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它送医急救,专家提醒:春笋虽鲜,食用不当“鲜”变“险”

昌勇下 2025-04-02 21:11:1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年第9期:春笋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问题探讨

2. 《中国急救医学》2021年第41卷第6期:春季山野菜中毒病例分析

哎呀呀,说到春天这口“鲜”,我这心里啊总是痒痒的。你看春风一吹,地上就冒出个个头尖尖的宝贝——春笋。那叫一个嫩,那叫一个脆,那炒出来的香味,啧啧,隔壁老张家的狗都忍不住蹭过来瞅一眼!

可话说回来,这“笋”虽好,可也得看准了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不然啊,这“鲜”字就能立马翻车,变成“险”。就这几天,咱们医院急诊科已经接了仨吃笋吃进抢救室的病人,你说说,这不就像老话说的,“贪嘴误一生,春笋惹祸根”。

一、春笋不是谁都能随便啃的“宝贝”

老百姓常说“春天不吃笋,白活一整春”,但这笋啊,它可不是你想吃就能随便吃的“乖宝宝”。其实它脾气不小,体内藏着一种叫“草酸”和“亚硝酸盐”的小炸弹。这俩东西平时你看不见、摸不着,但进了肚子,特别是在空腹、暴吃、或者吃了没煮熟的春笋之后,它们就像炸毛的小猫,四处作妖。

尤其是亚硝酸盐,别看它名字听着淡淡的,其实它是“食源性中毒”的老大难。根据《中国急救医学》2021年的一项调查,每年春季因春笋引发的急性中毒案例中,有超过六成为亚硝酸盐中毒,轻的恶心呕吐,重的直接缺氧昏迷,真不夸张,送医晚了命都可能搭进去。

二、“鲜”的代价:身体不是铁打的

你别看春笋营养高,什么膳食纤维、蛋白质、钾元素都有,那是不错,但人家身体也不是铁胃钢肠,吃多了、吃急了、吃错了,准出事。

我遇到过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平时身体挺硬朗的,这回一口气吃了三盘腊肉炒春笋,嘴里说着“这笋可比肉还香”,结果两小时不到,脸发青、手发麻、心慌气短,送来的时候嘴唇都紫了。后来一查,亚硝酸盐中毒,肠胃也被草酸刺激得不轻。

你看,这就像老北京那句老话,“吃得太快,胃会打仗”。春笋这东西,不煮透、吃太多、空腹吃,都是给胃肠道点火。它不像小白菜温柔体贴,更像个脾气暴躁的小伙子,一言不合就上头。

三、别让“老寒腿”和“结石”也中招

你以为吃笋只是肠胃疼的事?不,春笋对关节和肾脏也有“小心眼”。春笋里的草酸含量高,如果你煮之前没焯水,那草酸就会直接进入体内,和体内的钙结合,生成草酸钙结晶。久而久之,结石就像“地雷”一样埋在肾里,一动就疼得你打滚。

还有老寒腿、风湿、痛风这些老毛病,吃了太多春笋也容易复发。中医讲“发物”,春笋就是其中之一,对这些慢性病患者来说,它不是滋补,而是挑衅。

四、烧法也有讲究,火候就是命根子

你知道春笋最怕啥?怕生怕急怕不透。春笋一定要焯水,而且要焯两遍,第一次去掉草酸,第二次去掉苦味。焯水时加点盐和米醋,能更有效去毒去涩。别舍不得这点工夫,正所谓“懒人吃快饭,病痛在后头”。

还有,春笋不能跟腌制肉类一起烧太久,比如腊肉、香肠,时间一长,亚硝酸盐生成量就飙得老高。吃的时候也别空腹吃,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先垫点主食再上笋菜,别让肚子直接面对“硬茬”。

五、吃笋也有“门道”,不是人人都能吃

说句不太中听的话,春笋不是人人都能吃的“亲戚”。以下这几类人,吃笋时要格外留心:

· 肾结石或有结石病史的人:草酸含量高,小心旧病复发。

· 胃溃疡、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纤维粗糙,刺激性大。

· 痛风患者:嘌呤含量不高但属“发物”,容易诱发发作。

· 婴幼儿和老人:消化系统弱,容易引起胀气、腹泻。

还有一点特别要说的:隔夜春笋不能吃!哪怕放冰箱里,也别存超过一天。因为其中的硝酸盐在储存过程中会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风险飙升。

六、为什么春笋中毒总是春天高发?

这个问题不少人问过我。其实不是笋变坏了,是咱们吃法不对、保存不当、过于贪嘴。春天是笋最嫩最鲜的时候,大家一激动就吃多了、吃急了,处理还马虎,说白了就是“嘴快手粗心大”。

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年的数据,春季是因野菜野笋导致中毒的高峰期,占全年食源性中毒的近20%。这不是笋的错,是人太“勤快”了,啥都想尝一口。

七、春笋虽好,吃得巧才是真的“鲜”

总结一句话:春笋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得讲究。别被它的“香气”迷了眼,春天啊,什么都好,唯独这口“鲜”,得悠着点。

最后送你一条口诀:

“春笋好吃别贪嘴,焯水两遍最安慰;空腹不碰腌肉远,隔夜不留命珍贵。”

春天是养生的大好时节,不求你戒口,只求你识趣。别让一口“鲜”毁了一春的好光景。

吃春笋,不是错,而是要吃得明白、吃得稳妥。春雷响,万物长,愿你长智慧,长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10
昌勇下

昌勇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