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军阀为抢女人掌掴老蒋,死后葬入八宝山,14年后骨灰盒被迁出

廖化聊历史 2023-02-24 07:14:02

四川军阀里面有没有风流人物?答案是肯定有的,我们今天说的这位就是四川军阀-王陵基。

这位军阀不如刘湘、杨森出名,但是刘湘和杨森见了他都要喊老师,而且不夸张地说在四川这一片的大小军阀,见到他基本上都要喊声老师。

他掌权的时候,刘湘和杨森还是娃娃。而且他和老蒋抢女人的时候,直接掌掴老蒋。在日后老蒋成了委员长,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处处拿这事炫耀,逢人就说我当年和老蒋抢女人,还打过他两耳巴子。

就这样,老蒋还拿他没办法,不能暗杀,也不能枪毙,还给他升了上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四川省政府主席。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老蒋拿他没办法?为什么王陵基作为国民党上将还能葬在八宝山?而且为什么骨灰盒又被迁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这位风流人物。

1:冲冠一怒为红颜

1913年,孙中山先生发动了二次革命,当时全国各地的军头面临着站队的问题。到底是反袁还是拥袁?王陵基思考了半天,最终决定拥袁,于是派兵讨伐反袁的重庆镇守使熊克武。

这一次的站队,让王陵基成为了川东宣抚使、重庆镇守使(相当于军分区司令)。而这一年,王陵基年仅27岁,还不到三十岁。

俗话说得好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但是由于晚清时期经济中心开始转移,所以长安花也没啥看头,取而代之的是有着十里洋场的夜上海。王陵基也按捺不住情绪,直接跑到上海去享受了。

王陵基在长三堂子(旧社会时上海的妓院)的时候遇见了一个风尘女子,朗有钱,妾有意,一来二去两人就勾搭上了。不过巧的是老蒋也看上了这个风尘女子,而且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即将要跟榜一大哥去潇洒时,蒋介石坐不住了,于是跑去找王陵基理论。

那个时候老蒋可没什么地位,就是一个普通的小混混,而且还是支持孙中山的人。我们上面就说了,王陵基是跟袁世凯混的人,而且还是重庆镇抚使,两个人的地位都不在一个等级,而且还是不同阵营的人,那肯定说不到一块。情绪上头的王陵基直接大打出手,打了老蒋两耳光,也算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了。

王陵基和老蒋在日后都是有身份的大人物,无论是嫖娼还是打架这都不光彩,正常情况来说肯定是能遮掩就遮掩的,但是王陵基的脑回路与众不同,他认为这事是值得炫耀的事。和蒋委员长抢女人,而且还抢赢了,这事多风流啊,是不是。于是王陵基四处宣扬此事,逢人就说自己的“当年勇”。

人们对这种风流事最为关注,民国时期中国无数军阀,有不少军阀就是靠风流事而留名的,王陵基就是其中的一位。老蒋这种级别的人物肯定会上史书,若干年后还是会有人研究老蒋,同样老蒋被抢女人的事还是会津津乐道。咱说实话,如果没有和老蒋抢女人这件事,王陵基的关注度或许要小很多。

我不知道老蒋什么想法,但我估计应该不会太好受。但是没办法,就算不好受也不能怎么样,毕竟王陵基在四川的影响十分之大。要知道王陵基可是四川陆军军官速成学堂的副官,刘湘、杨森、唐式遵、潘文华、还有一大批四川小军阀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这些人见到王陵基都要恭恭敬敬的喊老师。

我们都知道,黄埔系是老蒋安身立命的资本,老蒋最能体会这种凝聚力的影响。在民国时期,一大批军阀就是通过控制讲武堂、军官速成学堂来培养嫡系的,比如控制云南讲武堂的龙云,控制天津讲武堂的袁世凯。王陵基虽然没有完全控制讲武堂,但是他在四川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标志性的时间就是撮合四川速成系。

当时刘湘和杨森在四川打内战,杨森借助黔系袁祖铭的力量,试图消灭刘湘。王陵基一看不对劲,自家人打架你怎么能找外人帮忙,万一袁祖铭最后不走,那四川不就要听黔系了。于是王陵基把杨森和刘湘叫到一块,以四川速成系团结起来为名,说服他俩共同对付袁祖铭。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王陵基的牵头下,刘湘和杨森团结起来,迫使袁祖铭退出四川。这一件事让人们看到了王陵基在四川的影响力,之后虽然有很多人反对王陵基,但还是要给足王陵基的面儿。

2: 被送出川,抗日

没错,小标题没有断错句,别人都是主动出川抗日,但是王陵基不一样,他是被王瓒绪送出川,然后才被迫抗日的。

刘湘十分尊重王陵基,但是王瓒绪就没那么尊重王陵基。同样都是四川陆军军速成学堂毕业的学生,刘湘把王陵基视为老师,但是王瓒绪却认为王陵基就是一个副官,他就是给日籍老师当翻译的,水平也就那样。而且他认为刘湘尊重王陵基不过是演戏而已,并且直言刘湘虚伪。

刘湘活着的时候,王陵基顺风顺水。但是在刘湘死后,王瓒绪就开始逐渐抢夺四川。王陵基就成了王瓒绪的绊脚石,所以要想巩固在四川的统治,就必须把这尊大神送走。

怎么送走这尊大神,那就成了一个问题。我们上面也说了,王陵基在四川的影响很大,必须要把面儿给足了,要是无端流放王陵基,那别的四川军阀很有可能就打着为恩师报仇的旗号来反他。

好巧不巧,这个时候抗战爆发了,出川抗日这个名声多好,于是王瓒绪就开始撺掇王陵基出川抗日。就跟瞌睡的时候有人送枕头一样,王瓒绪头疼的时候就有人帮了他的忙,这个人就是老蒋。老蒋劝王陵基出川抗日,这一下子王陵基就没法拒绝了,就坡上驴的王瓒绪火速给王陵基组了一个集团军,然后把王陵基送出川抗日了。

抗日英雄是值得我们赞扬的,但是王陵基这个抗日英雄的身份是有水分的,因为他是属于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王陵基曾经公开说:“打日本人没有什么,将来打共产党才要真正流血。我把我的意见多次向委座(蒋介石)提出,委座也赞赏我的见解。”

上面我们说老蒋没有针对王陵基,一方面是因为王陵基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王陵基坚定的拥护老蒋反共。王陵基这人就是典型的打仗不行,拍上司马屁行。当年特意学北京话讨好上司,现在又开始积极迎合上司的政治理念。试问一下,如果你是上司,这么忠诚的下属你不喜欢吗?

王陵基充分理会到蒋介石的政治方针,并且运用到战场上,多次“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最典型的就是194年春的湘粤赣边区会战。

当时国军部队收复了江西省政府的所在地太和,按照常理来说,部队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是王陵基没有,王陵基让部队放弃追击日、伪军,进攻渡江南下的八路军(王震部)。为了更好的反共,王陵基还特意把团级以上的干部聚集起来开了个小会,告诉他们不要怕伤亡,一定要拼命“剿共”,而且还许诺一定会弥补他们的损失。

王陵基出川作战的记载也有不少,但是并没有什么显眼的战绩,长沙会战时王陵基部表现非常之差,就连一向大度的王陵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把一个军长和一个师长撤职查办了,甚至还当场击毙了一个团长。

显眼的战绩没有,但是王陵基还是升到了上将,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陈明仁和杜聿明都还没升上将,和老蒋抢女人的王陵基反倒是升了上将,而且还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真是打得好不如舔的好,老蒋如此,焉能不败。

3:执迷不悟终被俘

贼船好上不好下,解放战争时期很多国民党将领都面临这个问题,尤其是曾经积极反共的国民党将领。当初国民党权势正盛,一些军阀以及墙头草为了巴结蒋介石积极反共,但是现在国民党不行了,这些人就懵了。

面对这种情况,有一些将领选择了弃暗投明,临阵起义,比如高树勋、曾泽生等人;也有一些将领在动员下投诚,比如程潜、陈明仁等人;当然也有一些人选择执迷不悟,王陵基就是其中一位。

从1931年开始响应蒋介石的政策“反共”,到1948年,期间王陵基多次对红军、八路军下黑手,犯下了一桩又一桩的血债。事情走到这种地步,王陵基自觉没有退路,所以选择孤注一掷。

1948年4月,蒋介石调任王陵基为四川省政府主席兼任四川省保安司令。王陵基摇身一变成了四川王,为了保护好自己的位置和脑袋,王陵基开始煞费苦心的经营“安川计划”:

1:招揽刘航琛(刘湘的财神爷、资本家),试图稳定四川的经济状况,同时筹措军费;

2:扩充保安团,建立属于自己的军事武装,以便抵抗解放军;

3:搞成渝万大联合防线,当时四川北有胡宗南(40万大军)、东有宋希濂(11万人)、万县有孙震、重庆有杨森(2万人),四川有王陵基(4万人),各部互相策应、支援,就可以灵活应对解放军;

生拉硬拽,硬是凑出六十万军队,乍一看还是挺有威慑力的。但实际上这些军队都被一路平推,基本上都没有形成多大的抵抗,宋希濂和王陵基直接组团进入功德林,而胡宗南、孙震、杨森则是脚底抹油溜了。

就这样,执迷不误的王陵基被俘,成了功德林里面唯一的上将。当然,这个身份是有好处的。作为唯一的上将,王陵基得到了应有的照顾,生活待遇还是挺不错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王陵基年纪大了,刮胡子的时候总是会弄上自己。为了照顾这个老牌军阀,杜聿明亲自给王陵基刮胡子。中将杜聿明、军统少将沈醉给他刮胡子,面子是足足的。

在功德林里的时候,王陵基又开始发挥特长-拍马屁。别人问王陵基岁数的时候,王陵基直接说:“和朱总司令同岁。”要知道他之前不是这么说的,之前他总是说“和蒋委员长同岁”。可见王陵基转进之快,令人咋舌。

1967年12月28日,这位风流的老牌军阀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因为其身份的特殊,而且他在大陆也没什么家人了,送不能让他曝尸荒野,所以他得以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说实话,他和革命没啥关系,当年反袁的时候他是拥袁的,解放战争时期他是被俘将领的不是起义将领。

14年后,也就是1981年,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王陵基的女儿王锡礼得以回国。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王陵基的骨灰迁出来,然后带到美国去,毕竟她们家已经移居美国了,单独把父亲一个人的骨灰留在中国也有点不合适。

至于为啥是14年后,而不是1967年就移走,这个其实是和当时中美关系有关的。当时中美还是封锁状态,她就算想来中国也来不了。随着尼克松访华、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之后,中美关系才逐渐缓和,不再封锁。宋希濂是1980年才得以赴美探亲,沈醉是1980年赴香港探亲。

0 阅读:4

廖化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