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期间体重反弹?正常现象!晚上比早上重一斤代表状态良好

昌勇下 2025-04-01 21:07:0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内科杂志》2022年第61卷第9期,“成人肥胖的管理共识”

2. 《中国健康营养》2021年第33卷第5期,“体重波动与代谢健康的关系探讨”

早上空腹和晚上9点分别称一次,晚上比早上重一斤代表状态良!

先别急,听我慢慢唠叨。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体验:早上起床空着肚子称体重,美滋滋地看到数字轻了,心里跟中了彩票似的;结果到了晚上,饭也没多吃几口,水也没喝多少,称一称——哎哟喂,体重怎么又涨回去了?那种心情啊,就像刚刚开了瓶可乐,结果发现气儿全跑了,失落得很。

可我今天就要跟你掰扯清楚——晚上比早上重一斤,嘿,你这不是变胖了,这是身体“运转正常”的好迹象。

体重每天涨涨落落,不是胖,是“日常波动”在打卡

咱们得先明白一个事儿:体重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数字”,它就跟你手机信号似的,一天到晚都在飘。你吃了一口咸菜、喝了一杯水、拉了一泡尿,称出来的数字都能不一样。

更别提你那一整天的走动、说话、呼吸、出汗,那都是在“消耗”和“储存”。

根据《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体重波动在0.5到2公斤之间都是正常的。

这不是脂肪在作祟,而是水分、食物残渣、肠道内容物在“撑场面”。

你晚上比早上重一斤?恭喜你,是个标准的“正常人”。

“反弹”?其实是身体在“回弹”,别把水分当成脂肪背锅

体重一涨,很多人立马脑补画面:“哎呀,我昨晚那两口红烧肉,完了,全变成肚子上的肉了!”拜托,脂肪不是这么好养的。

要把0.5公斤脂肪长出来,得吃进去大约3850大卡的热量,相当于你一天三顿都吃麦当劳,还得配个奶茶加蛋糕,才差不多能达标。你真吃了那么多?没吧!

其实,大多数“反弹”的体重,是水分的流动,尤其是你前一天吃咸了、睡少了、月经期前后、压力大,身体都会“藏水”。

它们像那些临时工,干完活就走,根本不打算长期留下。

体重秤是个“情绪制造机”,但别让它主宰你

很多人减肥减着减着,心就碎了:不是因为瘦不下来,而是因为体重秤老给你“阴阳脸”。

其实啊,体重秤这玩意儿,它就跟你家邻居那碎嘴大妈一样,爱说话但不一定句句靠谱。它只告诉你总重,却闭口不谈你现在是“水肿模式”还是“燃脂状态”。

你要是光看数字做决定,那就跟“盲人摸象”差不多。

更何况,肌肉比脂肪重,但占的空间小。你练练力量训练,屁股翘了,大腿紧了,体重却不一定掉。

你要是光盯着数字,那可是白白冤枉了你那辛辛苦苦练出来的肌肉宝宝。

既然说到这,就别嫌我啰嗦:称体重也得讲“时辰”

最靠谱的称体重时间,是早上空腹、排完尿,穿得少,最好光着秤。

这时候数据最稳定,能反映你身体的“基础状态”。

那晚上呢?晚上称体重不是错,只是它反映的是你全天的“运行结果”,包括吃进去、喝进去、动没动、拉没拉,全算在内。

如果你晚上称的体重比早上重个0.8到1.5斤,那恰好说明你吃得不多、水分摄入适中、代谢正常。要是晚上跟早上一样轻,那反倒要警惕,是不是吃太少、身体开始“节能”了?

“减肥反弹”这词儿,多少有点冤枉

这年头,“反弹”成了减肥的“惊悚词”。但咱得讲科学:真正的反弹,是脂肪细胞数目和体积的回升。

而减肥期间的短期上涨,90%都是暂时性的“假胖”。

《中华内科杂志》的研究指出,持续性体重下降的人群中,短期体重波动并不影响长期减重效果。

相反,那些一天称三次、数字一涨就焦虑的,才更容易因压力大、暴食、放弃而“真反弹”。

就像老祖宗说的:“船小好调头,心小容易乱。

”你心态一乱,减肥这事儿就不稳了。

那,体重到底该怎么看,才能不被“忽悠”?

别老盯着那一两天的数字变化,看体重得看“趋势线”,不是“今天线”。

你可以一个星期定个时间、定个姿势、定个状态称一次,然后画个折线图,看看是不是整体在往下走。

再者,别只看体重,看腰围、看裤子松没松、看脸是不是显瘦了、看自己站姿走路精气神足不足。

这些都比数字更贴近真实的“你”。

节食不是解药,“温水煮青蛙”才是真功夫

你要是靠节食瘦下来,那只能说你是“强行压制”,就跟拿胶布堵水管一样,早晚得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指出:健康减重每周不超过0.5到1公斤,饮食结构要均衡,主食、蛋白质、蔬菜都不能少。

这不是说给你听着玩的,是你身体“继续活着”的底线。

减肥这事儿,拼的是耐性和稳定,不是狠劲和极端。

你急着瘦下来,身体就急着反弹回去。

写在最后的“婆婆嘴”:

晚上比早上重一斤,不是你失败了,而是你活着、有代谢、有进食、有排泄,有正常的“人类生活”。

减肥的路啊,不是看谁跑得快,而是看谁“活得久、瘦得稳”。

别让体重秤绑架了你的情绪,别被“反弹”两个字吓到自乱阵脚。

你不是机器,你是个有血有肉、有情绪、有荷尔蒙、有肚子咕咕响的人类。

所以,放下称,抬头看看天,走出去,动一动,吃点好吃的,再接着减。

减肥不是战斗,是你和身体之间的“长期婚姻关系”,得磨合,得理解,得走得久远。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10
昌勇下

昌勇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