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邻居家两兄弟的故事。哥哥小宇,从小就是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懂事、听话、学习好。弟弟小杰出生后,父母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这个新生命身上。小宇不再是被关注的中心,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也一落千丈。一次家庭聚会上,亲戚们都围着小杰逗乐,小宇独自一人躲在房间里玩积木。爸爸走进来,看到散落一地的积木,忍不住斥责:“你看看你,玩具也不知道收拾,小杰比你小这么多都比你懂事!”小宇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你们只喜欢小杰,不喜欢我了!”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弟弟的到来,让他失去了父母全部的爱。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天上的星星,各有各的光芒。与其拿孩子比较,不如多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朋友家的女儿小雅,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学校里也总是默默无闻。小雅的妈妈一度为此感到焦虑,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小雅的绘画天赋。小雅的画作充满想象力,色彩鲜艳,充满生命力。妈妈意识到,小雅的内向并不是缺点,而是她独特的表达方式。她开始鼓励小雅参加绘画比赛,小雅也逐渐在绘画中找到了自信,变得开朗起来。
另一个朋友,是位经验丰富的育儿专家,她分享了一个关于陪伴的故事。她的大儿子,在妹妹出生后,变得非常粘人,总是缠着妈妈要抱抱。她意识到,大儿子需要的是安全感和专属的关注。于是,她每天都会抽出半小时的时间,专门陪伴大儿子。有时一起读书,有时一起玩游戏,有时只是静静地聊天。这短短的半小时,成了他们母子之间特殊的连接,也让大儿子感受到了妈妈的爱从未减少。渐渐地,大儿子不再那么粘人,也开始接受并喜欢上了妹妹。
让老大参与到照顾老二的过程中,也是增进手足情谊的好方法。我的表姐,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大女儿五岁,小女儿两岁。大女儿很喜欢模仿妈妈照顾妹妹,帮妹妹拿尿不湿、喂妹妹喝水、陪妹妹玩玩具。表姐总是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你真是个好姐姐!”在大女儿的悉心照顾下,小女儿也对她充满了依赖和喜爱。姐妹俩的感情,就在这日常的互动中,慢慢地建立起来了。
所以,与其担心老大被“冷落”,不如多花点心思,让两个孩子共同成长。老大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补偿,而是父母的爱和关注。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父母要做的,是发现他们的优点,引导他们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构建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能陪伴孩子最久的,就是兄弟姐妹了。让他们从小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是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