着甜杆了。
因为甜杆的收购价值比较低,为了防止它影响玉米的生长,往往还没长成就被拔掉了
四、水蒲桃有一种水果闻着会有一点玫瑰花香,这里说的肯定不是阳光葡萄,而是水蒲桃。
听着叫法和赖葡萄相似,字却完全不一样,且长相完全不相同。
水蒲桃看起来有点像没成熟的枇杷,叶子也和枇杷有些相似,只是没有枇杷那般粗糙,远远望去,若不仔细辨认,很容易认错。
枇杷吃起来甜且润,水蒲桃虽然也有一定甜分,汁水很多,但是有一点淡淡的酸感。
水蒲桃外面有一圈厚厚的果肉,像李子一样会脱核。
在果实初期,果肉和果核其实是包裹在一起的,但随着成熟度的加深,中间的核会脱落。
如果遇到大风的天气,在水蒲桃果树下面,风吹摇动时,甚至还能听到一点点果核摇动的声音。然而水蒲桃对生长条件太过苛刻了,再加上水蒲桃的存储时间很短,如果采摘之后不及时食用就很容易腐烂。
水蒲桃的产量相对较低,经济效益完全不及其他一些水果品种,以至于种植户的积极性也就不高,这也导致水葡萄在市场上慢慢消失的原因。
五、榅桲榅桲这种水果可能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其实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了这种水果,还被唐玄奘带去了西方国家。
这种水果长得挺奇怪,很像坏了的梨子,尤其是在还没长成熟时,更是让人误解。
榅桲吃起来味道很独特,生吃的口感有点粗糙,煮熟后营养十分丰富,吃起来又绵又软,香甜不已。
有的人也用榅桲来调味,也有人直接将其放在家里,作清新剂用。
然而榅桲的种植难度太大,长相又不好看,所以市场竞争力很低,渐渐地就消失在了大众视野。
结语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在80年代很是风靡的水果,如今也渐渐淡出了视野。
就像上面提到的这几种水果,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很多可能都没听过,但在那个时代,却承载了无数的欢声笑语和童年记忆。
这些即将“失踪”的水果也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一些现在很熟悉的事物可能也会离我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